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子胥是否太残忍?怂恿阖闾对楚国女人干的事太狠,孙武无奈归隐

伍子胥是否太残忍?怂恿阖闾对楚国女人干的事太狠,孙武无奈归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冠华 访问量:135 更新时间:2024/1/27 15:48:49

导语:

伍子胥从楚国逃到了吴国,在吴国成为了吴王阖闾的重要帮手。此外孙武也加入到了吴王阖闾的阵营当中。这对阖闾来说,简直如虎添翼。

伍子胥负责整体战略的谋划,而孙武则负责具体的战术布局。这两个人帮助吴王阖闾击败楚国,楚昭王逃亡在外,楚国几乎灭国。

在这个档口上,秦国出手相助。拥有伍子胥加孙武的黄金配置的吴国,依旧还是退了回去,使得楚国得以复国。那么是什么阻挡了吴国灭亡楚国之路呢?

01申包胥入秦求救,秦王出兵救楚。

楚昭王简直哭瞎了,伍子胥和孙武实在是太强大了,眨眼之间楚国大军溃败而逃,吴国军队长驱直入进入楚国国都郢都。

楚昭王立刻带着妻儿老小逃了出去,这个时候能够搭救楚国的,可能只有秦国了。因为当时的秦哀公是现在楚昭王的外公,有这么一层亲戚关系,秦国应该不会袖手旁观。

二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阖庐从之,悉兴师,与唐、蔡西伐楚,至於汉水。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吴王阖庐弟夫概欲战,阖庐弗许。夫概曰:“王已属臣兵,兵以利为上,尚何待焉?”遂以其部五千人袭冒楚,楚兵大败,走。於是吴王遂纵兵追之。比至郢,五战,楚五败。楚昭王亡出郢,奔郧。郧公弟欲弑昭王,昭王与郧公奔随。而吴兵遂入郢。---《史记》

所以楚昭王派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援,结果秦哀公却拒绝了申包胥的请求,因为秦国并不希望得罪强大的吴国。

这个时候申包胥展现出了他的忠义,他在宫殿大门口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打动了秦哀公。于是秦哀公派遣了子蒲、子虎率领500辆战车前往救助楚昭王。

但是秦军从来没有跟吴国打过仗,所以这两位将领也不知道吴国的战术。于是他们打算先让楚军和吴军交战,他们在旁边观战。当时吴王阖闾派遣他的弟弟夫概追击楚军,本是必胜的战役,结果半路杀出了一支秦军。秦军和楚军合作,将夫概彻底击败。此后吴国的军队虽然再次击败楚军,可后发制人的秦军又击败了吴军。这场战争,孙武和伍子胥都没有参与其中,所以他们俩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当时伍子胥正在楚国国都为他的父兄报仇雪恨,而孙武也没有赶往前线,这才给了秦国和楚国得以喘息的机会。

当然秦国的出手,不是决定这场战役最终胜败的关键所在。真正的关键,其实还在楚国人自己身上,他们自己不努力,谁也救不了他们。

02吴国内部叛乱,越国偷袭吴国,阖闾无暇顾及楚国。

秦军和楚军联合起来,实力的确不小,不过强大吴国并不会感到害怕。可这个时候吴国出现了新的情况,迫使阖闾必须要回去解决问题。

当时越国的国王允常觉得阖闾大军正在楚国,他们国内比较空虚,所以允常就吩咐越国的人马进攻空虚的吴国,希望能够拿下吴国。阖闾志得意满,压根就瞧不起越国的进攻,索性只派遣了一支人马去对付越国,自己依旧留在楚国。可是另外一件事的发生,使得阖闾不得不动身回去。当时阖闾的弟弟夫概被秦军击败以后,不告而别,带着自己的人马提前回到了吴国。他回去不是为了抵抗越国,而是为了在吴国自立为王。这件事非同小可,毕竟夫概是阖闾的亲弟弟,是有继承权的。

如果夫概在吴国的地位稳固了,那阖闾可就无家可归了。所以阖闾不得不带领大军回到吴国,平定这场内乱。

十年春,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吴使别兵击越。楚告急秦,秦遣兵救楚击吴,吴师败。阖庐弟夫概见秦越交败吴,吴王留楚不去,夫概亡归吴而自立为吴王。阖庐闻之,乃引兵归,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昭王乃得以九月复入郢,而封夫概於堂溪,为堂溪氏。---《史记》

也就是说吴国的外患其实并不能阻挡阖闾灭亡楚国的决心,但是内乱是阖闾最担心的事情。其实强大的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跟你不是一条心的队友。

趁着吴国带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秦国的大军也长驱直入,将吴国残留的人马全都赶跑了。秦哀公帮助楚昭王重新恢复了自己的国家,楚国这才得以复国。

不过经此一役,楚国元气大伤,国内损坏十分严重,民不聊生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楚国自此失去了争雄天下的能力。

03伍子胥太缺德,灭楚之战天怒人怨。

伍子胥父亲和兄长的死,的确令人感到比较凄凉,毕竟他们是忠臣孝子,却遭遇了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不过伍子胥后来报仇的手段,实在是令人感到胆寒。他带兵攻入楚国国都以后,将杀害他父亲的楚平王给挖了出来鞭尸,这在当时来说,是很令人惊讶的一件事。不仅如此,他强烈建议吴王阖闾,必须要彻底消灭楚国,所以一定要将楚国的宗庙给全部捣毁了。所以当时阖闾将楚国祭祀先贤的宗庙尽数捣毁,楚国失去了相应的根基。对死人如此残忍,那也就算了。伍子胥对楚国的活人也豪不手下留情。伍子胥进城以后,完全放纵手下的士兵对楚国国都内的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阖闾本人霸占了楚昭王的夫人,伍子胥甚至将楚国大夫的家人们全都抓了过来,按照男女分成了两队。大夫的女眷们,全都被吴国将士们给糟蹋了。

他们对楚国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以至于楚国复国以后,不少女子因为失身自缢而死,楚昭王的夫人更是觉得失身于阖闾,对不起楚昭王,所以自尽谢罪。

如此行径,长达三月有余。阖闾为什么不愿意那么早回到吴国呢?他在楚国的小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舒服了,他舍不得回去。

郧公之弟怀曰:“平王杀吾父,今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止之,然恐其弑昭王,乃与王出奔随。吴王闻昭王往,即进击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封於江汉之间者,楚尽灭之。”欲杀昭王。王从臣子綦乃深匿王,自以为王,谓随人曰:“以我予吴。”随人卜予吴,不吉,乃谢吴王曰:“昭王亡,不在随。”吴请入自索之,随不听,吴亦罢去。---《史记》

因为他们对楚国造成了如此大的破坏,所以引起了楚国百姓的群情激奋。几乎所有楚国百姓,都开始反抗吴国。吴国军队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一时之间无法应付楚国百姓们的反抗。所以在这个时候,阖闾选择回国,这也是一个原因。

总结:孙武看不惯伍子胥和阖闾的所作所为。

整个过程当中,阖闾骄奢淫逸,伍子胥发泄出气,所有主人公当中,只有孙武是沉默不语的。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帮助阖闾战胜楚国以后,居然会出现如此残忍的事情。

也是在这里,孙武看清了吴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性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孙武在回到楚国以后,毅然决然选择辞职。

即使阖闾将灭楚的最大功劳给了孙武,孙武还是表示拒绝。和肮脏的官位比起来,孙武似乎更喜欢归隐山林的生活。

所以从这儿以后,孙武选择归隐山林。也是在他归隐以后,他写出了旷世名作《孙子兵法》。

参考资料:《史记》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白发魔男传”: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誓报当年追杀之仇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伍子胥

    有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是有一位记仇的人,比十年报仇还狠,把仇人从坟里挖起来狠狠抽打一遍。人们常常说女人心狠,可是殊不知男人狠起来真没女人什么事。例如潘金莲,大家都说她心狠手辣,给武大郎喂毒药,可是好歹给留了个全尸,可是男人狠起来,即使在坟里也给挖出来打一遍,让仇人灵魂都不得安生。伍子胥就是

  • 渔夫救下伍子胥,他赠一把宝剑给渔夫,渔夫接过后立刻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伍子胥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

  • 浣纱女为他保守秘密,投河自尽,伍子胥复仇归来报恩,金撒溧阳河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伍子胥

    1962年,江苏溧阳,一名男子在清理鱼塘。突然,他从泥里捡起一个像瓜子一样的东西,闪着金光。趁周围没人,他赶紧把它放进口袋,转身走回家。那个男人的名字叫董发清,回到家后,他赶紧把妻子叫了过来,说: “你看我捡到了什么?”他的妻子正在做饭,看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小东西,上面还沾满了泥,就没好气地说:“这不

  • 以孙子为将,伍子胥为相的吴王阖闾,死法竟这么清奇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伍子胥

    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阖闾,他不服吴王僚,便想杀了他,自己成为国君。这时候伍子胥刚从楚国逃到吴国,劝说吴王僚攻打楚国未果,因为公子光从中做梗,劝说吴王僚不要攻打楚国。伍子胥看出了阖闾的想法,他便想从心怀不轨的公子光身上下手,于是向他引荐了刺客专诸。春秋战国,人的思想都朴素,认定一个人,为他死都可以,再加

  • 伍子胥鞭碎平王尸,开鞭尸泄愤的先河,其前因后果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伍子胥

    周景王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527年,这一年最大的“国际”新闻就是秦楚两国联姻,这是典型的政治联姻。此事引发了齐国与晋国两国的高度关注,年仅15岁的楚国太子建即将迎娶秦哀公的掌上明珠孟嬴,刚刚登基一年的楚平王熊弃疾让太子少师费无忌去迎亲了。这是一桩美差,也是一个平常的任务,但事情就坏在了费无忌这张嘴上

  • 伍子胥带兵伐郑,看到一老翁手持一物,随即投降命令军队撤退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伍子胥

    哈喽大家好,说起古代的王朝,有很多的皇帝堪称是明君,但是也不缺乏一些荒淫无道之辈,例如前二天小编写的那位连自己姑姑都不放过的皇帝,今天要讲的楚平王自己妻妾成群,甚至连自己的儿媳妇都不放过。快来和小编看看怎么一回事:据《史书》记载,楚平王知道自己未来的儿媳妇婀娜多姿,貌美如花。便派人先行将其纳入后宫,

  • 伍员和太子建逃跑,是否能成功?伍子胥最终逃到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伍子胥

    楚国和晋国都是大国,向来有仇,所以就想帮助太子建来灭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伍子胥就看出了晋国的心思,他们答应帮助太子建取代楚平王,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要灭掉楚国。伍员和太子建就准备逃走,这事又被晋国的国君知道了,就杀了太子建。伍子胥好不容易才逃出他们的魔掌。伍子胥决定去楚国的宿敌吴国,他要到吴国,必须要

  • 端午节吃粽子到底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玮聊娱乐标签:伍子胥

    大多数中国人基本都知道中华传统端午节要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有用箬竹叶、芦叶甚至荷叶,都象征着高洁清香,而人们也知道端午粽子与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有着莫大的渊源。可在苏南浙东一带,却流传着包粽纪念伍子胥一说,战国屈原与春秋伍子胥其实都是楚国人,且都曾为楚国贵族,他俩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又有着极其相似的经

  • 寒山寺外姑苏城,春秋名将伍子胥称土兴建,城址数千年未挪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伍子胥

    唐诗里有一首名叫《枫桥夜泊》的七绝,作者张继在浩瀚如同星河的唐朝诗人里虽不能说名不见经传,也只能说略有耳闻罢了,据说传世诗有五十余首,其中以《枫桥夜泊》为最。寒山寺乃是唐代高僧寒山和尚在贞观年间创建的,其好友拾得和尚东渡日本传法,所以寒山寺在日本知名度很高,连带着这首《枫桥夜泊》都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

  • 伍子胥:一路逃亡,一路多少人陪葬,即使是救命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月色有江河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一夜白头、掘墓鞭尸的事故广为流传。他是一个天生复仇者,一生的信念就是为父兄报仇,用尽一切手段。在他逃亡的过程中,又有多少人因他而死,只是一句不轻不重的叮嘱,导致他的救命恩人一个翻船溺江,一个抱石投水。01父兄遇害,踏上逃亡路楚平王听信手下费无极的谗言,以为太子要谋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