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娥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窦娥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城观史知今 访问量:1882 更新时间:2024/1/14 4:46:28

窦娥临死前发下了三桩毒誓,除了是想说自己蒙受了千古奇冤之外,还有对这个无情的社会充满了怨恨。从说的誓言上来看,也能感受到她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无力感。

此外三桩毒誓,冥冥之中有种层层递进的关系,窦娥没有办法再为自己伸冤了,于是只能祈求上天能显灵。毕竟无论是皇帝高官还是平民百姓,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既然活在世上冤屈难以昭雪,那就乞求上天垂怜,能认清时间恶与善,为自己讨个公道。

三桩毒誓,一环扣一环

血溅白练,说的是窦娥蒙冤,刽子手刀起头落,窦娥脖颈处的鲜血激射,飞涌在半空,溅在刑场的白色绢条上,竟一滴也不落到污秽肮脏的人间土地,一身热血将只洒在这白练之上,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成真,那么人们心里可能就会犯嘀咕,这窦娥或许真的是被冤枉的;

为了“坐实”这个冤情,于是便给了一剂猛料,也就是六月飞雪。说的是窦娥的冤情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从而将会在正值酷暑难当的农历六月,突降大雪来昭告世人,降罪人间;通过前两个在人们认知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告诉所有人,窦娥是被冤枉的。

于是便顺理成章的有了大旱三年这个惩罚社会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层誓言更像是一种控诉,是对毫无人情味的社会一种报复,也是警告所有人一旦有蓄意人为产生的冤屈,自有天收。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窦娥冤,但是不知道她到底因而冤,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

窦娥先被父亲卖掉,最后又被屈打成招,

话说有一个穷书生窦天章,流落到楚州。在此期间,他当地有个放高利贷的蔡婆婆借了二十两银子做盘缠,后面蔡婆前来要账,但已经变为四十两。他为了抵债,无奈之下把女儿窦娥作为童养媳卖给了蔡婆婆。可怜窦娥当年只有七岁,三岁时母亲就病逝,跟父亲相依为命,命运已经对她极度不公平,谁知道狠心的父亲居然还将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拿来抵债!

然而由于窦娥从小就听从父亲教导三从四德,性格变得温婉贤淑。作为童养媳,虽然蔡婆有点对她要求严苛,但日子也是一天天地过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窦娥的丈夫生病,撒手人寰。留下这一苦命母女相依为命。但尽管是这样,窦娥依然不离不弃,始终照顾婆婆,像亲生母亲一样对待她。

后来蔡婆婆外出收账差点丧命,得张驴儿父子两人相救,不曾想引狼入室。原来张驴儿看上了貌美的窦娥,居然想强行逼婚。可是窦娥本人刚烈的很,不愿意苟且偷生也要保住自己的名节。张驴儿就想办法要毒死窦娥婆婆,可是弄巧成拙,把自己的老子给毒死了。不仅如此,张驴儿还倒打一耙,一纸诉状将窦娥及婆婆告上公堂,让官府决断。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原来这楚州知府是贪赃枉法之徒,背地里收受张驴儿的钱财,不问青红皂白就把窦娥抓到公堂讯问,逼她招认。窦娥受尽拷打,痛得死去活来,还是不肯承认。可是知府是真小人,居然当着窦娥的面要对蔡婆婆用刑。善良的窦娥看到婆婆年老体弱,受不起这个酷刑,只好含冤招供,承认是自己下毒。最终贪官知府便将窦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场去处决。

最初的窦娥,只是想守孝道、保名节。但残酷的封建社会还是把她推向深渊。官子两张口,草菅人命,最终窦娥只能无可奈何,赴死前说了三句毒誓,但不少人说,有冤情却殃及一州的无辜百姓,是不是太刻毒了些。

祸及一洲,只为沉冤昭雪

提到,身为冤死之人,不仅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最重要的是,她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婆婆受刑而被迫认罪的。也就是说,刑讯如果只用在自己身上那是万万不会招供,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死,她都不可能认罪。但是为了年迈的婆婆,百善孝为先,她甘愿牺牲自己。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善良,她的孝顺,她作为封建社会,特别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女子,她绝不是一个心肠歹毒之人,不是故意要让大旱三年的。

其实她这么说,还是想要让更多人知道她的冤情,因为知道的人越多,事情就无法掩盖,捅得越大,最终就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能够还她一个清白。

窦娥冤,说的是社会的黑暗,人情的淡漠。希望人世间,从此以后再无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官员出来祸害人间,也希望每个人都对社会多点善意。

标签: 窦娥

更多文章

  • 窦娥临死,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窦娥

    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历来为人称道。王国维先生曾高度评价:“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是窦娥死前发下的三桩毒誓。后来,窦娥带着满腔悲愤含冤而死,她的三桩誓言也一一实现。窦娥为何要在斩首示众时,发下这三桩毒誓呢?看了这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窦娥三岁丧母,

  • 他连续22年登上舞台,却因一句台词被封,真的是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我的宠物叫丢丢标签:窦娥

    鱼龙混杂的娱乐圈,每天都发生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天也是不断的更新着热搜,在这个圈内无时无刻都上演着让人难以猜测的事情,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了解娱乐圈的你不知道的事吧!演艺界的发展瞬息万变,但演员和明星可能是大家心中独特的记忆,他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也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力量。今天我们想说的

  • 窦娥3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为何要连累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窦娥

    现实中我们时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自己受到的委屈,却很少有人深究窦娥到底遭受了何种冤屈?窦娥被贪官污吏陷害含冤而死,当时发了三桩毒誓,其中有一桩是大旱三年。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农耕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窦娥的毒誓使得庄稼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但是被牵连的百姓,是真的无辜吗? 身世悲苦的童养媳 窦娥并

  • 他比窦娥还冤,明明只是从犯,却成主犯,写到史书上被骂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窦娥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是发生在郑国的事情,而事情的开始这得要追溯到当初的春秋时期。郑国有两位大夫,他们分别是公子宋与公子归生,两人一同上朝。而等两人到了宫里的时候,公子宋他的第二根手指头自己就动了一下。我们知道,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不同的指头有着不同的叫法,分别为巨指、食指、将指,还有无名指与小指。这也

  • 窦娥临死前立下三个毒誓,后来一一应验,第三个毒誓最狠毒!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窦娥

    窦娥冤是由元代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这出戏演绎出了当时底层人民任人宰割,没有尊严,更没有可以鸣冤叫屈的地方。关汉卿把这种现象用窦娥冤的戏剧中表达了出来,更加表达了当时贪官可以草菅人命的事实。历史上并没有窦娥一人,但是可以找到关汉卿创作窦娥的原型。窦娥的原型来源于《烈女传》中的《东海孝妇》,这件事同样记

  • 窦娥临死前发了3个毒誓,后来全部应验,第三个毒誓让人费解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窦娥

    窦娥临死前发了3个毒誓,后来全部应验,第三个毒誓让人费解文/观心通史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因为官场腐败造成的冤假错案,大都是贫民百姓蒙冤受害,权贵富绅从中作梗获利。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清白之人蒙冤而死,其中,最著名的冤案当属窦娥案了。窦娥蒙冤而死,临死前发下3个毒誓,后来居然一一应验,其中第三个毒誓令人

  • 窦娥在行刑发下3个毒誓,全部应验,唯独大旱三年令人不解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窦娥

    提起窦娥大家想必都很熟悉吧,到现在还有关于她的一句形容自己受到了愿望的话就是“我比窦娥还冤”,虽然是关汉卿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但是她的故事和她的性格却常常让人觉得是真正发生过的一样。窦娥起初只是一个信守孝顺、相夫教子的传统封建社会妇女,将她打入了地狱。窦娥在行刑发下3个毒誓,全部应验,唯独大旱三年令人

  • 这国军上将真比窦娥还冤,只因老婆长得太漂亮,遭到人家蓄意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窦娥

    常言道,色字头上一把刀,意思是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能好色,否则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这事情历史上都有教训,可谓是举不胜数,因为好色很可能会惹祸上身,原因是自己不检点,导致的祸从色来,应该说是咎由自取。然而,也有这样一种人,是非常正派的一个人,却因为自己娶了一个老婆太漂亮,被人惦记上了,也引来杀身之祸。古

  • 窦娥临刑前发三大毒誓,现在全部应验,唯独最后一个千古不解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窦娥

    窦娥临刑前发三大毒誓,现在全部应验,唯独最后一个千古不解在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人物传记,而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更是对中国文学有着巨大的贡献。虽然小编的阅读知识量有限,但是在中国的四大悲剧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窦娥。现在我们也总是会时不时的说出已经“我比窦娥还冤”的话来显示我们所受到的委屈。今天就让我们

  • 诅咒三年大旱六月飞雪,祸害百姓的窦娥,为什么会“感天动地”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窦娥

    前言“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这句话出自我国著名的悲剧《窦娥冤》,它的作者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关汉卿,关汉卿出生于1234年,当年元朝刚刚统一,关汉卿的家族被编为医户,之后很可能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元朝的统治非常严苛,就算成为了一名医生,生活也并不会过得很好。无奈之下,他就找了个兼职,就是编写一些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