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胜师承罗真人,梁山元老级人物,却第一个离开,都是因为他!

公孙胜师承罗真人,梁山元老级人物,却第一个离开,都是因为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浩论古今 访问量:1293 更新时间:2024/4/16 6:26:53

最为书中最早出现的人物之一,公孙胜的特征并不明显,他既不像晁盖那般铁血,也不如宋江那样仁义。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道士,他虽然对奇门遁甲等奇术有一定的研究,但实际用处并不大,可以说他在这本书中注定是没什么地位的。不过话说回来,实际上他也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否则也就不会铤而走险,跟随晁盖等人抢劫生辰纲了。

公孙胜师承罗真人,虽然没有什么特别详细的描述,但是从其被称为神通三界,而且法力高强这两个特点来看,公孙胜作为此人的徒弟,再不济也有些本事。在学成之后,他选择走出道馆,打算在这红尘俗世谋些出路,而劫生辰纲,就是在为他以后要走的路做打算。后来他也的确进入梁山,可是后来却在招安之后,选择了告老还乡,没有能够实现他建功立业的梦想。那他为什么要离开呢?

其实公孙胜的离开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离开了,至于是不是因为组织已经不再信任他,则未可知了,因为在书中没有明确的交代出来。不过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并非是他离不离开,而是要问问他为什么会是第一个选择离开的人,在没有人刺激他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选择脱离组织。

公孙胜绝对算得上是梁山上的元老级人物,早在晁盖上山的时候,就已经是众首领之一,后来宋上山接任泊主,他的地位仍旧是很高的,始终都在梁山势力的核心阶层。招安之后,他眼见着宋沦落为朝廷的走狗,自己身边的兄弟也一个个死在了无尽的战斗中,他选择就此离开,抛下功名,回家赡养老母去了。

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他既可以在梁山的政治领域内拼争这么多年,末了还能够全身而退,没有陷身于此呢?既然他可以做到,那么就说明,他是有其依仗的。作为一个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对钱财之物并不贪婪,梁山上给他送钱的绝不在少数,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收受过,而在将生辰纲接到手之后,他也没有胡乱的花销。

公孙胜第一次提出离开,恰恰是在宋上山不久之后,经过短暂的接触,他已经将宋琢磨的差不多了,知道他外表忠义,实际上不是个好东西,对梁山未来的期望方向也不同,于是他便以继续深造为由,选择了退出。不过虽然他知道宋一定会千方百计的夺得梁山的指挥权,但是为了身边兄弟的安危,他还是在打高唐州的时候选择了复出,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护自己的兄弟们不受残害。

另外,所谓的梁山座次排名,可能也有他的功劳,首先无论他参没参与,作为一个老牌的道士,他肯定知道这东西就是糊弄人的,他没有选择拆穿,就说明他对于宋的这种行为是默许的。如果说这个计划就是他一手谋划出来的,可信度则更高,宋毕竟是个门外汉,如果有他这样一个专业人士的辅佐,计划实行起来,难度系数自然大大降低。古代的人们都对迷信活动深信不疑,再加上北宋时所推崇的就是道教,身为道士的公孙胜,可以更加便利的来为宋镀上一层神化的金粉,而且不会惹人怀疑,对于梁山上的这些武夫来说非常有用。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跟宋就是同一阵营的,事实上两人最多只能算得上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罢了,他们在合作的时候,也肯定会防着对方一手。虽然公孙胜名义上是与吴用并列为梁山上的军师,但其中吴用跟宋走的更近,他们虽然都明白梁山最终会被宋得到,但吴用选择与其同流合污,而他则不屑于此,因此始终都与宋保持这一种不冷不热的关系。

从宋的角度来说,他对于公孙胜是非常厌烦的,因为他作为一个领袖,却不能让其听命于自己,关键是还不能随意除掉,这就让他感到很伤脑筋了。公孙胜既然身为军师,那么下三滥的手段对他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且身为核心高层,他的话在梁山上还是颇有分量的。

因为这种关系,公孙胜在选择离开的时候,宋也只是做做样子,稍稍挽留了他一番,但其实两人都是明白人,所以也没有再多生枝节。他之所以第一个离开,就是因为已经彻底看透了宋这个人,在随着梁山军替北宋卖了几回命之后,便选择了急流勇退。

|江山

标签: 公孙胜

更多文章

  • 他有风火轮和三只眼,曾打伤梁山十名将领,最后跟公孙胜修道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公孙胜

    《浅说水浒》第253期(文/焦目)众所周知,明清时期,小说盛行,种类繁多,诸如历史演义、公案侠义、官场讽刺、神魔鬼怪甚至还有奇幻仙游小说。神魔小说,当以西游、封神两本书为最著名,东游记、八仙传说等也很有名。可能因为神魔太流行,以至于四大名著都有神魔色彩。西游自不必说,连水浒、三国中都有神怪人物。比如

  • 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明白:贫道去也,梁山从此无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时刻标签:公孙胜

    引言19世纪,大英帝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说:“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后经丘吉尔的引用,让其变成全世界都知道与认可的名言。晁盖管理梁山之前,义气和兄弟情谊被放在首位;宋江成为梁山第2代主人后,晁盖时期的理念开始出现转变,利益虽然没有被摆放在最前面,但却像一把没有形状的剑一样,深深地

  • 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透用意后,感叹:梁山从此无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公孙胜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应该是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水浒传》或许也是满足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江湖梦。江湖儿女的豪情万丈,被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众好汉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上了梁山,到声势不断壮大,再到被招安后各自惨淡的命运,也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百感交集。所谓人过一百,形形色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

  • 公孙胜才是梁山中最聪明的人,宋江上山他下山,结局最好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公孙胜

    提到《水浒传》很多人都羡慕着梁山好汉之间的感情,但其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人他在宋江上山的时候选择了下山,也是诸多梁山好汉当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他就是公孙胜,梁山上最聪明的人,也是最精明能干的人。一、上梁山公孙胜在诸多梁山好汉里面是一个最具有特色的人物,不仅仅会仙法道术,同时对于局势的审批也很具有时局性。

  • 此人本是公孙胜“师弟”,曾活捉鲁智深和武松,最后结局很好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公孙胜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公孙胜可以说是很特殊的一位。因为别人都是文人,武将或者有其他技能的艺人,然而公孙胜不一样。公孙胜武艺高强,曾经为了生辰纲之事,连续打倒晁盖庄子里的十几名庄客。而且公孙胜也精通谋略,他曾经布下八卦阵,打败了樊瑞,李衮和项充。最关键的是,公孙胜本是一位道士,而且道法高强,能呼风唤雨,

  • 水浒108将中为何儒家代表吴用和道家代表公孙胜,一死一离?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公孙胜

    108将大排名中,除了天罡星宋江和天魁星玉麒麟,排名最靠前的是,排在第三的——天机星:吴用。第四的,天闲星:公孙胜。这俩是陪衬天王晁盖出山(七星入梦),开创水浒江湖的两位重要人物。其中,我更对公孙胜入迷。跟如今许多明星学者宣扬的道家思想相反,真正的道家,是牛叉冲天的。看历史和小说演义吧,但凡乱世,终

  • 他本是个歌星,为何却能把公孙胜演得仙风道骨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公孙胜

    文/主任新版水浒传一直受人吐槽,要么就是说演员挑选有问题,一些角色不符合水浒原著中的人物形象,身材不但不魁梧,而且根本就没有梁山好汉的气质,按照一些朋友的话说就是,一个个奶油小生,完全没有土匪的样子。再就是在这部作品的化妆上,似乎也太绚丽太时尚了,一个个围着围巾,穿得富丽堂皇,哪像一群没有饭吃混不下

  • 公孙胜离开梁山,不仅是因为和宋江理念不和,更多是为了修道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公孙胜

    在整个《水浒传》里最有政治头脑的就是公孙胜了,作为第一个看出宋江本质的就是他了。这是他两度离开梁山,这也是他最后不辞而别的主要原因。公孙胜此人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作为劫夺生辰纲的主谋。七星聚义的核心团队。可以说是晁盖的班底。他跟宋江肯定不是一路人,理念不同。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这里面也有修道

  • 公孙胜修炼的是妖术还是法术?和高廉斗法已经说得很清楚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公孙胜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菜刀再厉害,也挡不住有法术。在梁山108将中,公孙胜属于一个异类,说他是异类有三个理由。首先,其他人上梁山要么是走投无路,为了一条小命不得已才上梁山,上梁山是为了基本的生存,或者是为了有条活路。但是公孙胜则不一样,他是方外之人,对钱没有兴趣,对当官也不感冒,而且又没有生存之忧,所

  • 《水浒传》公孙胜为何下梁山?宋江逼走他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格林观史标签:公孙胜

    宋江在将父亲接到梁山之后,一家人可以说是迎来了大团圆,而公孙胜也是被他的行为感动,想着老母亲还是一个人在家里,于是也想要回家尽一下孝心,所以就离开了众兄弟。宋江的老父亲来到梁山的第三天,公孙胜就离开了。而后来打高廉的时候,他们需要公孙胜,所以又把公孙胜找了回来,那么当时公孙胜究竟因为什么原因会离开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