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若镇关西郑屠一直很听鲁智深的话,鲁智深还会打死他吗

若镇关西郑屠一直很听鲁智深的话,鲁智深还会打死他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倚梦倾城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4/2/27 22:15:42

鲁智深命运的转变,是从遇到金翠莲父女二人开始的。当时,鲁智深和史进李忠在喝酒,听到了哭泣声,鲁智深觉得被打扰了,很扫兴,就把人喊过来问。这一问,他才知道,原来金翠莲被一个杀猪的屠户骗了财色。

于是,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出手了,他先是给了金翠莲父女二人一些银子,然后亲自找郑屠算账,并且三拳把郑屠打死了。

当然,打郑屠之前,鲁智深各种刁难他,比如让郑屠切十斤臊子,切十斤肥肉,再切十斤软骨,这么做是为了激怒郑屠,逼得郑屠先动手。毕竟,鲁智深是提辖官,不能无缘无故地动手打人。只要郑屠先动手,鲁智深就有了回击的理由。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郑屠后面不发火,不管鲁智深怎么刁难他,他都顺从,鲁智深还会打死他吗?

这个问题,网上也有很多人在问,个人觉得有点意思,在此回答一下。

私以为,如果郑屠对鲁智深“百般顺从”,鲁智深就不会打死他。这不是凭空猜测,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鲁智深本来也没想打死郑屠

很多人觉得,鲁智深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总是拔刀相助,性格也比较莽撞,所以他要是出手肯定要打死郑屠。实际上,鲁智深虽然很莽撞,但算得上是粗中有细的人,他不是无脑,他也会考虑问题。

郑屠虽然强骗了金翠莲,但是罪不至死,这一点,身为提辖的鲁智深应该是清楚的。鲁智深打死郑屠时,曾道出自己的想法。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由此可见,鲁智深最初没想过打死郑屠,他不过是想教训一下郑屠而已。只是他拳头重,打的过程又没考虑那么多,打到了郑屠的太阳穴,所以才会导致郑屠被打死。

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很好理解的,要知道打死人就会吃官司,如果不是失误或者被逼无奈,谁愿意做犯人呢?参考鲁智深打小霸王周通的事情,也能印证这一点。

鲁智深做和尚后,因为醉酒大闹五台山,被师父智真长老安排到大相国寺。路上,鲁智深经过桃花山,遇到了周通硬要做刘太公女婿的事。后来,鲁智深躲在刘小姐的闺房里,趁着周通摸进来时,鲁智深痛扁了周通。

这时候,鲁智深是怎么打周通的呢?原著中说是“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不是致命的地方,力度应该也小了很多,所以周通被打后还反问一句“做什么便打老公”。当然,这可能和周通醉酒,以及长得壮硕有关,毕竟他貌似项羽

那个时候,鲁智深已经做了和尚,他不想流亡江湖,所以下手就留情了。

其二,鲁智深性格会让他停手

鲁智深为金翠莲出头,要打郑屠,可以说这事儿本来和他没啥关系。如果郑屠反抗,他还可以用打抱不平的理由出手,如果郑屠一直顺从他,他就没法发作了。

看原著,郑屠恼火之后,质问鲁智深是不是消遣他。鲁智深就说,洒家特意来消遣你,紧接着他就动手,一脚踹倒郑屠后,就开始说郑屠强骗金翠莲。

也即是说,郑屠先动手,鲁智深还手打倒他后,才说金翠莲之事。据此可以推测,如果郑屠一直顺从,鲁智深让他干嘛他就干嘛,那么鲁智深是没机会发作的。而且拖得越久,对鲁智深越不利,因为围观的人会觉得鲁智深无理取闹,甚至认为鲁智深仗势欺人。

所以,如果不管鲁智深怎么刁难,郑屠都顺从,那么郑屠很可能不会被打死。当然,这也是个人推测,毕竟郑屠之死其实是作者设计好的情节,他必须要死,不然没法往下发展剧情。

标签: 鲁智深

更多文章

  • 鲁智深在二龙山有绝对的号召力吗?其实杨志就不是很服鲁智深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鲁智深

    熟读《水浒传》的朋友都了解,鲁智深可以说是梁山除宋江以外最具号召力的好汉,鲁智深所代表的三山系也是梁山一股实力极其雄厚的派系。但一些资深水浒迷也提到,虽然鲁智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三山系,但三山系对于鲁智深的权威并不是无条件服从,甚至就连二龙山这个直属公司,鲁智深也做不到完全把控,比如说,杨志就对鲁

  • 《水浒传》鲁智深听潮信而圆寂,健康的鲁智深为什么会说死就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鲁智深

    鲁智深杭州坐化,修得正果,非大罗神仙绝无可能。施耐庵在书中已经把大和尚神化了,超然了,早已优入圣域,飞升仙界,非与普通人相同,活脱脱一个超脱凡俗的现世活佛。 不然的话,即便是再怎么持有善念因果的人也不可能说生即生,说死即死。 一句话,鲁智深不是凡人,乃活佛现世。故而大禅师才指着他的坐化真身念了一番佛

  • 水浒中最搞笑的片段,光头鲁智深竟然叫邓元觉秃头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鲁智深

    文/主任水浒传不仅仅有兄弟情谊,有义薄云天,有刀光剑影,有爱恨情仇,更有对人生的追求,对理想的追寻,对家国天下的忧郁。所以说,一部水浒,既能看透人情冷暖,沧桑世事,也能读懂人心人性,沧海横流。除了这些,水浒传中也有一些情节十分滑稽和搞笑,特别是仔细分析之后就更加觉得妙不可言。首先我们把目光投向林冲,

  • 这两人曾战平鲁智深,人们却认为他们不如鲁智深,看完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鲁智深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108位梁山好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武艺高强的豹子头林冲,嫉恶如仇的行者武松,聪明机智的美男燕青,力大无穷的花和尚鲁智深等。鲁智深不但力大无穷,而且武艺高强。纵观整部《水浒传》里面,没有几个人是鲁智深的对手,梁山好汉中曾经有两个人打平过鲁智深,然而人们却认为他们不如鲁智深,下面一

  • 宋江想答应招安,武松与鲁智深反对,为何只有鲁智深提出散伙?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鲁智深

    人们的印象中《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一个个都是正义豪迈的义士,总是嫉恶如仇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惜后来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答应了大宋朝廷的招安,落得一个悲惨结局。据说不过在诏安的时候,武松跟鲁智深就出来反对过,但是武松虽反对招安,结果依旧还是选择跟大家走在一起,而鲁智深却自己提出散伙,这是为什么

  • 鲁智深:我这一辈子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鲁智深

    有人称我为师兄,也有人叫我兄弟,有人尊我“吾师”,也有人骂我“秃驴”。 其实,这些都不是我的姓名,出家之前我叫鲁达,在老种经略相公麾下,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后来在渭州做了提辖,出家之后我是花和尚鲁智深。此刻,外面的钱塘江上潮声如雷,我想起师父的话“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自知

  • 李逵武力真的不如鲁智深吗?有三点比鲁智深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鲁智深

    水浒世界里的鲁智深是水浒世界里侠义的担当,所作所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被金圣叹评为“上上人物”,又说他是近神近佛的人物,因为鲁智深这种级别人物的存在,让我们对梁山好汉有了更多的期许,又因为鲁智深的存在拔高了水浒好汉在读者心目中的认知,使我们不愿意再将好汉与强盗挂钩,这一点印象的转变,全拜鲁智深一人

  • 宋江劝鲁智深报效朝廷,鲁智深为什么说“洒家心已成灰”?

    历史人物编辑:蕾蕾搭配秀标签:鲁智深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刚被智真长老派到他师弟那去管菜园的时候,鲁智深听得是这个职位很不开心,最后听得那个小和尚解释了,心思既然未来有机会出头,那就暂且去管理菜园,这才答应。这说明当时的鲁智深俗念还是有的。而到了结尾,鲁大师和宋江一段经典对话。宋江想要报效朝廷,鲁智深明白了人生最大的意义,这才说了句:“洒

  • 明明有兄弟,鲁智深为什么是“天孤星”?“孤”指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鲁智深

    《浅说水浒》第334期(文/焦目)说水浒,不能不说梁山108将。其实古代啸聚山林,落草为寇的人多了去了,但没多少出名者,除非第一次举起反抗的大旗,或者有其他轰轰烈烈的大事。宋江等一帮人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水浒中,作者给了他们“天罡地煞”的名头,每个人都上应天星,而且都有自己的星号。有趣的是,这些星

  • 鲁智深反对宋江招安时,为何林冲要“暗害”鲁智深?原因让人心寒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鲁智深

    一、水浒中的生死兄弟在水浒中,好汉结拜比较普遍,比如宋江跟武松,武松跟张青等,但结拜后似乎也就如此了,彼此关系却更远了般。比如宋江跟武松结拜后,武松虽知道宋江在梁山,可他就安安稳稳的在二龙山,不发一言。还是杨志率先提出,咱全伙加入梁山吧。按理说这个率先提议的人,应该是武松才对。但这种现象对于鲁智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