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荆轲成功了,秦国也不可能四分五裂,至于诸侯趁机联合打败秦国,更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的事。
01:秦法严苛,将军不敢造反
商鞅变法后,秦国开始了法治时代;秦法苛刻,将军打败仗、临阵投敌都是大罪,更不要说自立为王了。
秦法规定,倘若将军临阵投敌,不仅他全家要倒霉(连坐),就连提拔他的人也要倒霉。如此严苛的法律,秦国将领是不敢轻易投敌、更不用说谋反了,纵观秦国历代将领,极少有投敌谋反的,原因就在于此。
秦国丞相范雎,推荐他的恩人郑安平领兵攻赵,郑安平失败投降了,秦昭襄王非常生气,即便范雎是他非常信任的部下,即便他已经身居丞相高官,依然被秦王毫不客气地罢黜了。其他人谁还敢胡乱举荐人?稍一不慎,就有灭顶之灾。
几代传承下来,秦国将领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宁可战死,也不投降,至于造反,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02:秦国有先君突然驾崩的先例,秦国并没有分裂
自秦国立国以来,已经有好几个国君突然驾崩,最近的就是秦武王嬴荡,在洛阳举鼎身死。
我们注意到,秦武王去世后,并没有一个将军起来造反。说明秦国有一套完整的预备方案,一旦国君突然驾崩,帝国仍能延续下去。
虽说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但秦国公室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比方说驱逐国外士子,就是秦国公室提出来的,毫无疑问,这是个馊主意,但从侧面验证了秦国公室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综上所述,即使荆轲刺秦成功了,秦国也不可能四分五裂,最坏的结果就是统一的步伐延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