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朝为何不到一百年就灭亡了?都怪丞相脱脱作死赈灾

元朝为何不到一百年就灭亡了?都怪丞相脱脱作死赈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话三国正史 访问量:1256 更新时间:2023/12/7 4:59:56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在这时候,忽必烈在蒙古帝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元朝。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几乎没有超过一百年的,元朝也没有超过一百年,但是已经接近一百年了。元朝的时候,最厉害的就是蒙古铁骑。

能够建立元朝,蒙古铁骑功不可没。更为重要的是,元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朝。元朝之前,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都不是大一统王朝。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中,仅仅元朝和清朝是大一统。

蒙古铁骑战无不胜,但是蒙古铁骑在元末时期,根本没有发挥出作用。为元朝的末期走了灭亡呢?对于元朝的灭亡,有很多说法。比如说皇帝更换频繁,一个政策不能持之以恒,结果导致了党争出现。这让元朝开始走下坡路。

那么在元末时期,真真正正导致元朝灭亡的,是什么原因呢?现如今看来,元末的灭亡,肯定是与党争关系不大的。元顺帝是元朝在位期间最长的皇帝。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丞相脱脱成为了一个改革的能臣,脱脱主持了全面改革。

脱脱进行改革后,开始进行汉化。那么元顺帝重视汉化,为何仍然将元朝推向了灭亡呢?元顺帝的出现,加速了元朝的灭亡。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学习汉化,也是不行的。那么很多人都说元朝的灭亡是天灾导致的,现如今看来,这种说法完全不对。

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出现过天灾,为何没有导致其它王朝灭亡呢?元末时期,黄河决堤,这直接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元末的灭亡于天灾关系不大,历史上哪一个朝代没有天灾呢?与天灾没关系,那么就是人祸了。这个造成人祸的,就是脱脱。

天灾无疑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人力是可以控制的。按照史书的说法,脱脱一直是正面形象,执政有力,治理黄河有功。即使是在历史上,脱脱也是“贤相”的美称。不可否认的是,黄河的决堤,确实是让元朝走向了灭亡。可问题是在赈灾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黄河决堤,在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只不过黄河决堤后,赈灾的方法就成为了最重要的。黄河决堤并不是治理不了,尤其是在盛世,这根本不叫一回事。按照常理来说,黄河决堤之后,朝廷拨银子,各地运粮,也就解决了。可是脱脱的做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出现在了脱脱赈灾上面。古代的赈灾,有两个步骤,就是第一给灾民衣服穿、食物吃、地方住,第二步就是修建河堤,消除灾难。问题是,脱脱将这个赈灾的步骤改变了。脱脱突发奇想,为了赈灾,为何不两者同步进行?

于是脱脱实施了既然要有饭吃,那么干活就可以,这样一来,灾民既有饭吃,又有活儿干。当时的干活指的就是修筑黄河决堤的部分。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灾民问题,又顺便把基础建设给提上去了,这是绝妙好计啊!可问题是,这样做,会出现很多隐患。

可是脱脱的这个策略,被地方官员“玩坏了”。朝廷将钱粮拿到,可问题并没有发放给灾民,反而是让这些灾民不断的干活儿。这样一来,灾民就被逼了。元末时期,灾民没有饭吃,还被迫干活儿,在这样的情况下,灾民不干了。

于是长期挨饿的灾民安耐不住了,在这时候,灾民开始起义。在当时来说,假如元朝按照之前的方法赈灾,那么元朝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由于脱脱改变了赈灾的方法,于是元末时期的红巾军起义开始了,最终的元朝走向了灭亡。

标签: 脱脱

更多文章

  • 脱脱正率兵围攻张士诚,元顺帝却下诏削脱脱兵权,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脱脱

    蒙古开国之初,军队以骁勇善战著称,一万多精兵竟会被打得如此惨败,别说奇氏自己没想到,就是高丽王自己,恐怕当初也没想到能如此顺利。其实原因很简单,并不是高丽军队变得勇猛了,而是蒙古军队完全蜕化变质了。高丽王此番所打的蒙古兵,已经不是当年两支万人队横扫欧亚大陆时的蒙古兵了。蒙古军队战斗力的下降,固然有多

  • 大明英烈里的脱脱和历史上真正的脱脱是一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脱脱

    小时候听单田芳大师讲评书《大明英烈》,响木一拍:“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书接上回,话说朱元璋...清水哥听的是津津有味,书中第一反角就是元朝掌朝太师脱脱,脱脱还是当朝宰相,文武双全。跨下马掌中一口九凤朝阳

  • 不遗余力治理国家的脱脱帖木儿,怎么总是适得其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总在祈求圆满标签:脱脱

    他当初也是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否则也不会急着去修史,主要还是为了拉拢儒臣,振兴元朝的文风。因为伯颜为相时,祸乱朝纲,弄的百姓怨声载道,脱脱一直想要为国家改变这种困境。从小接受汉人教育的他,一直把孔孟之道视作国家兴盛的纲纪,他一生为国殚精竭虑,却为何好心总办坏事,总是适得其反?(一)、年少有为,执著的

  • 蒙军西征之撒马耳干战役:花剌子模人出动战象,郭宝玉献火攻之计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郭宝玉

    蒙古军队攻打花剌子模新都撒马耳干,采用的是多路进攻的围困战术。撒马耳干是花剌子模诸州中最大、最肥沃的一个,城高池深,设防坚固,摩诃末把他定为新都后,更是加固防御措施。知道蒙军西征后,又设置多条外垒防线,还在城墙前围筑若干斜坡,在城壕里放满了水,让撒马耳干的防守更加坚不可摧。因此,在蒙军抵达讹打剌的时

  • 合答安救下的这个小孩,直接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合答安

    我们都知道,其实我们所学过的历史,只是历史上的一系列的重点大事,时间顺序从开始到现代,但是我们学的只是历史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对于汉武帝,秦始皇,乾隆,雍正等等这样的 大人物都还挺熟悉的,但是确实,他们在历史上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历史中还是有很多小人物的存在的,而且小人物做出的事情也会影响着

  • 铁穆耳被誉为守成之帝,败海都伤都哇,此事上却给帝国埋下了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铁穆耳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指一个人如果没能传宗接代,那就是最大的不孝。虽然这句话源自汉族,但对元朝的统治阶级来讲,同样适用,因为其中需要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个家,还有整个帝国。元成宗铁穆耳,被誉为黄金家族的守成之帝,一生励精图治,做强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不过,虽然铁穆耳的政绩可圈可点,但在继承

  • 至元十年,蒙古可汗忽必烈把铁穆耳选为自己继承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铁穆耳

    引言至元十年,蒙古可汗忽必烈把铁穆耳选为自己继承人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大蒙古国在选定继承人的问题上,可汗忽必烈采纳了儒臣的建议从自己的嫡子中选定皇太子。忽必烈与长妻察必皇后共生有四子:长子朵儿只、次子真金、三子忙哥剌、四子那木罕。其中长子朵儿只未婚并无子嗣,并且他体弱

  • 甘麻剌是皇长孙,又获得忽必烈喜爱,为何皇三孙铁穆耳获得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铁穆耳

    忽必烈在生前并没有立下遗嘱,说明谁是皇位继承人,铁穆耳又排位老三,为什么他最终获得了皇位?谁帮他获得皇位的呢?忽必烈本来早早地就把他的嫡子真金确立为太子,表明将来的皇位,是要传给真金的。但是,由于受“禅位事件”的影响,真金在42岁的时候忧惧而死,因此,谁来当继承人,又成了一个问题。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 元朝时期,铁穆耳驾崩后的皇位继承人之争,是如何展开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观贺标签:铁穆耳

    引言元朝时期,铁穆耳驾崩后的皇位继承人之争,是如何展开的?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铁穆耳与卜鲁罕皇后曾经有一子,即德寿太子,但是德寿被封为太子后不久便夭折了。据《元史》记载:“成宗皇帝,一子:皇太子德寿,早薨,无后。”又据《山居新话》记载:“丹巴师父者,河西僧也。大德间,朝廷事之,与帝

  • 重臣们压制,亲妈偏心幼弟铁穆耳,甘麻剌痛失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铁穆耳

    说完第二代的三兄弟了,继续说大元第三代有机会问鼎宝座的三兄弟。至元二十二年【1285】十二月,世祖忽必烈四十三岁的嫡次子明孝太子真金(裕宗)早死,留下三个儿子,长子甘麻拉(1263-1302显宗,晋宗之父。),次子答拉麻八剌【1264-1292顺宗,武宗仁宗之父】,老三铁穆耳【1265-1307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