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不韦奉献一生,却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

吕不韦奉献一生,却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极简世界史 访问量:4104 更新时间:2024/1/21 22:26:39

公元前235年,秦王赵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这短短的三十个字显得极为绝情,翻译成现在的白话就是:你对我大秦有什么功劳,凭什么分为10万户,占据洛阳城?你和秦国有什么亲缘关系?凭什么寡人要叫你仲父?你们全家人都流放到四川去吧,再也不想看到你们了。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吕不韦看到这封信,当时就惊慌失措,辗转难眠,担心秦王嬴政最终会将他处死,并且连累到全家,选择了喝毒酒自杀。

吕不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一眼就看出了秦王嬴政的打算。嬴政确实想弄死吕不韦,但吕不韦曾经为秦始皇父子上位立下汗马功劳,并且当时有不少朝中众臣为吕不韦求情,秦王嬴政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放过了吕不韦。

公元前二三八年,秦王赵政举行了加冠礼,正式从母亲赵姬的手中接过了秦国的政权。嫪毐在这时却发起了政变,他梦想自己能够坐上秦王之位。

秦王嬴政指挥若定平定了这场叛乱,在调查这件案件的过程中,很多证据最终都指向了吕不韦。嫪毐是怎么样进宫的?在进宫之前和吕不韦有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但秦王嬴政却选择了暂时忍声吞气,利用一年时间把自己的嫡系人马扶上位。在第2年的10月,秦王嬴政就宣布吕不韦和嫪毐叛乱有牵连,罢免了他的丞相职位,勒令他回到自己的封地洛阳居住。

然而吕不韦却过于高调,他在秦国苦心经营了10多年,手下有三千门客和数量庞大的家奴,在当时的七国都有盘根错节的关系。

当吕不韦离开咸阳的时候,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好像是大军出征。不仅是人数众多,还运送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个消息传到咸阳城的时候,就让秦王嬴政非常愤怒。

吕不韦回到洛阳,山东六国派出了大量的使者问候吕不韦,再次送上了大量的礼物。探子回报秦王嬴政说:各国去拜访吕不韦的车辆,络绎不绝,可以说是一辆接一辆。

这个消息引起了秦王嬴政的高度警惕,他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信号。在他的内心心处担心吕不韦会联合山东六国,再次发起合纵进攻秦国,从而达到报复秦国的目的。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还有一句话叫做“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吕不韦怎么想,秦王嬴政管不着。但主只要对自己有一点点的威胁都不能放过,秦王嬴政才最终下定决心消灭吕不韦的肉体和精神。

吕不韦死后,他手下的门客有上千人将他偷偷埋在了洛阳的北芒山。当时的政治传统是吕不韦的门人会忠于吕不韦,但不会忠于秦王嬴政。这些门人和吕不韦之间有君臣之义,因此会替吕不韦打理后事。

问题是这个规模过于庞大了,这就引起了秦王嬴政的强烈愤怒,他认为这些人是在示威游行,是在跟自己叫板。秦王嬴政就命令,所有参加葬礼者通通驱逐出境,俸禄在六百单以上的参与官员剥夺爵位流放到房陵,俸禄在五百以下的但凡和吕不韦有关系的统统流放。

吕不韦和秦王嬴政之间的矛盾重重,两个人之间不仅牵涉到权力斗争,还有路线斗争问题。秦王嬴政是一个强烈的法家路线主义者,吕不韦则是一个杂家,他认为应该包容儒家的宽容思想。吕不韦让门人编写的《吕氏春秋》就体现了这一点,这才引起了秦王嬴政对吕不韦门人的愤怒。

自古以来权力都是最好的春药,一旦沾染上就没有办法离开。吕不韦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秦王嬴政则希望能够尽早的夺取权力,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秦王嬴政肯定最终选择让吕不韦去死。

标签: 吕不韦

更多文章

  • 吕不韦离开秦国前,嬴政送他一块玉佩是何用意?答案让人感动流泪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离开秦国前,嬴政送他一块玉佩是何用意?答案让人感动流泪文/观心通史随着电视剧《大秦赋》的热播,观众们对秦国的历史又提起了兴趣。回顾历史,秦王嬴政作为中国第一个实现大统一的君王,不由得让人感到敬佩。同时,观众们也非常敬佩秦国丞相吕不韦,是吕不韦一手将嬴政推上了王位,并且还为秦国东出做了充分的准备

  • 吕不韦能走上大秦丞相之位,与此女子的牺牲密不可分!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吕不韦

    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母亲,但她能名扬历史并不是因为秦始皇的原因,而是她本人的风流韵事。她不仅与当时的宰相吕不韦暧昧不清,还与假太监嫪毐生了孩子。 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异人,后改名为子楚。在异人年幼时被送往赵国为质。当他在异国他乡生活窘迫、前途渺茫之时,他遇到了他一生中的贵人——吕不韦。吕不韦是商人出身,他

  • 吕不韦的死,是否是嬴政逼迫的?其实嬴政的信就是吕不韦的催命符

    历史人物编辑:花开一世倾情一生标签:吕不韦

    在嫪毐之乱后,嬴政顺利的亲政,不仅平定了嫪毐,也幽静了赵太后,更是罢相吕不韦。而吕不韦在被罢相归家之后,收到了嬴政给他写的信,也就是这封信,让吕不韦害怕的不得不服毒自杀。信中短短的三十个字,为什么成了吕不韦的催命符,这封信究竟表达了什么深意?难道吕不韦确实是嬴政逼死的么?嬴政本打算放过吕不韦其实吕不

  • 郑国渠究竟为谁而修,少年嬴政和吕不韦的初次较量,初露帝王峥嵘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吕不韦

    公元前247年,13岁的的嬴政被立为秦王。此时,秦国依托关中平原,疆域向北已经占有黄土高原,向南占有四川盆地,向东越国函谷关,占据了洛阳盆地。十年前,秦国修建了都江堰,让天下最巴适的地方四川盆地成为天府之国,也成了秦国的粮仓和最重要的战略基地。而秦国的本部关中,虽然经过老秦人几百年辛勤的开发,但在秦

  •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吕不韦

    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信中,问了吕不韦两个问题。“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两个问题,每一个都充满杀机,吕不韦是聪明人,他当然明白秦始皇是什么意思,更明白这两个问题背后代表的含义。吕不韦对秦国有没有功劳?坦白来说,他可居不世之功。当初,他靠着眼光独到,看

  • 吕不韦,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如何蜕变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吕不韦

    在战国时期那样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可能有些人连自保都十分的困难,更别说在乱世中生存下去,但是却有这么一个人不仅仅在那样一个乱世中活了下来,更是大肆经商积累了大笔的财富,甚至还做出了一件让世人都为之惊叹的事情,那就是培养出来了一位强大国家的帝王——秦庄襄王。吕不韦这个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他类似于我

  • 秦始皇为什么非杀吕不韦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吕不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一直以来,秦始皇嬴政给我们的形象都是气吞山河、睥睨众生、言出法随、莫敢不从。那是一个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狠人。可你真的读懂了历史上的秦始皇之后,就会发现他是哪门子的狠人啊!相反一直都很憋屈。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千秋伟业,可谁又知道统一天下那是迫不

  • 吕不韦有真才实干吗?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吕不韦

    前292年吕不韦出生在了魏国濮阳,不是今天的河南濮阳,而是今天的安阳市滑县人,是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还是秦国的丞相,但却有人怀疑吕不韦没有真才实学。吕不韦没有真才实学是不可能的,他不但聪明,而且从小就十分聪明,吕不韦十三岁的时候,赵国发生了旱灾,那里的人们每天食不果腹,吕不韦就在这场天灾中发现了商

  • 丞相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原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的一个商人,战国时代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培养了他敏锐的政治眼光,也给了他强大的政治野心。在对整个社会作过权衡利弊的精密分析后,吕不韦选择了秦国作为其弃商从政的突破口。他设法结识了为质于赵的秦王孙异人,并为其西行人秦,说服华阳夫人,终于使原本毫不起眼的异人成为秦国未来的储君。从

  • 吕不韦看过嬴政的书信为何要自尽,吕不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可谓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跨界”的第一人,他成功从一个商人跨界成为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本是战国时期一名游走于各地的商贩,他通过后续的积累和经营逐渐成为了一个家财万贯的大富商。《史记》: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邯郸做买卖,遇到了被当作人质的秦国王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