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智深在二龙山有绝对的号召力吗?其实杨志就不是很服鲁智深

鲁智深在二龙山有绝对的号召力吗?其实杨志就不是很服鲁智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洪志强 访问量:1653 更新时间:2024/2/27 22:15:39

熟读《水浒传》的朋友都了解,鲁智深可以说是梁山除宋江以外最具号召力的好汉,鲁智深所代表的三山系也是梁山一股实力极其雄厚的派系。但一些资深水浒迷也提到,虽然鲁智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三山系,但三山系对于鲁智深的权威并不是无条件服从,甚至就连二龙山这个直属公司,鲁智深也做不到完全把控,比如说,杨志就对鲁智深不是很服气。有时候,杨志就会不经过鲁智深的同意就擅自领兵作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鲁智深性格太霸道了,才导致杨志对鲁智深有意见吗?

所谓三山系是指鲁智深、杨志、武松领导的二龙山,周通李忠领导的桃花山,以及孔明孔亮兄弟领导的白虎山。在三山系当中,不管是领导人的武力值,还是综合实力,二龙山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说,鲁智深是三山集团董事长。但三山集团毕竟是股份制的集团公司,因此,鲁智深虽然威望很大,但在集团内部,鲁智深并不能做到一呼百应,甚至在二龙山直属公司,鲁智深的命令,下属也并不是无条件执行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桃花山对鲁智深领导地位是怎么看的。

桃花山和二龙山还是颇有渊源的,两个公司总部距离不远。但桃花山的领导人周通和李忠对鲁智深都多少有点小意见。周通曾让鲁智深给打了一顿,而李忠则在当年遇到徒弟史进的时候,被鲁智深硬是拉着去喝酒,并在救助金翠连的时候,硬是被鲁智深逼着拿出仅有的2两银子去救助金翠连,就是这样,鲁智深还说李忠小气。试问,如此不给面子,李忠心里能不对鲁智深有看法吗?周通那就更不用说了,愣谁被鲁智深打了,他心里也不好受不是吗?因此,当官军打的桃花山那么惨的时候,周通和李忠两人都还针对是否向鲁智深求援在思来想去,这也由此可知,他们是多么不愿和鲁智深打交道。

其实,就算是在二龙山公司内部,鲁智深也做不到绝对的权威。

在《水浒传》当中,当官军发动对二龙山猛烈的进攻时,杨志好心好意提出向宋江的梁山求援时,鲁智深却是根本不顾及杨志的领导威严,直接驳回杨志的意见,说:“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的洒家耳朵也聋了。”

如果是在只有鲁智深、武松、杨志等小范围的领导会议上,鲁智深如此驳杨志的面子也就罢了,但是如果是在众多小弟面前,鲁智深如此霸道的回绝杨志,那显然是太不给杨志面子,试问,鲁智深这样做,这不是打杨志脸吗?这叫杨志的小弟心里怎么想?相信杨志的小弟们会想,原来杨老大在鲁董事长面前是这么没分量的啊,那么这样的话,显然对于杨志领导小弟们做事是非常不利的。

而《水浒传》记载到,在官军再一次进攻三山的时候,杨志这一次直接没有和鲁智深这个最高领导人商量,而是直接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去增援桃花山,这也可以直接看出,杨志内心对鲁智深是很有意见的。

可以这样说,杨志之所以会比鲁智深有意见,实在是与鲁智深霸道的性格有关,他的独断专行,他的霸道,他的太没有人情味,他的独裁,这一切都让杨志非常不满。鲁智深性格上的缺陷,也是造就他虽是三山系精神领袖,却不能绝对号召三山系的最大原因,毕竟他的性格实在是太会得罪人了,哪怕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其实正如一些水浒迷所说的一样,鲁智深这样的性格比较适合做忠臣,而不是领导。如果鲁智深可以在处理上下级关系,处理兄弟关系的时候,能够设法圆滑一些,能够顾及兄弟面子一些,那么小编想,杨志一定会彻底的服气鲁智深的。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一个人会是完美,也正是作者如此的塑造,这才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鲁智深。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水浒传》一书,小编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标签: 鲁智深

更多文章

  • 《水浒传》鲁智深听潮信而圆寂,健康的鲁智深为什么会说死就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鲁智深

    鲁智深杭州坐化,修得正果,非大罗神仙绝无可能。施耐庵在书中已经把大和尚神化了,超然了,早已优入圣域,飞升仙界,非与普通人相同,活脱脱一个超脱凡俗的现世活佛。 不然的话,即便是再怎么持有善念因果的人也不可能说生即生,说死即死。 一句话,鲁智深不是凡人,乃活佛现世。故而大禅师才指着他的坐化真身念了一番佛

  • 水浒中最搞笑的片段,光头鲁智深竟然叫邓元觉秃头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鲁智深

    文/主任水浒传不仅仅有兄弟情谊,有义薄云天,有刀光剑影,有爱恨情仇,更有对人生的追求,对理想的追寻,对家国天下的忧郁。所以说,一部水浒,既能看透人情冷暖,沧桑世事,也能读懂人心人性,沧海横流。除了这些,水浒传中也有一些情节十分滑稽和搞笑,特别是仔细分析之后就更加觉得妙不可言。首先我们把目光投向林冲,

  • 这两人曾战平鲁智深,人们却认为他们不如鲁智深,看完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鲁智深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108位梁山好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武艺高强的豹子头林冲,嫉恶如仇的行者武松,聪明机智的美男燕青,力大无穷的花和尚鲁智深等。鲁智深不但力大无穷,而且武艺高强。纵观整部《水浒传》里面,没有几个人是鲁智深的对手,梁山好汉中曾经有两个人打平过鲁智深,然而人们却认为他们不如鲁智深,下面一

  • 宋江想答应招安,武松与鲁智深反对,为何只有鲁智深提出散伙?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鲁智深

    人们的印象中《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一个个都是正义豪迈的义士,总是嫉恶如仇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惜后来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答应了大宋朝廷的招安,落得一个悲惨结局。据说不过在诏安的时候,武松跟鲁智深就出来反对过,但是武松虽反对招安,结果依旧还是选择跟大家走在一起,而鲁智深却自己提出散伙,这是为什么

  • 鲁智深:我这一辈子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鲁智深

    有人称我为师兄,也有人叫我兄弟,有人尊我“吾师”,也有人骂我“秃驴”。 其实,这些都不是我的姓名,出家之前我叫鲁达,在老种经略相公麾下,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后来在渭州做了提辖,出家之后我是花和尚鲁智深。此刻,外面的钱塘江上潮声如雷,我想起师父的话“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自知

  • 李逵武力真的不如鲁智深吗?有三点比鲁智深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鲁智深

    水浒世界里的鲁智深是水浒世界里侠义的担当,所作所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被金圣叹评为“上上人物”,又说他是近神近佛的人物,因为鲁智深这种级别人物的存在,让我们对梁山好汉有了更多的期许,又因为鲁智深的存在拔高了水浒好汉在读者心目中的认知,使我们不愿意再将好汉与强盗挂钩,这一点印象的转变,全拜鲁智深一人

  • 宋江劝鲁智深报效朝廷,鲁智深为什么说“洒家心已成灰”?

    历史人物编辑:蕾蕾搭配秀标签:鲁智深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刚被智真长老派到他师弟那去管菜园的时候,鲁智深听得是这个职位很不开心,最后听得那个小和尚解释了,心思既然未来有机会出头,那就暂且去管理菜园,这才答应。这说明当时的鲁智深俗念还是有的。而到了结尾,鲁大师和宋江一段经典对话。宋江想要报效朝廷,鲁智深明白了人生最大的意义,这才说了句:“洒

  • 明明有兄弟,鲁智深为什么是“天孤星”?“孤”指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鲁智深

    《浅说水浒》第334期(文/焦目)说水浒,不能不说梁山108将。其实古代啸聚山林,落草为寇的人多了去了,但没多少出名者,除非第一次举起反抗的大旗,或者有其他轰轰烈烈的大事。宋江等一帮人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水浒中,作者给了他们“天罡地煞”的名头,每个人都上应天星,而且都有自己的星号。有趣的是,这些星

  • 鲁智深反对宋江招安时,为何林冲要“暗害”鲁智深?原因让人心寒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鲁智深

    一、水浒中的生死兄弟在水浒中,好汉结拜比较普遍,比如宋江跟武松,武松跟张青等,但结拜后似乎也就如此了,彼此关系却更远了般。比如宋江跟武松结拜后,武松虽知道宋江在梁山,可他就安安稳稳的在二龙山,不发一言。还是杨志率先提出,咱全伙加入梁山吧。按理说这个率先提议的人,应该是武松才对。但这种现象对于鲁智深和

  • 白求恩称聂帅为“鲁智深”,聂帅诧异地问:我哪里像鲁智深了?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鲁智深

    1938年6月,白求恩来到晋察冀考察,见到聂帅就亲切地称呼“鲁智深”。聂帅是八路军中有名的儒将,在他的带领下,晋察冀边区成为了“抗日模范根据地”。聂帅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而且还善于做后方工作,是个文武全才。聂帅听到白求恩医生的这个称呼后,以为白求恩医生对中国文化不熟悉,所以才喊错了称呼,后来才发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