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子胥可以称之为苏州城之父吗?他为了帮助阖闾灭楚,兴建姑苏城

伍子胥可以称之为苏州城之父吗?他为了帮助阖闾灭楚,兴建姑苏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阿敏 访问量:4271 更新时间:2024/4/22 6:11:16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而当时的楚国和吴国,可谓是水火不容。为啥?为了地盘呗。这两家地盘紧挨着,就跟画了三八线一样,谁敢越雷池一步,谁就要挨揍。

按道理来说伍子胥应该帮着母国楚国,胖揍吴国才对。可事实却正好相反,伍子胥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帮着吴国胖揍了楚国,而且还把楚国摁在地上摩擦,甚至将楚平王的尸体拿出来用鞭子抽,一直抽了300下才算解气。

原来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被楚平王给杀掉的。而且伍子胥渡江逃跑的晚上一夜白头,也是楚平王给害的,所以伍子胥和楚平王之间有血海深仇。

那么是谁帮他报了仇呢?很显然,这个人便是吴王阖闾。伍子胥帮阖闾用鱼藏剑夺取了吴王僚的王位,阖闾便开始重用伍子胥。

作为身负国仇家恨的人,伍子胥开始各种把阖闾往侵略楚国的方向指引。为了灭亡楚国,伍子胥一点也不含糊,不仅为阖闾请来了孙武,而且还给阖闾挑了一块风水宝地做都城,这便是后来的古苏州城。

一、伍子胥将吴国新都城建在了姑苏。

吴国的地理位置本来就在苏南和浙北这一片,这一片里有一个太湖,是非常扎眼的。伍子胥也是一眼就看中了太湖,认为这是战略要湖。

于是他便想办法把吴国的都城迁徙到太湖东边,当时吴国都城在梅里,据专家考察,梅里也就是现在的无锡市梅里村。

而伍子胥想要去的地方,是太湖更东边。因为他认为太湖东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间,是个非常好的战略要地。

一来可以用湖泊和丘陵作为屏障,二来可以为筑城提供大量石料,不需要耗费人工去远处搬运。三来这地方是鱼米之乡,非常适合统治。

因此伍子胥便在这里开始筑城,所造之城便是古苏州城,也就是姑苏城。这座城外城周长47里地,内城周长10里地。

这座城建起来以后,便成为了吴国新的都城。兴建姑苏城,便是伍子胥对古苏州城最大的贡献。

二、修筑水利设施。

伍子胥不光是个建城高手,城市建设起来了,如果不搞好水利设施,那也没什么用。那个时候带的人最害怕水患,尤其是靠着太湖边,一旦涨水压根没法收拾。

为此伍子胥又想了个办法,他开凿了胥溪和胥浦。不仅避免了姑苏城会遭遇水患,又方便了吴地到其他国家的贸易。

其中胥溪其实就是邗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全长100里,从扬州到射阳、淮安。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就是在江苏省内开凿了一条运河。

这条运河开凿以后,使得吴国的贸易畅通无阻,从姑苏前往淮安,就不需要再绕路了。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胥浦这个说法就比较多了,其中跟伍子胥有关系的,就是从姑苏城通向杭州湾的一条路,遗址在上海金山区境内。胥浦显然就是为了方便姑苏城泄洪用的,所以非常有利于姑苏城内的百姓。

三、伍子胥的功绩,流传了几千年。

别看什么夫差勾践多牛掰,其实他们跟伍子胥比起来,对后世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夫差和勾践,除了打打杀杀,还能做些什么呢?

基础建设,还真的要看伍子胥。伍子胥当初投奔阖闾,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父兄报仇。结果大仇得报以后,伍子胥继续在吴国担任相国。

可是阖闾被勾践给杀了,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对伍子胥的态度就轻蔑多了。此后更是一直不肯听伍子胥的话,伍子胥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自尽。

你以为他的故事结束了吗?远远没有。伍子胥临死前,让人在他死后把他的双眼悬挂在姑苏城的东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踏平吴国。

结果果然是这样,勾践卧薪尝胆,回家以后励精图治,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一举荡平了吴国。那么这个时候伍子胥的故事总该结束了吧?

其实还是没有,勾践时期的都城在琅琊,可是到了越王翳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越王翳得知田氏代齐以后,非常愤怒,便发兵北上,打算攻打齐国。结果跟齐国结了梁子。

这个时候越王翳其实已经是在苦撑了,齐国和楚国,都对越国的都城琅琊很感兴趣。又加上当初灭吴以后,吴国那些在姑苏的贵族们不服气。综合考虑之下,越王翳最终选择迁都于吴,也就是姑苏。

而吴越多年的经营以后,姑苏已经发展成为了吴越地区非常重要的一座古城。它和琅琊、会稽成为了越国最重要的三座城池之一。

直到今天,伍子胥的影响依旧没有结束。他选的这块风水宝地,依旧还是如此美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所提到的苏州,最早便是伍子胥开发出来的。

总结:伍子胥可以称之为苏州城之父。

如果没有伍子胥的那次迁都建城,那么谁会想到开发姑苏这个地方呢?我看很难,因为吴国当初有梅里,而越国当初有会稽。

所以说谁也不会无端在一块空地上,花大代价建造一座城。因此是伍子胥给了苏州城生命,现如今苏州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晓得伍子胥那双眼睛看到没有。

参考资料:《史记》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这国君比唐玄宗惨多了,因为强娶儿媳妇,最后被伍子胥开棺戮尸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伍子胥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诛杀韦后,创立开元盛世的事迹,反而是更知道他抢了自己儿媳妇杨玉环的故事。这位杨玉环先开始时许配给李隆基的儿子李瑁的,不料李隆基自己见猎心喜,竟然强纳自己的儿媳妇为贵妃,这也成为了李隆基执政后期逐渐昏庸的标志性事件。再加上李隆基宠信奸臣,误用安禄山,终于引发了“安史

  • 他是老乡见老乡坑你没商量的典型人渣,伍子胥被他坑惨了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伍子胥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本意说的是因乡情而产生的互帮互助,但是,今天说的这个人,却是坑你没商量。他就是伯嚭。伯嚭初在楚国,其父是楚王左尹,因受奸臣迫害,被株连九族,伯嚭侥幸逃脱。逃难中的伯嚭打听到老乡伍子胥在吴国任要职,便投奔而来。恰巧,伍子胥跟伯嚭一样,也是因其父受奸臣迫害逃到吴国的。同病相怜,又是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姑苏城还在两千多年前伍子胥选址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伍子胥

    苏州宋朝时期的城门,至今保存完好,苏州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自建城起就在原址的古城,据说当年是吴国大夫伍子胥称土选址修建,乃是有名的福地五龙桥,因桥有五孔而得名,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五子溪)唐寅园,苏州历史上的状元没有一百位也有八十位,风头却都不及一位没中状元的落魄文人,那个“财”字据说是唐伯

  • 伍子胥饥饿乞食却引得姑娘跳江明志,“千金小姐”的由来让人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伍子胥

    公元522年,此时正春秋战国的动乱年代,在楚国发生了一件命案,身为太傅的武胥遭到别人的谗言陷害,于是连同自己的大儿子一起,被不辨是非的楚国平王无端处死。为了躲避祸端,幸存的小儿子伍子胥就一路向着吴国逃去。一路上,他受尽了苦楚,每天小心翼翼躲避追兵不说,出来匆忙,金银细软也基本没拿,破庙桥洞哪里都去过

  • 杭州有一山峰,因伍子胥而得名,半山腰可览南宋御街全貌

    历史人物编辑:阿古娱乐标签:伍子胥

    谁说杭州只有西湖!了解这座小山峰,半山腰可以看到南宋御街杭州的名胜太多了,只要是来过的游客,都会被这些美景所折服。除了西湖这么有名的地方,其实杭州还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武功山的景区。杭州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叫做武功山,因伍子胥而得名。半山腰,南宋御街尽收眼底。游人从鼓楼向东

  • 孙武伍子胥率领的吴军能打败楚国进入郢都,为何挡不住秦楚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伍子胥

    春秋晚期,中华大地的东南方两个小国悄然崛起,而吴国的伐楚之战,更是让世人见证了吴国的崛起。但是有伍子胥和兵圣孙武的吴国,为什么没有在楚国国都站稳脚跟,而是被秦楚联军撵回了吴国?其实,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吴国国力有限,楚国虽败未亡。吴国原本是东南一个小国,在春秋前期并不引人注目,直到后来晋国为了

  • 孙武和伍子胥,都是超级军事家,为何吴国还会被越国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伍子胥

    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吴国有孙武、伍子胥这两位超级军事家,为什么最终吴国还会被越国灭亡吗?说孙武和伍子胥是超级军事家,一点儿也不假。孙武的军事水平,不只是在那时候是数一数二的,在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也都是数一数二的。伍子胥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天才,他曾经带领吴国灭掉强大的楚国。楚国被灭,这在

  • 伍子胥是否太残忍?怂恿阖闾对楚国女人干的事太狠,孙武无奈归隐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伍子胥

    导语:伍子胥从楚国逃到了吴国,在吴国成为了吴王阖闾的重要帮手。此外孙武也加入到了吴王阖闾的阵营当中。这对阖闾来说,简直如虎添翼。伍子胥负责整体战略的谋划,而孙武则负责具体的战术布局。这两个人帮助吴王阖闾击败楚国,楚昭王逃亡在外,楚国几乎灭国。在这个档口上,秦国出手相助。拥有伍子胥加孙武的黄金配置的吴

  • “白发魔男传”: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誓报当年追杀之仇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伍子胥

    有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是有一位记仇的人,比十年报仇还狠,把仇人从坟里挖起来狠狠抽打一遍。人们常常说女人心狠,可是殊不知男人狠起来真没女人什么事。例如潘金莲,大家都说她心狠手辣,给武大郎喂毒药,可是好歹给留了个全尸,可是男人狠起来,即使在坟里也给挖出来打一遍,让仇人灵魂都不得安生。伍子胥就是

  • 渔夫救下伍子胥,他赠一把宝剑给渔夫,渔夫接过后立刻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伍子胥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