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娥曾立下了哪三个毒誓?后来变成现实了吗?

窦娥曾立下了哪三个毒誓?后来变成现实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梁志宇 访问量:3321 更新时间:2024/1/18 22:00:35

窦娥是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女主角。这部作品并非关汉卿平白无故捏造,而是取材于弘扬古代女子优良品德的《列女传》,在此基础上作者将这个人物与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融合。

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悲剧之最”,作者通过对窦娥波折人生的描写,展现了元蒙政权统治下社会的残酷与混乱。窦娥本是一个善良淳朴而又美丽的女子,但因为出生于社会底层,她的一生充满悲剧。她的悲剧并在当时并不是社会个例,在那个年代有无数像窦娥一样的女子惨遭杀害。

死前发誓

窦娥出身贫寒,生活十分困苦,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已经离开了,为了筹集进京赶考的盘,她被父亲卖给了蔡婆婆,成为了童养媳。

在蔡婆婆家虽然生活辛苦,但也算得上能够吃饱穿暖。可惜好景不长,刚刚成亲后,窦娥的丈夫就因为生病去世了。年轻守寡的窦娥与婆婆二人相互依靠,共同打理家务,虽然生活不像以前那样富裕,但也算得上能够维持生活。

可是恶霸张驴儿盯上了婆媳二人,逼迫菜婆婆嫁给他的父亲张老儿,性格软弱的张婆婆委曲求全,哪想张驴儿得寸进尺,逼迫窦娥委身于他。

性格刚烈的窦娥宁死不从,这让张驴儿怀恨在心,之后张驴儿在窦娥给婆婆做的羹里偷偷下了毒,想要以此要挟窦娥,可是阴差阳错之下,张老儿喝了这碗毒汤,恼羞成怒的张驴儿将窦娥告上了衙门,为了胜诉他暗地里收买了衙门里的官员,拿了张驴儿钱财的官员在衙门里用了各种折磨窦娥,想要屈打成招,但是窦娥毫无动摇,最后知府以蔡婆婆的性命要挟,善良孝顺的窦娥不得不含冤招供。

被判处死的她无处伸冤,有苦说不出,在刑场上她发下了三桩毒誓,想让上天为她辩解冤屈。在她被斩之后,这些毒誓竟然一一灵验。

第一桩“血溅白练”

按惯例,在古代死刑行刑前是可以提要求的,窦娥要了一领干净的草席,又要了两丈白绫挂在了高处,她说如果自己真的是含冤而亡的话,在刀斩落她头颅时所有的热血一定都会沾在白练之上。

窦娥虽然只是一介女子,但是,她却有着一个英雄的胸怀,原著在描写她的这一请求时曾用了“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可见她把自己比作了忠心事主却惨遭政治迫害,最终愤愤不平选择自杀的苌弘,以及一心治水却惨遭奸相迫害的望帝。

在典故中,苌弘的鲜血在三年后化成了美丽的碧玉。惨死的望帝化成了整日啼鸣直到吐血而亡的杜鹃。

窦娥以此自比,可见她也希望自己死后能像这二位英雄一样成为传奇,希望自己的冤屈也可以昭示天下。

第二桩“六月飞雪”

在封建社会,人们崇尚神灵,畏惧鬼怪,敬畏那些超自然的现象。窦娥的悲剧体现了当时社会中的政局黑暗,表现出官吏对于底层百姓的无尽压迫,在当时的社会中,钱是一切事物的标准,哪怕是法律都可以因为钱而改变,这种社会现象使地痞流氓在民间到处作恶,整个社会没有公正可言。此时的窦娥无能为力,只能把希望寄托给上苍,希望上天能够通过超自然的力量证明她的清白。

所以,她的第二桩毒誓是希望在自己被斩以后,可以天降大雪,白雪可以掩埋自己的尸体。对当时的窦娥来说,白雪是纯洁的象征,白雪掩埋自己的尸首代表了自己的纯洁。并且,窦娥被处斩时正值农历六月,恰好是天气最热的时期,此时降雪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如果这一事情真的发生,也说明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因此,窦娥的这一毒誓也影射了她对这个黑暗世界的嘲讽。

第三桩“大旱三年”

第三桩毒誓的内容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也是最为狠毒的。在封建社会自然灾害,对于百姓的打击极为重大。封建朝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遇上天灾,在天灾面前,生产力极其有限的古人往往会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虽然在书中这三个毒誓都一一应验,但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关汉卿之所以这样描写,必然是有他的道理。他借助窦娥这个弱女子的人生表达了自己对整个社会的愤恨,以及对清白社会的期望。

标签: 窦娥

更多文章

  • 窦娥临死前发下三桩“毒誓”,全都应验,说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佳佳懂时尚标签:窦娥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含恨九泉,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冤》就是其中之一。窦娥被屈打成招,行刑前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她死后来这三桩“毒誓”一一应验,这说明了什么?《窦娥冤》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窦娥从小死了母亲,她父亲窦天章是一位穷书生,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缠,便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做了

  • 像潘金莲、窦娥一般的女子,记录民国第一个女公务员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窦娥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第一位参加辛亥革命的女性,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位女性官员。她曾叫过李远宝、李淑贞,后来叫得多的名字叫李淑卿,以后还有别的名字,咱们等下再说。她的人生经历太过传奇和偶然,曾经被认为是潘金莲,却又成了孙二娘,不同的是起义成功,变为了民国第一个女性公务员,最后却孑然一身死去。世事浮云变,

  • 窦娥到底有多冤?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均有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窦娥

    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杂剧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多部经典作品里的人物形象,也塑造得十分成功。关汉卿所著《窦娥冤》中的女主人公窦娥,更是成为了冤屈的代名词。“比窦娥还冤”也成了人们在受委屈和误解后,最常说的话。▲《窦娥冤》剧照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借鉴而来

  • 古代刑场“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吗?窦娥:原谅我生错了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姑娘标签:窦娥

    导读:大家好,百晓生又带着精彩的故事来与大家分享了。今天我们要讲什么呢?大家可曾记得,几乎在所有的古装剧中,但凡涉及到有人犯罪的,都会有午时三刻开刀问斩的桥段,然后又总会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有一个声音从天而降:刀下留人,然后这个犯人就被成功免于一死。那么历史上这种“刀下留人”之语真能救命吗?下面就由百晓

  • VAR抢戏!裁判点球吹罚充满争议 大巴黎出局比窦娥还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抬头阳阳光标签:窦娥

    欧冠1/8决赛次回合,曼联客场3:1击败大巴黎,总比分3:3凭借客场进球优势淘汰对手进入到了欧冠8强,本场比赛曼联完成了不可能的逆转奇迹,在这个伟大的壮举背后,是大巴黎憋屈的淘汰了,对于这支法甲土豪球队来说,这个失利的背后有人为因素,也有var因素!毫无疑问,本场比赛最后一个点球势必会是媒体球迷探讨

  • 童养媳在古代到底有多惨?窦娥竟也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窦娥

    在中国的清代,有不少童养媳出身于贫穷人家。没有能力养育子女的家长会将4、5岁左右的女童带到“婆家”,让其在未来的公婆家里生活,等她们长大后,就会与其子成亲。这样的做法在古代很普遍。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制定了婚姻法,废除了这些延续许多年的陋习,让女性获得了自由。童养媳来到男方的家里,一般都不会送到学校学

  • 五问我们篮协,历史级罚单的背后,春江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祝晟标签:窦娥

    3月17日,喧嚣了一个周末之后,我们篮协终于对上周末上海男篮和江苏男篮的争议事情公布了处理结果,两队被取消本赛季比赛成绩和参赛资格,罚款500万,李楠和李春江分别被处以5年和3年的禁赛,同时,两队总经理蒋育生和史琳杰分别被禁赛3年和5年。重磅罚单的出炉暂时平息了球迷的的怒火和对于假球的质疑,在如今,

  •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其冤堪比窦娥

    历史人物编辑:家家小厨房标签:窦娥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究竟是怎样的形象?现代的人无法知道,现代的人对于曹操的理解和认知,大多来源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本古典书籍。可从这两本古典书籍里,也只能窥到对曹操的知其然,而不能窥到对曹操的知其所以然。读罗贯中著作的《三国演义》,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到,罗贯中无限的美化蜀国的军师诸葛亮,

  • 娱乐圈比“窦娥”还冤屈的五大女星

    历史人物编辑:黄昏黄美景标签:窦娥

    1、张柏芝。都知道她曾是娱乐圈叱咤风云的“玉女掌门”,凭借着完美的长相和精湛的演技红极一时,然而在事业巅峰为了谢霆锋甘愿退出,宁愿呆家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女人,原本以为生活就此幸福下去,岂料到被前男友陈冠希拉下水,沾惹上臭名一世的艳照门,结果被很多人骂的狗血淋头险些自杀。其实想想,谁能保证第一次恋爱就能

  • 比窦娥还冤,除了发“言”没有什么用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豪说生活标签:窦娥

    除了发炎好像没什么用,你有同感吗?是不是也有要切除它的冲动?它就是我们身体内免疫系统的成员之一,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汇处,此处的粘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经常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当我们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在我们身体内部无限制的复制和繁殖。扁桃体作为身体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