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历史上知名的刺客,相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荆轲,司马迁在《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荆轲这个人物,可见其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刺客,而这一次刺杀也的确重要到足以载入史册!不过同样载入史册的还有两个不起眼的人,一个是秦武阳,他的怯懦的确干扰到了荆轲的大计;还有一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夏无且!
夏无且究竟是个什么人呢?《史记》中描述:荆轲拿出匕首要刺杀秦始皇的时候,当时官员都没有带武器,不敢靠近,秦始皇惊慌失措,而外面的侍卫还没进来,幸好此时一个叫夏无且的侍医正好在身边,夏无且没有犹豫,直接拿药囊投掷荆轲,给秦始皇赢得逃跑的时间。原文曰: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
最直接的说法就是一个医生,可能还是替秦王做保健的保健医生。众所周知,秦王一直想要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所以给他保健的必定多多少少都会懂得一些炼丹之术。回到荆轲刺秦的那一段,在荆轲追击秦王的危机关头,夏无且用自己所拿的药囊砸了荆轲,从而干扰了荆轲,致使刺杀失败,这比秦武阳的干扰还要直接,在那般危机关头,也许正是这样一个药囊,给了秦王拔出宝剑的机会。秦王在事后也大大嘉奖了夏无且,并且重金赏赐,由此可见,那个药囊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那么回过头来看,荆轲是何等身手?燕国太子丹下重金,外加上樊将军的头颅才能争取到的一个出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荆轲还有着 “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誓死决心,这样的刺杀都没有成功,足可见外界对他的干扰有多大,也可以侧面体现出那个药囊的威力。
那这个药囊里面究竟装了什么东西呢?结合前面的介绍,小编认为,在夏无且的药囊里面很可能会有个小炉子,用于炼丹只用,秦朝那时的炼丹炉,大多是以铜铸成,所以分量是挺重的,砸到人头上还是能造成不小的伤害。除了这个,要知道,古时在炼丹术中,会大量的使用铅,汞等重金属,这些东西装填在药囊中,确实有不小的分量。看来夏无且的眼神和投射技术是非常不错的,这一下击中了荆轲,使其功亏一篑。
至于这一下砸中就竟有多关键呢?在当时图穷匕见的一霎那,荆轲便刺向了秦王,还好当时秦王的反应够快,断袖而逃,要知道,在荆轲刺秦的前期准备中,那把匕首是涂了剧毒的!不说见血封喉,但必定能够对秦王造成巨大的伤害。后两人绕柱僵持,这种局面稍不留神秦王就会被荆轲重创,双方也都全神贯注于对方身上,而群臣百官手上并无兵器,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一有靠近,都会被殃及,谁都不想为此而光荣牺牲。
就在此时,夏无且举起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药囊,砸向了荆轲,而且刚好砸中,这就使得秦王有机会取出背上背的一把宝剑,以兵器之长,切断了荆轲的腿,从而使得荆轲的刺杀最终落败,秦王也是极为后怕,冷汗直冒,自是狼狈不堪。这般看来,如若不是夏无且的那一投,可能荆轲的刺杀也不会就此落败,虽说不一定秦朝会因此而无法统一六国,但至少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是不会叫嬴政了。
很难以想象,燕国精心策划许久的刺秦大计,仅仅是因为一个“太医”的搅局,从而使得最后功亏一篑,同时也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夏无且也确实可以成为了一名流传千古的“名医”!不靠医术,而是靠一个动作,毕竟他可以自豪的说:我可是救过秦始皇性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