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刺秦失败的荆轲能流芳千古,其他刺客却不能?

为什么刺秦失败的荆轲能流芳千古,其他刺客却不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曾金平 访问量:1546 更新时间:2023/12/21 7:24:57

荆轲刺秦虽然失败了,但是荆轲的英勇事迹却能流传千古。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刺客,首先想到的便是荆轲。《刺客列传》中记载了许多著名的刺客,比较著名的有四个。但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只有荆轲。那么为何只有荆轲能做到被世人熟知呢,其他几个却没有做到呢?

其余三个刺客分别是专诸、要离聂政。吴国专诸本来靠着屠猪维持生计,后来在伍子胥的推荐下,被公子光派去刺杀吴王,专诸通过把鱼肠剑藏在鱼腹中,一举刺杀了吴王。要离也是吴国人,他是受吴王阖闾所托,成功刺杀了吴王僚的儿子庆忌。聂政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氏,带着一家老小投奔好友吴起。后来吴起将他推荐给了韩国富豪严遂,聂政成功厮杀了韩相国侠累。由此可见,这三位刺客虽然都刺杀成功,却始终没有刺秦失败的荆轲出名,为什么这个失败的例子反而名留千史呢?

其实,刺客刺杀别人,想要出名并不在于刺客本人,而是在于刺杀的对象是谁。秦始皇可是千古一帝。大多史料记载的刺客都是受人所托报了私仇,众所周知,刺客都有侠义精神,荆轲刺杀失败后还大义凛然地说出了一段话,之所以刺杀失败是因为他想活捉秦始皇。

虽然其他三位刺客在当时也算家喻户晓,他们刺杀的对象分别是王僚,庆忌等人,这些人尽管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和千古一帝秦始皇却是远不能比的。秦始皇的影响力有多大,直到现在都有许多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人们对其他几位却是知之甚少。而提到秦始皇就免不了荆轲刺秦,荆轲出名的机会也就相比其他几位大了很多。再者,荆轲刺秦的意义远远大于其他几次刺杀行动,这是关乎天下命运的大事,且不说能否成功,光是这份气势就不是普通人能够达到的。

所以,传奇人物只要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足以名垂千古,不管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荆轲遵循了忠义,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了他,那么关于他的故事就会越传越广,而且人们对刺秦失败的荆轲总会有一种本能的同情心吧。亲爱的朋友们,你怎么看待荆轲刺秦这一事件呢?你觉得荆轲出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欢迎留言。

标签: 荆轲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是为了名留青史,还是一时意气用事?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荆轲

    荆轲这个名字只要被提起,一定会想到“荆轲刺秦”的桥段,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事情了,那么当初荆轲刺秦是为了名留青史?显然此目的已经达到,那么是不是意气用事?这个就需要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了。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让荆轲在选择的时候有无所顾忌。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了游侠,这类人靠的是

  • 荆轲刺秦王,究竟是英雄还是狗熊?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荆轲

    乱世多出英雄,而英雄在于做了成功的事而后的尊称。在秦朝那个矛盾的时代,不仅身为一统天下的帝王秦始皇是一个争议性人物,连许多与那个朝代有关的人物都正邪难分。其中有一个人物,他流传千古,却不知是骂名还是美名,争议性到如今都难以分辨。荆轲为了报答燕太子丹果断踏上了刺伤秦王的路,为了能让荆轲顺利靠近秦王,樊

  • 荆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荆轲

    2002年,一部名为《英雄》的电影在中国上映。张艺谋大导演的这部片子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的商业大片时代,让好莱坞为东方电影虎躯一震。这是首部票房过亿的中国电影,电影中刺客无名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秦国宫殿上直面秦王政,而实际历史上在宫殿中能够直面秦王政进行刺杀的,先后只有两个人,分别

  • 刺杀秦王的荆轲居然是个街头混混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荆轲

    说古往今来,解世间百味。大家好!这里是“说易解道这几天小编一直在纠结,历史上“荆轲”到底是刺秦英雄还是街头混混,在翻阅N多资料后,感觉自己世界观受到了冲击!下面,带大家看一下小编的世界观是怎么被冲击的荆轲人生轨迹:荆轲生于公元前227年,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人(今河南省鹤壁市)荆轲从小喜欢舞剑,并且对人

  • 如果荆轲刺秦成功,历史会被改写吗?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荆轲

    秦朝统一天下是自三代以来可以称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古往今来诸多学者,对于秦朝为何能够统一六国都抱有不同的见解。其见解或从政治、或从经济、或从军事等角度讨论,其中主流见解则特别强调商鞅变法的作用尤其关键。的确,商鞅变法是诸国变法中最为彻底、深刻的变法。即使在商鞅死后,直到嬴政继位秦法仍然不败。史称“及

  • 不该被历史隐没的刺客,荆轲比不上他

    历史人物编辑:掌柜讲历史标签:荆轲

    韩国有个相国,叫侠累。他卑贱的时候,有一个濮阳人,叫严遂,认为他是人才,便和他结为兄弟。侠累贫穷,严遂大富,便经常周济他。听侠累说要云游四方,便赠给他千两黄金,助他求取功名。这侠累周游列国,都不得志。游到韩国时,经人引荐和韩烈侯交流安邦定国的战略。韩烈侯大喜,便任命他当相国。哪知道这侠累当了大官,时

  • 荆轲刺秦王只有一次,为什么陶渊明和司马光对荆轲的看法完全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荆轲

    提起荆轲刺秦王,不知大家想起了什么?是的,想起了秦始皇被刺杀。秦始皇嬴政一生多次被刺杀,但是这次的影响非常大,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详实的记载。关于荆轲刺秦王人们看法,不同民间主要有三种看法,第1种以陶渊明为首的,认为荆轲是一个侠义英雄,第2种是以司马光为主的,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还有第3种就是比较折

  • 燕国灭亡,是因为荆轲刺秦吗?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公元前227年的秋天,天气异常的寒冷,荆轲的背影孤独而悲壮,他的身旁站着一个表情轻狂的少年武士,他的身后站着身穿白衣的燕国君臣。这是一场送行,也是一场葬礼,整个世界都染了一种苍凉的白色的寂静色彩,此去失败或者成功他都会死,苏洵在《六国论》冰冷而又残忍的指出“至

  • 荆轲刺秦王是无用功?换谁都能让秦国一统天下吗?看这几位就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荆轲

    在秦国面前,燕国是一个变法失败的诸侯国。变法成功的赵国、魏国尚且不是秦国的对手,燕国又拿什么跟秦国相抗衡呢?在这种情况下,燕国太子丹想出了一个昏招,让荆轲跑去把秦始皇给剁了,以此换取燕国的和平。可是很多人质疑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认为秦始皇不是一统天下的关键所在,因为商鞅变法以后,秦国逐渐强大,秦国一

  • 荆轲抽剑刺秦王,千钧一发之际,大殿内为何没有人出面拦阻?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荆轲

    荆轲刺秦王时大殿内为何无人出手?这个话题很有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每每吟诵起此诗句,脑海中就浮现出荆轲在易水河边告别燕太子丹等人与好友高渐离奔赴秦国的悲壮场面。荆轲为了解除秦国对燕国的威胁,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刺杀秦王。结果虽以失败告终,但他这样勇敢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却永垂不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