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刑场“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吗?窦娥:原谅我生错了时代

古代刑场“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吗?窦娥:原谅我生错了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马姑娘 访问量:2653 更新时间:2024/1/19 18:05:51

导读:大家好,百晓生又带着精彩的故事来与大家分享了。今天我们要讲什么呢?大家可曾记得,几乎在所有的古装剧中,但凡涉及到有人犯罪的,都会有午时三刻开刀问斩的桥段,然后又总会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有一个声音从天而降:刀下留人,然后这个犯人就被成功免于一死。那么历史上这种“刀下留人”之语真能救命吗?下面就由百晓生为大家一一揭晓谜底。

一、古代刑法是否严苛甚深?

首先,关于要判斩首的罪犯来说,自是触犯了历朝历代的刑法,那么古代的刑法关于死刑这一块真的像剧中所演那般严苛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百晓生经过考究,早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452年)时期,就正式确立了一项制度——死刑复奏制度。这项制度意思就是凡是经过审判最后被定为死刑的都必须要再奏请皇帝进行最后的决断。这既有利于皇帝的中央集权,也体现出皇帝爱民的心意,有利于帝王的民心所向。

这项制度随着发展演变,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时期,进化为“死刑三复奏”制度,意指在正式执行死刑之前,必须要向皇帝进行三次奏请方才可以。

而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因错杀了大理寺丞张蕴古,这项制度又被分为了两种模式:“死刑三复奏”(地方执行)和“死刑五复奏”(京城执行),更加充分体现了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人性化和多样化,并且唐太宗还在公元931年(贞观五年)将291名已确定为死刑的囚犯全部释放,让他们各自回家中和老人们告别,第二年秋决之时再回来接受死刑,按照正常人思路,这些罪犯肯定跑了之后再也不回来了,结果第二年秋决之时全部到位一个不落,这就充分体现了唐太宗与罪犯之间建立了深厚的诚信,罪犯才会以诚信守诺以报之。

二、“刀下留人”能否救命?或者是否真的存在?

说到这里,百晓生为大家解答一开始咱们提到的“刀下留人”的问题,其实在古代,基本上已经在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任你是朝廷命官还是达官显贵此时想喊个“刀下留人”,刽子手是绝对不予理会的。那朋友们会说了,“刀下留人”难道不存在吗?百晓生的回答是:存在是必然存在的,但它却是以另外一种叫法和方式而存在着,并且这种方法刽子手是绝对要听的。

根据史料的记载,在武则天时期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说的是一个姓魏的官员因为被诬陷而被判死刑,最后经过复奏也是依然维持原判,到了正式执行斩首的时候,突然武则天经人奏报发现了新的证据,于是立马命宦官快马加鞭赶到刑场,大呼“有赦令”,这位魏姓官员才得以免除此次刑罚。所以古代刑场刀下救命的语句是“有赦令”而并非“刀下留人”。

说到“有赦令”,百晓生就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个赦令只能是皇帝才能颁布,并且必须得以圣旨等书面形式才可以,所以任你是达官显贵疑惑朝廷一品大员都是没权利令刀下救命的,只有皇帝才可以。

三、窦娥:无奈生错了时代

那么再说到我们从小熟知的窦娥,大家都知道此故事出自关汉卿所编写的《窦娥冤》,而关汉卿是金末元初时代的人,窦娥之故事就是关汉卿所要反映的社会现象的缩影。

同时代参考元朝的法律体系,虽然元代自世祖忽必烈以来倡导学习汉族文化,法律体系方面也是承袭的宋朝的制度,在法律上也是倡导宽仁于民,但实际上在法律体系上元朝是没有秩序可言的,很多书面的体恤政策都成一纸空文,官员贪赃枉法、滥杀无辜的现象更是十分普遍,所以即使窦娥真的存在于元朝历史中,那有天大的冤情也是无法正名的,这也是元朝最终短暂而失败的原因,所以归根结底来说,窦娥可惜就可惜在了生错了时代,如若在唐朝,那么死刑复核就绝对会在她身上有用武之地,并且“有赦令”也是可以替她伸张正义的,大家觉得呢?

笑谈秘史逸闻,我们明日不见不散!

标签: 窦娥

更多文章

  • VAR抢戏!裁判点球吹罚充满争议 大巴黎出局比窦娥还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抬头阳阳光标签:窦娥

    欧冠1/8决赛次回合,曼联客场3:1击败大巴黎,总比分3:3凭借客场进球优势淘汰对手进入到了欧冠8强,本场比赛曼联完成了不可能的逆转奇迹,在这个伟大的壮举背后,是大巴黎憋屈的淘汰了,对于这支法甲土豪球队来说,这个失利的背后有人为因素,也有var因素!毫无疑问,本场比赛最后一个点球势必会是媒体球迷探讨

  • 童养媳在古代到底有多惨?窦娥竟也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窦娥

    在中国的清代,有不少童养媳出身于贫穷人家。没有能力养育子女的家长会将4、5岁左右的女童带到“婆家”,让其在未来的公婆家里生活,等她们长大后,就会与其子成亲。这样的做法在古代很普遍。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制定了婚姻法,废除了这些延续许多年的陋习,让女性获得了自由。童养媳来到男方的家里,一般都不会送到学校学

  • 五问我们篮协,历史级罚单的背后,春江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祝晟标签:窦娥

    3月17日,喧嚣了一个周末之后,我们篮协终于对上周末上海男篮和江苏男篮的争议事情公布了处理结果,两队被取消本赛季比赛成绩和参赛资格,罚款500万,李楠和李春江分别被处以5年和3年的禁赛,同时,两队总经理蒋育生和史琳杰分别被禁赛3年和5年。重磅罚单的出炉暂时平息了球迷的的怒火和对于假球的质疑,在如今,

  •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其冤堪比窦娥

    历史人物编辑:家家小厨房标签:窦娥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究竟是怎样的形象?现代的人无法知道,现代的人对于曹操的理解和认知,大多来源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本古典书籍。可从这两本古典书籍里,也只能窥到对曹操的知其然,而不能窥到对曹操的知其所以然。读罗贯中著作的《三国演义》,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到,罗贯中无限的美化蜀国的军师诸葛亮,

  • 娱乐圈比“窦娥”还冤屈的五大女星

    历史人物编辑:黄昏黄美景标签:窦娥

    1、张柏芝。都知道她曾是娱乐圈叱咤风云的“玉女掌门”,凭借着完美的长相和精湛的演技红极一时,然而在事业巅峰为了谢霆锋甘愿退出,宁愿呆家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女人,原本以为生活就此幸福下去,岂料到被前男友陈冠希拉下水,沾惹上臭名一世的艳照门,结果被很多人骂的狗血淋头险些自杀。其实想想,谁能保证第一次恋爱就能

  • 比窦娥还冤,除了发“言”没有什么用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豪说生活标签:窦娥

    除了发炎好像没什么用,你有同感吗?是不是也有要切除它的冲动?它就是我们身体内免疫系统的成员之一,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汇处,此处的粘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经常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当我们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在我们身体内部无限制的复制和繁殖。扁桃体作为身体的第一

  • 窦娥死后,为啥楚州百姓纷纷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窦娥

    窦娥在刑场上被砍头时,看热闹的,鼓掌叫好的,围的那是人山人海。窦娥死前面对刽子手面对着四周的吃瓜群众,向老天爷许下的了三桩愿望。第一,如果我是冤枉的,老天爷就让刽子手砍我头时,一滴血都不往下洒,要全部溅到旗上的白布上。第二,现在虽然是六月伏天,要狂降大雪,雪厚三尺后,大雪要完全盖住我的尸身。第三,我

  • 窦娥为何要发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3大毒誓,连累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窦娥

    元朝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时代,社会上的各种恶劣现象比比皆是。窦娥,这个善良无辜的女子,在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遭受了极大的冤屈。关汉卿通过《窦娥冤》这部戏曲,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悲哀和人性的丑恶。窦娥,一个出生在贫苦家庭的女子,她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无奈。为了父亲能够进京赶考,她被卖给了蔡家当童养

  • 窦娥死前的三桩毒誓,大旱三年仅仅是发泄自己的不满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窦娥

    与其说感天动地,不如说惊天动地。x先来看看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所写,内容关于当时的黑暗时代所造成的悲剧结局。一位善良、忠贞、孝顺的良家妇女最终无奈被迫冤死在刽子手的刀下,就连天地都为之动容。《窦娥冤》一文大致内容为:窦娥从小因家境贫穷而被迫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而蔡婆

  • 被央视重点批评的“孔乙己文学”,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易简读书标签:窦娥

    作者:北川弦“孔乙己文学”太火了。短短几日,这五个字迅速蹿红,高挂在各大网站的热搜榜上,随手点开一个相关帖子,都能看到成堆网友围着它争论不休。就连央视也为之侧目,一篇《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引来千万网友激情开麦,转赞评瞬间过10万。什么是“孔乙己文学”?它又凭什么刺痛千万普通人的心?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