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娥临死前发下三桩“毒誓”,全都应验,说明了什么

窦娥临死前发下三桩“毒誓”,全都应验,说明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佳佳懂时尚 访问量:452 更新时间:2023/12/26 23:26:42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含恨九泉,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冤》就是其中之一。窦娥被屈打成招,行刑前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她死后来这三桩“毒誓”一一应验,这说明了什么?

《窦娥冤》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窦娥从小死了母亲,她父亲窦天章是一位穷书生,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缠,便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做了童养媳。可到蔡家没两年,丈夫就生病死了,只剩下了窦娥和她婆婆两人相依为命。地痞流氓张驴儿的父亲入赘了蔡婆家中。

张驴儿又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他认为如果蔡婆婆死了,家产归他父子二人所有,再威胁窦娥就会容易很多。本来想毒死蔡婆婆的羊肚汤,却阴差阳错地被他老子喝了,误害了其父。

张驴儿恼羞成怒、买通官府,诬告窦娥杀人,窦娥尽管受尽毒刑和折磨,却宁死也不认罪。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但是如果她不认罪,官府就要惩罚她的婆婆,善良的她不忍心让婆婆像自己一样忍受严刑铐打,为免蔡婆皮肉之苦,窦娥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由此可见、窦娥是一个坚守妇德、明辨是理的女人,而且有气节,宁死不伏罪不去受这不白之冤,怎奈心地善良的窦娥、为免婆婆受罪而又不得不含冤伏法。

自己本来就没有罪,如此这样、了却一生,又不甘心!可这样的一个弱女子,遇到这样的冤屈,又能指望谁呢?指望父亲?这是不可能的事、父亲进京赶考这些年一去无有音信。指望婆婆?还是指望别人?这都是办不到的事。

在当时的旧社会就这样,以前有句老话叫“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充分说明了在黑暗统治的社会里的不公平。怎奈窦娥家中一贫如洗,又没有一个男人来撑腰做主,也只有受此不白之冤。

在她含冤押赴刑场被斩杀之前,而且看到所有人对她的冤情都视而不见。官府收受贿赂,刑讯逼供,百姓害怕权贵势力欺压,沉默不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这位善良的女子说一句公道话。

为了金钱、为了利益,也可能是人心麻木。窦娥在无奈之下,呼唤天地来听自己诉说冤屈。以前她坚信,好人一定有好报,坏人一定有恶报!可现在的境况着实让她绝望到了极点,只能认命,埋怨上天没眼,命运不公。

她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自己的冤屈人能知?被冤枉的真相何时能大白于天下?所以也只有发誓愿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于是在临刑之时指天发此毒誓死后“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

在她看来,自己虽然遭此名誉的污辱,但身体里的一腔热血却是至高无上的,之所以发誓“血溅白练”就是要以此证明自己的不白之冤,处于无奈之中的她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只有如此。

之所以发下毒誓“六月飞雪”这应该和她本人的处境有关,窦娥的亲人仅有两人,一个是消失的爸爸,再有一个是年老的家婆,两人都没有方法为其收尸。也只有此时的六月大雪纷飞才能掩盖自己的尸身,不至于暴尸于野外和表示自己的清白。

“三年大旱”的毒誓,也是她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的一种报复,更是她对于当地贪官污吏的一种心理斗争方法。大旱三年,人民就会没有收成,贪官污吏也没法剥削财帛。古代又讲究“ 一方官、造福一方百姓”,百姓遭此三年大旱不能生活,地方官员也会受到惩戒。这也许就是窦娥发此毒誓的目的。

如果仅仅是百姓遭难,那些地方的贪官污吏不能受到惩罚,凭窦娥善良的为人、能辨是非的本性也是不应会此毒誓的。这三桩毒誓在现实生活中,本来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在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笔下这学作品中却都一一地应验了。

这充分说明了人生存在无奈之时的一种心理行为,在当时贪官污吏横行的封建时代,在不能洗冤的情况下,也只有以此来抗衡。也只有出现不可能出现的事“血溅白炼”、“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奇迹,才能印证窦娥的千古奇冤,才能给善良的人们一个良好的期待,才能让正义永存天地之间!人们说“人在做天在看”,天心不可欺,天意不可违,纵然一时蒙受不白之冤,最终将会真相大白的!

标签: 窦娥

更多文章

  • 像潘金莲、窦娥一般的女子,记录民国第一个女公务员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窦娥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第一位参加辛亥革命的女性,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位女性官员。她曾叫过李远宝、李淑贞,后来叫得多的名字叫李淑卿,以后还有别的名字,咱们等下再说。她的人生经历太过传奇和偶然,曾经被认为是潘金莲,却又成了孙二娘,不同的是起义成功,变为了民国第一个女性公务员,最后却孑然一身死去。世事浮云变,

  • 窦娥到底有多冤?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均有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窦娥

    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杂剧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多部经典作品里的人物形象,也塑造得十分成功。关汉卿所著《窦娥冤》中的女主人公窦娥,更是成为了冤屈的代名词。“比窦娥还冤”也成了人们在受委屈和误解后,最常说的话。▲《窦娥冤》剧照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借鉴而来

  • 古代刑场“刀下留人”真能救命吗?窦娥:原谅我生错了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姑娘标签:窦娥

    导读:大家好,百晓生又带着精彩的故事来与大家分享了。今天我们要讲什么呢?大家可曾记得,几乎在所有的古装剧中,但凡涉及到有人犯罪的,都会有午时三刻开刀问斩的桥段,然后又总会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有一个声音从天而降:刀下留人,然后这个犯人就被成功免于一死。那么历史上这种“刀下留人”之语真能救命吗?下面就由百晓

  • VAR抢戏!裁判点球吹罚充满争议 大巴黎出局比窦娥还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抬头阳阳光标签:窦娥

    欧冠1/8决赛次回合,曼联客场3:1击败大巴黎,总比分3:3凭借客场进球优势淘汰对手进入到了欧冠8强,本场比赛曼联完成了不可能的逆转奇迹,在这个伟大的壮举背后,是大巴黎憋屈的淘汰了,对于这支法甲土豪球队来说,这个失利的背后有人为因素,也有var因素!毫无疑问,本场比赛最后一个点球势必会是媒体球迷探讨

  • 童养媳在古代到底有多惨?窦娥竟也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窦娥

    在中国的清代,有不少童养媳出身于贫穷人家。没有能力养育子女的家长会将4、5岁左右的女童带到“婆家”,让其在未来的公婆家里生活,等她们长大后,就会与其子成亲。这样的做法在古代很普遍。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制定了婚姻法,废除了这些延续许多年的陋习,让女性获得了自由。童养媳来到男方的家里,一般都不会送到学校学

  • 五问我们篮协,历史级罚单的背后,春江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祝晟标签:窦娥

    3月17日,喧嚣了一个周末之后,我们篮协终于对上周末上海男篮和江苏男篮的争议事情公布了处理结果,两队被取消本赛季比赛成绩和参赛资格,罚款500万,李楠和李春江分别被处以5年和3年的禁赛,同时,两队总经理蒋育生和史琳杰分别被禁赛3年和5年。重磅罚单的出炉暂时平息了球迷的的怒火和对于假球的质疑,在如今,

  •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其冤堪比窦娥

    历史人物编辑:家家小厨房标签:窦娥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究竟是怎样的形象?现代的人无法知道,现代的人对于曹操的理解和认知,大多来源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本古典书籍。可从这两本古典书籍里,也只能窥到对曹操的知其然,而不能窥到对曹操的知其所以然。读罗贯中著作的《三国演义》,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到,罗贯中无限的美化蜀国的军师诸葛亮,

  • 娱乐圈比“窦娥”还冤屈的五大女星

    历史人物编辑:黄昏黄美景标签:窦娥

    1、张柏芝。都知道她曾是娱乐圈叱咤风云的“玉女掌门”,凭借着完美的长相和精湛的演技红极一时,然而在事业巅峰为了谢霆锋甘愿退出,宁愿呆家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女人,原本以为生活就此幸福下去,岂料到被前男友陈冠希拉下水,沾惹上臭名一世的艳照门,结果被很多人骂的狗血淋头险些自杀。其实想想,谁能保证第一次恋爱就能

  • 比窦娥还冤,除了发“言”没有什么用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豪说生活标签:窦娥

    除了发炎好像没什么用,你有同感吗?是不是也有要切除它的冲动?它就是我们身体内免疫系统的成员之一,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汇处,此处的粘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经常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当我们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在我们身体内部无限制的复制和繁殖。扁桃体作为身体的第一

  • 窦娥死后,为啥楚州百姓纷纷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窦娥

    窦娥在刑场上被砍头时,看热闹的,鼓掌叫好的,围的那是人山人海。窦娥死前面对刽子手面对着四周的吃瓜群众,向老天爷许下的了三桩愿望。第一,如果我是冤枉的,老天爷就让刽子手砍我头时,一滴血都不往下洒,要全部溅到旗上的白布上。第二,现在虽然是六月伏天,要狂降大雪,雪厚三尺后,大雪要完全盖住我的尸身。第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