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术发展得很早,提到中国古代的医生,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华佗、李时珍还有我们今天要讲到的扁鹊。扁鹊是古代的神医,时至今日,我们还会用''在世扁鹊''来称赞某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由此可见,扁鹊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家喻户晓的神医,现在竟然被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删除了,大家对此困惑不已。而据专家们所说:其实有两个扁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可以从流传的一些关于扁鹊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在扁鹊的行医事迹里,最为人所知的,还是他在虢国起死回生的故事。扁鹊路过虢国,正好听闻虢太子死去的消息,举国都在举行除邪去病的祭祀。他在王宫面前碰到一位喜好方术的中庶子,就向他打听究竟。中庶子告知,太子暴亡是因为气血不能按时运行、阴阳交错而不能疏泄,造成内脏受伤而突然昏倒死去。扁鹊听他说太子亡故不到半日,并尚未收殓,就请他转告国君:我能使太子复活。
在《史记》中记载过,扁鹊当时是给赵简子治过病的,赵简子就是春秋时期的赵鞅。这可是一个和越王勾践同一个时代的人物。然而《史记》中又记载了,扁鹊给秦武王看过病,秦武王是战国时期的国君。这就让人感到疑惑了,因为秦武王和赵鞅之间的时代是差了200多年。如果司马迁是合理的记载的话,那么扁鹊不仅仅是一个神医,更是一个长寿的神仙。所以这么长的时间间隔就会让部分的学者质疑扁鹊这个人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在2017年的历史教科书中是把扁鹊这个名字给删除了。
在2013年四川成都的地铁施工时,工作人员意外地发现了汉代时期的古墓,数量众多的古墓中,有一座常年浸泡在水中,但是保存良好。考古人员发现后,迅速将古墓中的积水排干,在此之后,大量的用竹简制成的医书,都保存完好。后来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整理,一共将医书分为了9部不同的种类,其中一部名为《五色诊脉》,其他的八部就则没有名字。竹简上记载的医书很可能与扁鹊有关,也许是神医扁鹊留下的,又或者是扁鹊的弟子留下的。在得到了这个答案之后,有的专家甚至大呼:神医真的存在。
《黄帝内经》由“黄帝、扁鹊脉书”衍生而来,而《伤寒论》由“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整理集结而成,从文献记载来看,张仲景应该也是扁鹊医学的传人。从以上推论也可以看出,“扁鹊医派”的存在毋庸置疑,但“神医扁鹊”作为一个凝聚了一派医家事迹的神通广大符号,更胜于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中学历史教科书出于审慎务实的史观,去掉一个半仙式的名医传奇,其实是无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