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京出土王安石父亲墓,专家挖到一半,王安石后人赶来:快停下!

南京出土王安石父亲墓,专家挖到一半,王安石后人赶来:快停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惜缘小历史 访问量:2386 更新时间:2024/1/17 4:14:44

“族谱”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甚至有些人家里现在还存有记族谱的习惯。族谱在古代家庭中是十分常见的,但在现代还存有记族谱这种习俗的家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身在偏远乡村,家族观念极重,二是家族显赫,曾经出过名人,传承性极高,代代沿袭形成族谱。南京出土安石父亲墓,专家挖到一半,王安石后人赶来:快停下!

在2010年就有这样一个人,带着族谱赶到南京,声称自己是江西抚州上池村王氏一脉第36代孙,要求已经挖掘到一半的考古队停止对其祖先墓穴的挖掘,并表示要将祖先的墓葬迁回抚州老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2009年9月说起,当时考古队在南京市将军山北边的山脚下发现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宋代墓葬,经过挖掘,专家在这个墓中发现了两具成年男性的遗骨和一块刻有墓志铭的石碑,石碑上面“安石”两个字,让大家不约而同的联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宋宰相王安石。

专家们经过详细的史料考证之后,最终确认这座破损严重的墓穴正是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和他的长兄王安仁的墓葬。因为墓中出土的墓志铭与史料中记载的王安石请曾巩为父亲写的墓志铭一致,而两人合葬的墓穴又正好契合了王安石所作的《壬辰寒食》一诗。

王安石这个人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就算不知道他在担任宋朝宰相时积极推行新政、力求变法,也应该知道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临川先生。于是这座墓就一下子成为考古领域的热点关注对象。

当媒体将考古专家正在挖掘此墓的消息进行报道之后,于是便有了后来这幕,声称王安石后人的上池村村民跋山涉水来到南京,拿出族谱要求考古专家立即停止对王益墓的挖掘,并提出要将两位祖先的遗骨带回上池村安葬。(王益为上池村王氏三世祖、王安仁为上池村王氏四世祖)

在经过一系列的交涉后,南京相关部门考虑到王益墓破坏严重,出于对物的保护,最终决定停止挖掘,并原地回填。而对于王氏后人的要求,相关部门也充分表示,要尊重族谱文化,同意王氏后人将王益、王安仁的遗骨和那块证明两人身份的墓志铭一起迁回抚州上池村进行安葬。

上池村村民终于接回了自己的祖先,他们将二人埋在螺峰,并设立祭坛,当时许多附近村的王氏传人也赶来祭拜,在随后的几年间更是有全国各地的王氏后人带着族谱前来祭拜祖先,一时之间形成了王氏家族的追根盛宴。

在中国人心中,祖先就是一个家族的根本,而要想家族兴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忘根本,寻找属于自己的本源。考古队发现王安石父亲墓,挖到一半时,王氏第36代孙赶来制止!

标签: 王安石

更多文章

  • 苏轼对王安石不屑一顾,唯有这首诗,让他赞不绝口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王安石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以变法出名。他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宁折不弯的顽强精神,成为了著名的改革家。其实,王安石也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古文造诣很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丰神远韵,含蓄深沉,被称为“王荆公体”。即便是词作,也被认为“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这样的全才,当然是在赞美声中生活的

  • 王安石有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新计划哦标签:王安石

    历史记载中王安石共生有4个孩子,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但是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早夭,只剩下2个女儿,后来均嫁为人妻。现今王安石故里中生活着很多的王氏后裔,但是均不是王安石的直系后裔,其后裔均是其兄弟姐妹的。据悉王安石共有十个兄弟姐妹。现今在王氏宗谱中记载,属于王安石这支血脉繁衍至今的已经没有了,而王旁的后

  • 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主持变法,为何闹得不欢而散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王安石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是北宋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对宋朝的国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变法之初,宋神宗安排的掌舵人并不只有王安石,还有另一位宰相陈升之。这位陈升之的地位在王安石之上,是当时的首相,而王安石只是参知政事副宰相。可由于两人对变法的政见出现异议,最终闹得不欢而散。陈升

  • 王安石变法效果显著,司马光为何一心要废除新法?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王安石

    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宋神宗、王安石的变法改革,从总体上讲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的效果也是明显的,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当改革派主将章惇为维护改革成果进行斗争时,保守派内部对如何废除新法,也产生了分歧和争论首先提出不同意见的是范百禄,“司马光之始议差役”,他对司马光“曰:熙宁免役法行,百禄为咸平

  •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王安石

    前言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经学家,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宰相等职。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被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在王安石担任宰相的时期,北宋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问题。北宋的财政收入日益萎缩,官僚贪污腐败,士族豪强日益嚣

  • 王安石诗中写了一件事,苏轼说不可能,后看见一物,这才心服口服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王安石

    苏东坡二十岁时在汴京考场一举成名,年少得意。据《诚斋诗话》等史料记载,欧阳修赞叹他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甚至还说,“我应该退避一下,好让他出头。”宋仁宗赵祯很欣赏苏东坡和苏辙兄弟,说他们都有宰相的才能;宋神宗赵顼更是喜爱苏轼的文章,读起来废寝忘食,称赞他是天下奇才。既然

  • 辛弃疾为什么被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论史阁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被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应该是某位爱看港台电影的“热血”青年,突发奇想的结果吧。不过,这位热血青年还的确有点历史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辛弃疾还真是无愧于“大宋第一古惑仔”的称号,确实有过人之处,厉害的很。“古惑仔”,原本是一个贬义词,指那些狡猾精明的痞子、小混混之流。但是,在《古惑仔》电影

  • 辛弃疾:岳飞之后,大宋后继无人?与霍去病截然相反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辛弃疾

    在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不久,一个婴儿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宋土,他叫辛弃疾。他出生时并没有发生什么奇闻异事,没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也没有什么神人仙迹,只是在他年少时,祖父时常带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自从始祖辛维叶时由狄道迁居济南已经数代,辛氏族人世世代代生活仕宦于宋朝,辛弃疾出生时(1140年5月

  • 辛弃疾写下这首词的地方,被称为“天下第一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写过一首著名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开篇就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感慨朝代兴亡,目睹大江东去,有点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味道。而后面的“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则是突然豪气顿生,年少万兜鍪其实也是作者

  • 辛弃疾写下《清平乐》,描绘三胎家庭生活,人物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辛弃疾

    南宋铁血词人辛弃疾,晚年退居林下,写了一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用简朴、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村里的三胎家庭,一家五口欢乐和谐的生活场景。有人根据这首词中描绘的场景,判定词中的一家五口,写的就是辛弃疾与自己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真实生活场景。词末提到了“最喜小儿亡(亡通无)赖”,于是也有人认为,这里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