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鬼谷子》:为何有人做事无往不利?除了“善问”,还有两个要素

《鬼谷子》:为何有人做事无往不利?除了“善问”,还有两个要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颜小二述哲文 访问量:3555 更新时间:2024/1/21 9:47:44

|颜小二述哲文

不知各位身边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做事情很“稳”,只要他们想做的事情,无论事情是困难还是简单,一般都能成功,几乎可以说是“无往不利”。这是巧合吗?一次两次可能是巧合,总是如此,那就是“实力”了。

关于这种可以凡事“无往不利”的“实力”背后的诀窍,颜小二认为有必要大家讲一讲鬼谷子中的一句话。鬼谷子点出,人在两个“关键”上做到“善于发问”,往往可以做到无往不利。其中奥妙几?请各位随颜小二一同往下看。

一、《鬼谷子》:所谓无往不利,诀窍在于有技巧地“善问”

各位可以留心观察身边总是能成功的人,他们在行动前,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做了解,然后将了解的信息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需要智慧,更需要一颗能免于“急功近利”的心。

也就是说,关于“无往不利”,其主要诀窍在于“事前调查”。而“事前调查”也不是无章可循,是有一定的技巧,在《鬼谷子》一书中,这种事前调查,在颜小二看来,则是“善问”,我们先来看看关于“善问”的原文: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这段话的意思直接翻译来说,就是鬼谷子在告诉我们,行事之前,要善问“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上下,左右前后都要问清楚,就不会出现被人迷惑的情况。做到了这些,就相当于是做到了“善问”。

通俗来说,鬼谷子这是在告诉我们,我们行事失败,许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被眼前事、眼前人所“迷惑”,做出了错误的决断。一旦我们心如明镜,破除“一叶障目”之弊,那么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那么如何破除“一叶障目”呢?这时就要做到鬼谷子的“善问”了。

“问”,大家都会,但是“如何问”,问到什么程度,便是每个人的差距所在了。

二、如何“问”?把握两个关键点

关于如何问,问到什么程度,其实鬼谷子上面已经给出了答案。

鬼谷子说,要问清楚天时地利人和,要天下地下、前后左右都要问清楚。其实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不仅要和事件相关的人了解清楚情况,还要审时度势,分析时局、环境,调查事情的前因后果,将能弄清楚的全部弄清楚,尽可能还原事情的原貌,这种时候,就不会因为三言两语,而无法认识事情的本质,更不会被只言片语迷惑,做出错误判断。

精炼一些来说,在“问”上,首先我们要杜绝自己的“急功近利”,避免自己选择性只听自己想听的、只看自己想看的。即我们虽然要了解“人和”,也要懂得深究“天时地利”这些不为人好恶所左右的客观的因素。

其次,我们要懂得通过“天时地利”这样的客观因素,来区分自己所了解的“人言”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外观”和“内思”合二为一,用内外合一的“客观”,尽可能还原原貌,继而审时度势,做出正确判断。

三、写在最后的友情奉送

最后的最后,再和各位分享一下颜小二的衍生想法,算是友情奉送吧。

关于鬼谷子的“善问”,其实颜小二还是觉得,所谓对“天时地利人和”的了解,实则更多是在深入戏中感同身受、懂人性的同时,又能有置身事外的静。

因为“感同身受”,所以天时地利人和就像有一根“线”一样,得以在“因果”上串联;又因为有“置身事外”的冷静,所以我们可以像“旁观者”一样,不会被“线”所扰动,不会因为一时情绪被迷惑,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好了,本次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次接着聊。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标签: 鬼谷子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鬼谷子才是历史上最牛的神人?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鬼谷子

    看先秦的作品,总有个神秘的人存在,便是鬼谷子,乍听名字,都有点玄乎,还有点惊悚。说起先秦思想家,都觉得孔孟才是王者,查阅资料,才知鬼谷子,真是人如其名,如鬼神般神秘莫测。鬼谷子到底有多牛?1生卒不详,犹如神仙,来无影去无踪。孔子,孟子等思想家都有出生资料可考证,然鬼谷子的来历却是神话故事,仿佛真是石

  • 意定则心安,神得而行正,鬼谷子讲述如何不被人利用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鬼谷子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自己赞成什么,也了解自己真正反对什么,可是到了关键时候,却好像自己已经无法主宰自己了,完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如果你始终如一地做好自己,当然应该很难得;如果也像我说的那样,请注意调节好身心,不要再次身不由己。鬼谷子说:心神不安定而游离在外,奸邪之徒便会趁机而入,自己就会被别人的阴谋

  • 名师出高徒!鬼谷子的4个徒弟,皆是战国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鬼谷子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辈出,以孔子、孟子为首的诸子百家,为各国君主提供了不同的政治构想。这些入世而生的思想家,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局势,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来说也意义非凡。虽然孔孟、老庄名气很大,但战国时期的鬼谷子也毫不逊色。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不仅学贯古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有四个非常出名的徒

  • 鬼谷子说的最精彩的3句话,牢记在心,人生会越来越顺利!

    历史人物编辑:刘懿凡凡标签:鬼谷子

    说起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鬼谷子隐居在云梦山,名字叫王禅,又叫王诩。鬼谷子精通百家学问,尤其是纵横术、兵法学、阵法学和占卜学,都有很深的研究。同时鬼谷子被人称为谋圣,如何看透人的心机,如何与人交谈和辩论,如何用话术打动人心,在《鬼谷子》一书中都有详细记载。鬼谷子一生收了很多徒弟,孙膑庞涓研究

  • “锥刺股”的苏秦,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却不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苏秦

    “锥刺股”的苏秦,长大后做了什么?历史老师却不敢告诉你!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越来越被人重视,如果你的孩子不听话,不好好读书,很多家长都会引用历史上著名的典故来教导孩子。相信用的最多的一个典故,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其中“锥刺股”这个典故中的主人公,就是苏秦。拿锥子刺自己大腿的苏秦,除了在读书方面下

  • 掌六国相印,苏秦临死前要求将自己的尸身五马分尸,却未达成所愿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苏秦

    苏秦贵为战国时代六国之宰相,威震天下,死后却连个全尸都没有留下,五马分尸,而这也正是苏秦本人的提议。里面莫非有什么隐情?确实,这跟苏秦之死有莫大关系,是苏秦“智近乎妖”的最后体现,也是他对于人心的精准把握。一个初夏的晚上,苏秦正在书房里潜心地钻研书籍。为了乘风纳凉,书房里的窗户大开,却不知这为即将到

  • 苏秦:史上最强间谍差点覆灭一国,世人竟不知他到底为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苏秦

    01公元前310年。东周国,云梦山,鬼谷深处。鬼谷洞前,一个青年和一个老者并肩而立。老者道:“你师兄死了!”青年道:“我知道。”老者道:“你看当今天下,谁会承天命?”青年道:“师兄不是已经都选好了吗。”老者眉头微动,又问道:“那你下山后是准备去跟随你师兄吗?”青年若有所思,停顿片刻才回道:“张师兄已

  • 苏秦周游列国,曾合纵六国攻打秦国,为何到最后成了燕国的奸细?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苏秦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相互吞并,最终成就了七雄的霸业,战国七雄每个国家都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吞并了周边的不少小国家,但是随着各国之间争斗不止,一直休养生息的秦国军力渐渐超越了其他国家,并且发动了灭国战争。秦国灭六国之心一开始的时候秦军的攻势异常的迅猛,攻城拔寨让各国都心慌不已,因为他们知道秦国想要获得的不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苏秦的分析,激起了韩王反抗秦王的意识

    历史人物编辑:可本美食日记标签:苏秦

    苏秦之所以能够说服韩王不屈服秦国,是因为苏秦抓住了韩王的软肋,就是“宁做鸡口,无为牛后”。唤醒了韩王的独立意识,让韩王认识到屈服于秦王,就会让韩国受到无尽的屈辱!苏秦是如何说服韩王的呢?这不得不佩服苏秦言语的魅力,苏秦言语中,顺畅流利,雄壮有力,而且又气势逼人,使得韩王不得不被苏秦的言语之中的道理,

  • 燕国占了地理的优势,苏秦抓住这点,说服燕文侯加入合纵联盟!

    历史人物编辑:摄影师乐民标签:苏秦

    苏秦能够说服燕文侯,加入到抗秦合纵的阵营中,苏秦的睿智的言论所折射出的道理,是让燕文侯折服的原因。苏秦根据燕国当前的局势,顺势利导地规劝燕文侯,当前的和平祥和的景象,全赖仗于燕国自己有利的地势所造就的,让燕文侯要有长远的眼光,这样才是永葆社稷安全长久之计。苏秦是如何说服燕文侯呢,更何况燕国的局势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