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胜早就预见梁山的结局,识破宋江的腹黑,果然是世外高人

公孙胜早就预见梁山的结局,识破宋江的腹黑,果然是世外高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阅微文史堂 访问量:4947 更新时间:2024/4/16 6:27:04

《水浒传》中的结局是被许多人不看好的,众人非常不理解最后的招安结局。梁山一百零八将在征方腊之后,就只剩下27个人活着回来,然后朝廷也没有善待活下来的宋江和卢俊义,众人的结局可以说是非常惨。而有一个人初见宋江的时候,就已经预见了最后这样的结局,识破了他腹黑的真面目。没错,他就是如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是个修道之人,自幼喜爱刀枪棍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颇有仙风道骨的风范,钟爱于闲云野鹤的生活。公孙胜曾与晁盖共同谋划抢夺生辰纲,之后共上梁山落草。公孙胜是个修道之人,对杀富济贫,行侠仗义的事情本并不感兴趣,在梁山之上和众人也没有共同语言,只能和偶尔读书人吴用聊聊天。

自从宋江上山之后,吴用就成了宋江的粉丝,梁山上的风气就变味了。宋江并不赞同和朝廷的对抗,时刻想着招安,好让自己融入宋朝的官僚层级,光宗耀祖。这样的想法,公孙胜早就看透了,他知道朝廷不可能随便接受一帮强盗的招安,否则天下人都去效仿,那还得了。换句话说,梁山实力越强,到最后的结局就越惨,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公孙胜看懂了这一切,不想在梁山上久留,于是找借口说自己要回乡看看老母亲,行孝道。无论哪个时代,孝道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哪怕是在土匪窝里,因而公孙胜被允许回家省亲。谁知道,公孙胜一去不复返了,这让梁山众人都很担心他是不是不回来了。

梁山攻打高唐州的时候,被混世魔王樊瑞的法术给困住了,无法攻克。这个时候宋江派戴宗李逵两个人去蓟州去寻公孙胜。公孙胜见到戴宗和李逵两个人前来,瞬间就看透了宋江的用意。我们都知道李逵在梁山的定位就是打手,戴宗被派过来做说客合情合理,带一个保镖也正常,可是带一个头脑简单的李逵就有些特别的意味了,而且这两个人都是宋江的铁杆粉丝。

因此公孙胜看明白了,假如自己坚持拒绝梁山的请求,那么就很有可能发生意外,比如鲁莽的李逵动手杀死自己的母亲,因为众人都知道李逵是个心智不健全的人,最后也只会是道个歉而已。所以李逵来此的作用就是一种威慑,公孙胜在此看清楚了宋江的心机。(这件事在朱仝的身上发生过的,并非我的臆想哦。)

公孙胜迫于压力,最终还是跟随戴宗来到了高唐州,摆下八阵图击败了混世魔王樊瑞,破了高廉的妖术,重新又加入了梁山队伍。公孙胜还是认为当朝奸臣当道,朝局混乱,贤路闭塞,接受招安之后的结局一定很惨。另一方面他也看透了宋江的本性,说服他放弃可见的荣华富贵是不现实的。正如公孙胜所料,最终整个梁山在宋江的带领下走上了招安的队伍。

梁山接受招安之后,平定淮西,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的陈桥驿。这时候,公孙胜想起师父留给自己的话“欲汴而还”,于是再次向宋江辞行说回去照顾母亲。这话大概率也是借口,这些道人最喜欢咬文嚼字故弄玄虚了,明明就是预见了悲惨的未来才辞别梁山队伍的。公孙胜这次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了。他返回了蓟州二仙山,潜心修道,后来得以善终。

公孙胜两次向宋江辞行真的是为了孝顺母亲吗?

肯定不是。如果他真的那么有孝心,把自己的老母亲看得那么重,怎么会一直云游四方,不管不顾自己的老母亲呢?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公孙胜怎么可能不明白呢。所以他肯定早就安排好了母亲的起居,无需自己操心。回乡探亲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一个想要脱离即将灭亡的团队的借口。

看破一切,但又不点破,公孙胜毫无疑问是个高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为历史点赞!

标签: 公孙胜

更多文章

  • 公孙胜为何会二离梁山?因为他早就看透了宋江是个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公孙胜

    要说到水浒,那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吧,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各个都是好汉,不会认全,但是大家肯定都能够聊上那么几个。不过在水浒中最惹人非议的就属宋江了。很多人都觉得水浒的结局很悲伤,如果宋江不要求诏安,那是不是就会是另一副结局了呢?但其实不然,结局是怎么样都不会有变化,从宋江上了梁山那一刻起,他的心里

  • 108将的排名,是宋江和公孙胜的阴谋吗?其实就是天定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公孙胜

    在四大名著中,水浒传的阴谋论相当多。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黑水浒》,《双典批判》等书的问世,很多人对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中都持否定态度,说他们不配做好汉,说他们是恶人等等。这些阴谋论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关于梁山108将排名的问题。排名到底依据什么呢?很多人猜测(甚至下结论)认为是宋江、吴用、公孙胜搞的鬼把

  • 军师公孙胜:看破宋江离开梁山,成为《水浒传》中结局最好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公孙胜

    身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中梁山好汉的故事在现在仍然让人津津称道。但只有少数人才知道,梁山108汉大多都不得善终。唯有公孙胜,前半生闯出一番天地,后半生只做闲云野鹤,成为梁山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公孙胜得以善终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他的结局最好?其他梁山好汉的下场如何?最清醒的人

  • 公孙胜师承罗真人,梁山元老级人物,却第一个离开,都是因为他!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公孙胜

    最为书中最早出现的人物之一,公孙胜的特征并不明显,他既不像晁盖那般铁血,也不如宋江那样仁义。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道士,他虽然对奇门遁甲等奇术有一定的研究,但实际用处并不大,可以说他在这本书中注定是没什么地位的。不过话说回来,实际上他也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否则也就不会铤而走险,跟随晁盖等人抢劫生辰纲了。

  • 他有风火轮和三只眼,曾打伤梁山十名将领,最后跟公孙胜修道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公孙胜

    《浅说水浒》第253期(文/焦目)众所周知,明清时期,小说盛行,种类繁多,诸如历史演义、公案侠义、官场讽刺、神魔鬼怪甚至还有奇幻仙游小说。神魔小说,当以西游、封神两本书为最著名,东游记、八仙传说等也很有名。可能因为神魔太流行,以至于四大名著都有神魔色彩。西游自不必说,连水浒、三国中都有神怪人物。比如

  • 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明白:贫道去也,梁山从此无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时刻标签:公孙胜

    引言19世纪,大英帝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说:“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后经丘吉尔的引用,让其变成全世界都知道与认可的名言。晁盖管理梁山之前,义气和兄弟情谊被放在首位;宋江成为梁山第2代主人后,晁盖时期的理念开始出现转变,利益虽然没有被摆放在最前面,但却像一把没有形状的剑一样,深深地

  • 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透用意后,感叹:梁山从此无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公孙胜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应该是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水浒传》或许也是满足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江湖梦。江湖儿女的豪情万丈,被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众好汉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上了梁山,到声势不断壮大,再到被招安后各自惨淡的命运,也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百感交集。所谓人过一百,形形色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

  • 公孙胜才是梁山中最聪明的人,宋江上山他下山,结局最好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公孙胜

    提到《水浒传》很多人都羡慕着梁山好汉之间的感情,但其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人他在宋江上山的时候选择了下山,也是诸多梁山好汉当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他就是公孙胜,梁山上最聪明的人,也是最精明能干的人。一、上梁山公孙胜在诸多梁山好汉里面是一个最具有特色的人物,不仅仅会仙法道术,同时对于局势的审批也很具有时局性。

  • 此人本是公孙胜“师弟”,曾活捉鲁智深和武松,最后结局很好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公孙胜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公孙胜可以说是很特殊的一位。因为别人都是文人,武将或者有其他技能的艺人,然而公孙胜不一样。公孙胜武艺高强,曾经为了生辰纲之事,连续打倒晁盖庄子里的十几名庄客。而且公孙胜也精通谋略,他曾经布下八卦阵,打败了樊瑞,李衮和项充。最关键的是,公孙胜本是一位道士,而且道法高强,能呼风唤雨,

  • 水浒108将中为何儒家代表吴用和道家代表公孙胜,一死一离?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公孙胜

    108将大排名中,除了天罡星宋江和天魁星玉麒麟,排名最靠前的是,排在第三的——天机星:吴用。第四的,天闲星:公孙胜。这俩是陪衬天王晁盖出山(七星入梦),开创水浒江湖的两位重要人物。其中,我更对公孙胜入迷。跟如今许多明星学者宣扬的道家思想相反,真正的道家,是牛叉冲天的。看历史和小说演义吧,但凡乱世,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