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其冤堪比窦娥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其冤堪比窦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家小厨房 访问量:4326 更新时间:2024/1/16 15:13:51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究竟是怎样的形象?现代的人无法知道,现代的人对于曹操的理解和认知,大多来源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本古典书籍。可从这两本古典书籍里,也只能窥到对曹操的知其然,而不能窥到对曹操的知其所以然。

读罗贯中著作的《三国演义》,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到,罗贯中无限的美化蜀国的军师诸葛亮,以及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却对朝廷的丞相曹操无限丑化。

可即便如此,罗贯中也找不出曹操在人格方面存在着什么污点,只能拿"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证明曹操的不忠不孝,拿"宁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这一句话证明曹操的不仁不义。

然而整篇地读完《三国演义》,罗贯中指出的曹操这两个方面的污点之处,不仅不能够缩小曹操的人品和人格,反而无限地放大了曹操的人品和人格。

罗贯中为什么认为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原因无非这么三点:第1、汉室的天下就该是姓刘的天下,而曹操姓曹却不姓刘。第2、天下这么多姓刘的皇室宗亲,凭什么把握朝延重权的是他这个异姓的曹操。第3、一个姓曹的,却打着刘姓天子的旗号东征西讨,谁知有没有私心和异心?

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我们先来做一个假设,假设曹操和刘备换一个位置,刘备是掌握朝廷重权的刘丞相,曹操是三足鼎立的曹蜀主,那有谁会认为刘备刘丞相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室的天下,一个异姓的丞相为了国家不至于四分五裂,一生亲临战场杀阀,呕心沥血,亲历无数的生死时刻,这种为家为国的献身精神,却被莫须有的冠之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说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其冤堪比窦娥一点也不为过。

曹操于乱世之中力扶汉室,如果彼时不是曹操的存在,天下早已大乱,彼时代又岂止是三足鼎立?

"宁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曹操在现实中有没有说过我不知道,但在《三国演义》里曹操确实说过。

可说过这句话的曹操,在《三国演义》里有没有这样做到?是没有的。

不仅没有这样做到,反而还逆这句话而做。这从曹操是怎样对待云长关羽的,就已经尽显了曹操的人格和人品。

云长关羽在同兄长失散之后,是生是死全在曹操的意念之间,可曹操惜关羽之才华,不仅没有置关羽死地,反而马中赤兔相赠。

如果曹操真是"宁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负我"之人,怎容得云长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又怎会成就后来把守华容道的关羽?

云长关羽可是《三国演义》中最有大仁之人,那么我们就从《三国演义》对比一下曹操和关羽谁的人品更高?这从两个方面可以找到答案。

第一个方面:谁饶过对方的次数占多。

关羽在华容道饶过曹操,一次。曹操在降服关羽饶过一次,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又饶过一次,共是两次。曹操完胜。

第二个方面:谁收到对方无偿馈赠的物资更多。

曹操没有收到过关羽无偿馈赠的物资,次数是零次。而关羽,明知曹操赠他马中赤兔是为了笼络他,本该在离开曹操时,他就应该把马中赤兔还给曹操,可他没有,次数是一次。还是曹操完胜。

云长关羽的人格和人品,不仅在《三国演义》中神一般的存在,在后代人的心目中,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可神一般存在的关羽,在人品和人格方面,却败给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奸相曹操。

因此,若说曹操是一个"宁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的阴险狡诈之辈,是人都不会相信。

标签: 窦娥

更多文章

  • 娱乐圈比“窦娥”还冤屈的五大女星

    历史人物编辑:黄昏黄美景标签:窦娥

    1、张柏芝。都知道她曾是娱乐圈叱咤风云的“玉女掌门”,凭借着完美的长相和精湛的演技红极一时,然而在事业巅峰为了谢霆锋甘愿退出,宁愿呆家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女人,原本以为生活就此幸福下去,岂料到被前男友陈冠希拉下水,沾惹上臭名一世的艳照门,结果被很多人骂的狗血淋头险些自杀。其实想想,谁能保证第一次恋爱就能

  • 比窦娥还冤,除了发“言”没有什么用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豪说生活标签:窦娥

    除了发炎好像没什么用,你有同感吗?是不是也有要切除它的冲动?它就是我们身体内免疫系统的成员之一,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汇处,此处的粘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经常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当我们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在我们身体内部无限制的复制和繁殖。扁桃体作为身体的第一

  • 窦娥死后,为啥楚州百姓纷纷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窦娥

    窦娥在刑场上被砍头时,看热闹的,鼓掌叫好的,围的那是人山人海。窦娥死前面对刽子手面对着四周的吃瓜群众,向老天爷许下的了三桩愿望。第一,如果我是冤枉的,老天爷就让刽子手砍我头时,一滴血都不往下洒,要全部溅到旗上的白布上。第二,现在虽然是六月伏天,要狂降大雪,雪厚三尺后,大雪要完全盖住我的尸身。第三,我

  • 窦娥为何要发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3大毒誓,连累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窦娥

    元朝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时代,社会上的各种恶劣现象比比皆是。窦娥,这个善良无辜的女子,在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遭受了极大的冤屈。关汉卿通过《窦娥冤》这部戏曲,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悲哀和人性的丑恶。窦娥,一个出生在贫苦家庭的女子,她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无奈。为了父亲能够进京赶考,她被卖给了蔡家当童养

  • 窦娥死前的三桩毒誓,大旱三年仅仅是发泄自己的不满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窦娥

    与其说感天动地,不如说惊天动地。x先来看看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所写,内容关于当时的黑暗时代所造成的悲剧结局。一位善良、忠贞、孝顺的良家妇女最终无奈被迫冤死在刽子手的刀下,就连天地都为之动容。《窦娥冤》一文大致内容为:窦娥从小因家境贫穷而被迫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而蔡婆

  • 被央视重点批评的“孔乙己文学”,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易简读书标签:窦娥

    作者:北川弦“孔乙己文学”太火了。短短几日,这五个字迅速蹿红,高挂在各大网站的热搜榜上,随手点开一个相关帖子,都能看到成堆网友围着它争论不休。就连央视也为之侧目,一篇《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引来千万网友激情开麦,转赞评瞬间过10万。什么是“孔乙己文学”?它又凭什么刺痛千万普通人的心?孔乙己,

  • 10岁少年强奸21名幼女?两度入狱12年背后,他的故事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娱记小池标签:窦娥

    1993年4月的某一天,北京市烟台区五里店村附近的一处水果摊旁,几位村民和水果商贩因意见不合发生了口角。与此事毫无关系的村民王占有,原本只是看热闹的路人,但毫无预警地,他突然拿着秤砣就冲到了打架的人堆里。被带到派出所后,王占有更是逮谁骂谁,一副你们赶快把我抓了才好的态度。此事在周围传开后,邻居们大为

  • 窦娥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窦娥

    窦娥,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出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撰写的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通常被人简称为《窦娥冤》。在山阳县地界,有位叫窦天章的穷酸秀才,他的妻子生病去世,留下年仅三岁的窦端云,也就是窦娥。窦天章父女二人相依为命,渴望有一天能够金榜题名走上仕途,想要进京赶考却没有路费,于是向蔡婆借了20两银

  • 千古名相王安石,居然为了一张藤床撒泼打滚?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王安石

    01王安石是谁?若说你不知道,大概会被周围人笑掉大牙。三岁的小孩都能在过年的时候,背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万能的度娘介绍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官运亨通,宋神宗时,更是位居人臣之首

  • 学霸笔记: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蔽眼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王安石

    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老家,途径杭州,登上飞来峰,写下了《登飞来峰》一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上山登塔,举目四望,天下仿佛尽在眼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什么没有任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