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在生前并没有立下遗嘱,说明谁是皇位继承人,铁穆耳又排位老三,为什么他最终获得了皇位?谁帮他获得皇位的呢?
忽必烈本来早早地就把他的嫡子真金确立为太子,表明将来的皇位,是要传给真金的。但是,由于受“禅位事件”的影响,真金在42岁的时候忧惧而死,因此,谁来当继承人,又成了一个问题。
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继承权肯定只会在真金的儿子中产生。忽必烈虽然有十个儿子,但是察必皇后生的嫡子只有两个:真金和那木汗,这两个儿子都死了,因此继承权肯定只能在真金的三个儿子中产生。不过那时候,老二答剌麻八剌也去世了。选择的余地,也就只剩下真金太子的嫡长子甘麻剌和嫡三子铁穆耳两人。
本来,究竟选谁为太子,是没有歧义的。毕竟忽必烈早就确立了“嫡长子制”继承制。甘麻剌是嫡长孙,他当然就应该继承皇位。也就是说,忽必烈就应该把他立为皇太孙。
不过这时候,忽必烈却迟迟没有确立皇太孙。
忽必烈为什么迟迟没有确立皇太孙呢?这与禅位事件有很大的关系。
忽必烈在年事已高的时候。一个南台御史上书请忽必烈把皇位禅让给真金太子。真金太子知道以后赶紧把这一份奏折压了下来。尽管如此,忽必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有人认为这是真金太子的部下想尽快掌权,因此才上了这份奏折。但是也有人以为,这其实是有人故意陷害真金太子,而陷害真金太子的人,就是和真金太子关系极为恶劣的阿合马等人。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让忽必烈知道了。最后的结果,忽必烈虽然严肃处理了上奏折的人,后来真金太子还因为这件事情给吓死了,也就是说事情已经解决了。但是从此以后,忽必烈就对继承权的事情讳莫如深。尽管他已经年事已高,确实需要尽快做出决策。不尽快做出决策,很容易造成他的孙子们争斗不已。然而忽必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他一直没有明确地给出结论。
不但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而且态度含糊不清。比如他对皇长孙甘麻剌很好,因为甘麻剌说话非常谨慎,而且对忽必烈这个爷爷非常尊重,这种谦恭有礼的做派,让忽必烈对他很喜爱,同时对他也很放心。后来还把他安排去漠北,负责管理北道诸王,同时还给他设置了内史府,内史府差不多就相当于东宫。这也就意味着忽必烈是想把继承权给甘麻剌的。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忽必烈对皇三孙铁穆耳也是非常喜爱,给予了重点照顾和培养。他同样又把铁穆耳派去管理北道诸王,显示出对铁穆耳极为重用。而且他也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把真金太子的印玺皇太子宝给了铁穆耳。既然把皇太子宝给了铁穆耳,意思就是要立铁穆耳为皇太孙。
然而他一直又没有明确做出一个决定,感觉似乎甘麻剌有机会,铁穆尔也有机会。而忽必烈又特别肥胖,身体特别不好,不久后,他就突然去世了。也就是说,他没有确立皇位继承人就匆匆离去了。
忽必烈的这种情况,和他的哥哥蒙哥一样。蒙哥因为没有确立继承人,因此蒙哥战死以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发生了争斗。两人大打出手,经过了四年战争,才分出胜负。
同样,忽必烈去世以后,甘麻剌和铁穆耳赶了回来,显示出都要争夺皇位的决心,而选择权实际上就到了甘麻剌和铁穆耳的母亲阔阔真手里。
不知道为什么,阔阔真一直不喜欢甘麻剌,反而非常喜欢铁穆耳。可能是甘麻剌先是镇守云南,后来又镇守漠北,最后又去了西北。就是说甘麻剌长期没有在母亲阔阔真身边,因此和阔阔真的感情比较疏远。而铁穆耳则不一样,铁穆耳大部分时间是守在阔阔真身边,因此阔阔真更喜欢他一些。
阔阔真尽管感情上倾向于铁穆耳,但是也不能就直接说把皇位给铁穆耳,毕竟忽必烈没有立过这样的遗嘱。同时草原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召开忽里台会议推选大汗的传统,所以便有人提建议,干脆进行推选。阔阔真以及铁穆耳身边的那些大臣们,当然不愿意进行这样的选举。因为一旦进行了选举,结果就不可预料,他们必须想到更加有效的方式。阔阔真等人在这个时候,就做了一系列的动作,最终使得铁穆耳顺理成章地战胜甘麻剌,获得继承权。阔阔真等人打了一套组合拳,包括三个连环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御史中丞崔彧不知道从哪里忽然得到一块传国玉玺,这块传国玉玺上面刻着“受命天于,既寿永昌”几个字。如果我们对历史很熟悉,就知道这几个字的意义。因为真正的传国玉玺上面,刻的就是在八个大字。这也表明,这个传国玉玺是“真的”。崔彧把这块传国玉玺给了阔阔真,阔阔真迅速就给了铁穆耳。古代还有一种说法,谁要是获得传国玉玺,也就是获得了上天的旨意,他就应该继承皇位。现在既然铁穆耳获得传国玉玺,也就意味着铁穆耳应该继承皇位。
第二个动作,就是在阔阔真的指使下,铁穆耳的那可儿玉昔帖木儿和宰相伯颜联合起来,前去威吓甘麻剌。对甘麻剌说,铁穆耳既然已经获得皇太子宝,又获得传国玉玺,就意味着他是天然的皇位继承人,然后他们就让甘麻剌必须表态。“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虚,宗祧不可乏主。畴昔储闱符玺既有所归,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这样实际上就把甘麻剌逼到了绝路上去。似乎不表态让铁穆耳当皇帝,甘麻剌就不对。铁穆耳能够拿出皇太子宝和传国玉玺,而甘麻剌什么也拿不出来。拿不出来,又不表态,他就是做错的那一方。
第三个动作,就是阔阔真让甘麻剌和铁穆耳“公平竞争”。前两件事,阔阔真都没有出面。这一次出面,也是以一个公平正义的形象出现。她让甘麻剌和铁穆耳背诵忽必烈的祖训,谁背得最好,谁就继承皇位。阔阔真这样做,在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以孝治天下,就是看你是不是记住了老皇帝的祖训。所以,谁也不敢说阔阔真这样做不对。但实际上,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因为甘麻剌口吃,说话结结巴巴。连说话都结结巴巴。“背课文”则更加结结巴巴。自然,铁穆耳战胜了甘麻剌,取得了这一场胜利。而且这让甘麻剌就算心不服,口也不能不服,因为他根本找不到理由来反驳。
可以说,正是由于有一个偏心的娘。本身作为嫡长孙的甘麻剌才没有获得皇位,而作为皇三孙的铁穆耳,却获得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