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娥临死,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窦娥临死,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泽源 访问量:3111 更新时间:2024/1/25 0:51:38

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历来为人称道。国维先生曾高度评价:“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是窦娥死前发下的三桩毒誓。

后来,窦娥带着满腔悲愤含冤而死,她的三桩誓言也一一实现。窦娥为要在斩首示众时,发下这三桩毒誓呢?看了这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窦娥三岁丧母,七岁时,父亲窦天章为上京赶考,将窦娥卖给蔡婆,当童养媳。窦娥十七岁便奉命,与蔡氏之子成婚,两年后丈夫病死,她只能与婆婆相依为命。

这对无依无靠的婆媳,以收高利贷为生。有一日,蔡婆婆前去赛卢医家要债,此人却企图勒死蔡婆婆赖债,恰逢张驴儿父子出手相救。

但这两人其实是地痞流氓,他们借此机会闯入蔡家,逼迫蔡婆和窦娥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二人为妻。蔡婆胆小怕事,无奈之下,答应嫁于张驴儿之父,窦娥却誓死不嫁张驴儿。

张驴儿对于此事怀恨在心,他想借窦娥之手毒死蔡婆,达到既谋财又谋妻的目的。但不小心,却毒死了他的父亲。

恼羞成怒的张驴儿,恶人先告状,诬陷窦娥毒死“公公”,威胁窦娥下嫁于他。窦娥却认为官府“清如水,明如镜”,一定能还她清白,遂于张驴儿对簿公堂。

但当地的贪官污吏,早被张驴儿以钱财收买。他们徇私枉法,对窦娥严刑拷打,“肉都飞,血淋淋”的窦娥,仍然据实反驳。贪官污吏知道窦娥孝顺蔡婆,便用棍棒殴打她。

窦娥为保护婆婆,只能屈认罪名。临刑前,窦娥为世人宣告自己的无辜,死前发出了三桩誓愿,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这三桩誓愿都在她死后一一应验,证明窦娥确实是含冤而死。后来,窦娥化作亡魂告状。她的父亲窦天章荣归故里后,她的冤情才得以昭雪,这千古奇冤终于落下帷幕。

《窦娥冤》的故事背景,发生于昏庸官吏统治下,善良的底层百姓遭受压迫、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窦娥这个柔弱女子,借由这三桩誓愿,是为了彰显她敢于反抗不公的精神。

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是对昏暗吏治的血泪控诉。

首先,窦娥的这段唱词,提到了“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她借这两个典故自比,向世人表明自己死的冤枉。同时,更加彰显了窦娥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

面对冤狱,她无比悲愤,而为了保护婆婆,她又做出了无悔的选择。

其次,窦娥之所以要将她的鲜血,溅在白练上,是因为“红”与“白”的对比强烈。她以死向世人昭示,在这个黑白颠倒的时代里,尘土是混浊的,白练是纯净的。

她一生命运悲惨,依然活得光明磊落,即便直面死亡,她也要死得清清白白。留在白练上的斑斑血迹凄美,这是她在临死前,对命运不公的血泪控诉。

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借天象异来表明冤狱。

古人信鬼神而不信人心。六月飘雪,暗示天象异常。生活在封建年代的人们,相信逆天者,天道难容。所以,只有这洁白无瑕的“雪”,才能证明窦娥的清白。

也只有这场六月的大雪,才能清洗干净这个肮脏的世界,让窦娥的悲剧不再重演。

第三桩誓愿:抗旱三年,借东海孝妇表明自身清白。

窦娥第三愿与前两愿相比,影响的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整个楚州将三年不降甘霖,这对靠天吃饭的古代农民来说,意味着窦娥如果真是含冤而死,将殃及楚州的平民百姓。

窦娥在生命的最后,许下这一毒愿,是为了呼吁被压迫的麻木百姓,与封建力量作抗争。窦娥在直面死亡时,善良正义没有让她活下来,黑暗封建势力,也让她饱受摧残。

这样一个处于压迫之中的柔弱女子,早已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去洗刷冤屈。她只能用极端的三桩毒誓,让正义昭彰,让善恶有报。

标签: 窦娥

更多文章

  • 他连续22年登上舞台,却因一句台词被封,真的是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我的宠物叫丢丢标签:窦娥

    鱼龙混杂的娱乐圈,每天都发生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天也是不断的更新着热搜,在这个圈内无时无刻都上演着让人难以猜测的事情,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了解娱乐圈的你不知道的事吧!演艺界的发展瞬息万变,但演员和明星可能是大家心中独特的记忆,他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也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力量。今天我们想说的

  • 窦娥3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为何要连累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窦娥

    现实中我们时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自己受到的委屈,却很少有人深究窦娥到底遭受了何种冤屈?窦娥被贪官污吏陷害含冤而死,当时发了三桩毒誓,其中有一桩是大旱三年。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农耕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窦娥的毒誓使得庄稼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但是被牵连的百姓,是真的无辜吗? 身世悲苦的童养媳 窦娥并

  • 他比窦娥还冤,明明只是从犯,却成主犯,写到史书上被骂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窦娥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是发生在郑国的事情,而事情的开始这得要追溯到当初的春秋时期。郑国有两位大夫,他们分别是公子宋与公子归生,两人一同上朝。而等两人到了宫里的时候,公子宋他的第二根手指头自己就动了一下。我们知道,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不同的指头有着不同的叫法,分别为巨指、食指、将指,还有无名指与小指。这也

  • 窦娥临死前立下三个毒誓,后来一一应验,第三个毒誓最狠毒!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窦娥

    窦娥冤是由元代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这出戏演绎出了当时底层人民任人宰割,没有尊严,更没有可以鸣冤叫屈的地方。关汉卿把这种现象用窦娥冤的戏剧中表达了出来,更加表达了当时贪官可以草菅人命的事实。历史上并没有窦娥一人,但是可以找到关汉卿创作窦娥的原型。窦娥的原型来源于《烈女传》中的《东海孝妇》,这件事同样记

  • 窦娥临死前发了3个毒誓,后来全部应验,第三个毒誓让人费解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窦娥

    窦娥临死前发了3个毒誓,后来全部应验,第三个毒誓让人费解文/观心通史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因为官场腐败造成的冤假错案,大都是贫民百姓蒙冤受害,权贵富绅从中作梗获利。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清白之人蒙冤而死,其中,最著名的冤案当属窦娥案了。窦娥蒙冤而死,临死前发下3个毒誓,后来居然一一应验,其中第三个毒誓令人

  • 窦娥在行刑发下3个毒誓,全部应验,唯独大旱三年令人不解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窦娥

    提起窦娥大家想必都很熟悉吧,到现在还有关于她的一句形容自己受到了愿望的话就是“我比窦娥还冤”,虽然是关汉卿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但是她的故事和她的性格却常常让人觉得是真正发生过的一样。窦娥起初只是一个信守孝顺、相夫教子的传统封建社会妇女,将她打入了地狱。窦娥在行刑发下3个毒誓,全部应验,唯独大旱三年令人

  • 这国军上将真比窦娥还冤,只因老婆长得太漂亮,遭到人家蓄意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窦娥

    常言道,色字头上一把刀,意思是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能好色,否则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这事情历史上都有教训,可谓是举不胜数,因为好色很可能会惹祸上身,原因是自己不检点,导致的祸从色来,应该说是咎由自取。然而,也有这样一种人,是非常正派的一个人,却因为自己娶了一个老婆太漂亮,被人惦记上了,也引来杀身之祸。古

  • 窦娥临刑前发三大毒誓,现在全部应验,唯独最后一个千古不解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窦娥

    窦娥临刑前发三大毒誓,现在全部应验,唯独最后一个千古不解在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人物传记,而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更是对中国文学有着巨大的贡献。虽然小编的阅读知识量有限,但是在中国的四大悲剧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窦娥。现在我们也总是会时不时的说出已经“我比窦娥还冤”的话来显示我们所受到的委屈。今天就让我们

  • 诅咒三年大旱六月飞雪,祸害百姓的窦娥,为什么会“感天动地”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窦娥

    前言“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这句话出自我国著名的悲剧《窦娥冤》,它的作者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关汉卿,关汉卿出生于1234年,当年元朝刚刚统一,关汉卿的家族被编为医户,之后很可能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元朝的统治非常严苛,就算成为了一名医生,生活也并不会过得很好。无奈之下,他就找了个兼职,就是编写一些杂剧

  • 千古奇冤:窦娥被冤,死后3桩毒誓全部应验,一切都是因果报应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窦娥

    日头早早地搁在街头牌坊高挑的檐角上,亮得刺眼。大把大把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撒在三尺高台上,明晃晃的台央,跪了一位女子。她着囚服,双手缚于后背,一个“斩”字头悬,她叫窦娥,从近两千年的斑斓光影里走来。作为当时生活在封建底层的妇女,在“一仗下,一道血,一层皮”里含冤而逝。她临死之前曾发下3条毒誓,在她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