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芮为何成为异姓诸侯王中,唯一得以善终的人?因为有高人在身边

吴芮为何成为异姓诸侯王中,唯一得以善终的人?因为有高人在身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浩 访问量:1579 更新时间:2023/12/13 21:41:12

刘邦分封的八个异姓诸侯王,唯一没有被灭的就是长沙王吴芮。那么,吴芮为什么会成为特例呢?其实有一个重要的人在为他出谋划策。这个人是谁呢?

刘邦之所以要杀异姓诸侯王,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个个独霸一方,手中兵强马壮。刘邦担心,这些异姓诸侯王们会拥兵自重。特别是因为刘邦年纪已经很大了,他的儿子刘盈性格荏弱,将来他死后,刘盈肯定治不了这些异姓诸侯王们。所以刘邦要提早动手把他们给干掉,交给刘盈一片安定的江山。

说起来,吴芮正是刘邦需要提防的人。吴芮实力强劲,他18岁的时候,手中就掌控了精兵一万七千人。而且吴芮还善于笼络民心,他在当县令的时候,帮助人们种水稻,让他管辖的地盘的老百姓丰衣足食,他也因此深得老百姓喜爱。

吴芮有民本思想,一心为老百姓,因此在忠诚上是不够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以后,他是第一个响应农民起义,起兵造反的县令。本来他一直跟着项羽干,但因为张良劝说,因此他立刻离开项羽投奔刘邦。既然他不忠诚于任何君王,也就意味着他可能再反叛刘邦。

还有一点,吴芮的女婿是英布,刘邦建国以后,把吴芮封为长沙王,把英布封为淮南王。一家人两个王,他们的地盘连通起来,就是很大一片,这对刘邦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所以说,刘邦最应该提防的异姓诸侯王之一,就是吴芮。

但为何刘邦最终没有杀吴芮呢?有两个原因。

一是有个重要的人物在吴芮身边,给他出谋划策。这个人就是张良。建国以后,张良辞官归隐,到吴芮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在张良的劝说下,吴芮做事非常低调,不但来来去去轻车简从,而且把手中部分精锐的部队给了刘邦的堂兄荆王刘贾,又把自己很大部分领地给了刘邦的子女。因此刘邦很喜爱吴芮,也很信任吴芮。可以说,张良在吴芮身边,是吴芮确保安全的重要原因。

二是吴芮在公元前202年被封为长沙王后,公元前201年就去世了。也就是说,他当长沙王只有一年的时间。尽管刘邦从公元前202年就已经开始打击异姓诸侯王,但是还没来得及考虑吴芮的问题,吴芮就去世了。尽管吴芮影响力很大,很受老百姓的支持,但毕竟他已经死了,他的儿子们也没有他那样的影响力和能力,所以刘邦根本就不用担心了。

假设吴芮没有早死,一直活到英布造反的时候。那时候吴芮该怎么办,还真的不好说。

(参考资料:《史记》等)

标签: 吴芮

更多文章

  • 刘邦称帝后册封八大异姓诸侯王,为什么只有长沙王吴芮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吴芮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在与西楚霸王项羽争霸天下的战争中胜出,开创了奠定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根基的汉朝。在此过程中,刘邦得到了很多异姓诸侯王的拥戴和支持,最终顺利登基称帝。刘邦为了酬谢支持他的异姓诸侯王,对他们进行了大肆册封,赐予肥沃的土地和极高的权势地位。然而汉朝建国还没几年,刘邦却一反之前对异姓诸侯王们

  • 刘邦杀尽异姓王,为何独留长沙王吴芮?刘邦:吴芮太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时夏的光影标签:吴芮

    一日,吴芮赴刘邦酒宴,席间两人推杯换盏,喜笑颜开。刘邦突然发问道:“可有啥心愿未圆,我定满足你。”吴芮听后,冷汗连连,三思后回道:“臣眷念故土,想告老还乡。”吴芮话音刚落,刘邦就眉开眼笑,当即表示,一定让吴芮心随所愿。这刘邦为何对吴芮想要告老还乡这事如此开怀呢?这还得从刘邦打天下时开始说起。话说刘邦

  • 项庄舞剑为何无功而返?是他的狂妄自大,将天下都拱手让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姑娘标签:项庄

    大家都知道一代楚霸王因为自视清高,就将成为历史的失败者。与刘邦的生死一战,败的十分的惨烈。最后因为无颜面对天下人最后选择了在乌江边上一刀解决了自己。也许失败的并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刚愎自用的性格。和受不了失败打击的性格。如果放在现在这就是非常严重的情绪病和心里失衡。这样的人注定只能是良将却不适合为帅

  • 面对带兵的赵高之婿阎乐,胡亥向他发出了古代版的灵魂三问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阎乐

    地点:咸阳城皇宫中,自从李斯被赵高给搞定之后,大秦帝国的政权就产生了质变。现在的赵高在大秦可谓是一手遮天,所有事情无论大小全部由他决定。有一次,赵高为了试探朝中大臣是不是都听他的,于是设计演出了这么一幕。指鹿为马赵高牵了两只鹿上朝,献给秦二世,说:“这是马。”二世一看,哎,不对哟,这不是鹿吗?难道自

  • 为什么“阎乐之祸”令刘备非常害怕?大汉王朝有这种事情发生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阎乐

    我们都知道,刘备之所以称“汉中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写了一篇文章,作为称王的名义,这就是《汉中王劝进表》,在这篇文章中有马超、诸葛亮、关羽、张飞等120名蜀汉大臣联名拥戴。细读《汉中王劝进表》,其中提到一个叫“阎乐之祸”的名词,原文这样写道:臣等每惧王室大有阎乐之祸,小有定安之变。夙夜惴惴,

  • 会稽郡守殷通已经决心反秦,还同项梁商议,为何项梁要派项羽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殷通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朝会稽郡守殷通邀请名士项梁议事,商议起兵反秦。可项梁却命侄子项羽刺杀殷通,自己当了反秦义军的首领。既然殷通已经决定反秦了,为何项梁还要杀他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秦朝郡守殷通出身不详,不过从他于秦二世元

  • 秦朝郡守殷通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反秦立场,项氏叔侄为何非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殷通

    当初,项羽也就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不仅身长八尺,而且力大无穷,能举起青铜大鼎。因此,吴中当地的年轻人无不对他畏而惮之,绝对属于偶像级别的大人物。某一天,项羽看到了始皇帝的仪仗队,在其发出一声“彼可取而代之”的同时,在秦帝国沛县的一个小小亭长,近五十岁的刘邦也在看到始皇帝仪仗队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句感

  • 项梁和项羽起事之初,为何要背信弃义杀死郡守殷通?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黄金岛标签:殷通

    项羽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司马迁编撰《史记》时,这种矛盾尤为突出。《史记》用“本纪”的方式记录了三皇五帝和秦皇汉武这样的帝王群体,按说,项羽兵败自刎,依照“成王败寇”的理论,项羽是没资格被编入《史记》的,更何况,司马迁处于汉代,与项羽之间渊源太深,汉室皇族更不希望项羽得到认可。那司马迁为什么还坚持将

  • 燕王臧荼为什么要反叛刘邦?这个细节主宰了他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臧荼

    话说刘邦在楚汉争霸中战胜项羽后,建立了汉朝,他成了汉高祖后,开始过河折桥,大肆屠杀功臣。就在刘邦通缉要犯,消除一切不安定因素时,燕王的臧荼居安思危,不等刘邦找上门来,就自己先造反了。他造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刘邦对项羽残余势力的追杀过于凶狠。他当年毕竟是项羽一手提拔为燕王的,后来他虽然无奈之下投靠了刘

  • 刘邦在女婿张敖家,临幸一侍女,后侍女怀孕,为何刘邦死不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张敖

    刘邦有一个女儿,也就是他和吕后生的鲁元公主。在这个鲁元公主长大之后,刘邦就把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当时张敖还是赵王,有一次刘邦去讨伐韩王信,在回来的路上,他经过女婿张敖家就在张敖家休息了几日。因为讨伐韩王信的时候,在白登山上遇到了冒顿单于,刘邦差点活着回不来,他很不高兴,对张敖大骂了一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