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不韦有真才实干吗?

吕不韦有真才实干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照国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1/22 0:14:50

前292年吕不韦出生在了魏国濮阳,不是今天的河南濮阳,而是今天的安阳市滑县人,是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还是秦国的丞相,但却有人怀疑吕不韦没有真才实学。

吕不韦没有真才实学是不可能的,他不但聪明,而且从小就十分聪明,吕不韦十三岁的时候,赵国发生了旱灾,那里的人们每天食不果腹,吕不韦就在这场天灾中发现了商机,赵国发生旱灾关我卫国什么事呢,因为是旱灾所以肯定跟钱没有关系,反而大家都有钱没地方花,于是吕不韦就想到了拆东墙补西墙,把卫国的粮食全都运输到赵国贩卖,不但能解决那里的粮食问题,而且还能赚一笔钱,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结果吕不韦真的赚到了一笔钱,改善了自己家的生活。

除了经商有头脑,他担任秦朝丞相之后就开始组织自己的下属还有门客们着手编写《吕氏春秋》这本书,《吕氏春秋》又称《吕览》这本书以“道家学说”为主,搜集了很多有关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的思想当作素材,把每个门派的思想都整合在一本书上,是本充满智慧的书籍,后来这本书还差点成为统一秦朝人民思想的书籍。而且直到现在《吕氏春秋》还作为经典流传着,连写了《史记》的司马迁都会拿吕不韦还有孔子一起比较,并且司马迁对吕不韦的评价很高。

孔子提起来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他是当时社会上最有才华的人,所以能和孔子一起比较,足以看出这个人的本领了,而且无论什么年代可以写出一本书,更何况这本书经过千年流传到现在呢所以说吕不韦绝对不是个草包,不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吕不韦是个非常有才华,有自己思想的人。

除了会写书以外,吕不韦还非常会治理国家,司马迁的《史记》上写就写过吕不韦治理国家的事情,秦朝有一年有场大旱,在这场灾难后秦朝有三位国王连续驾崩了,最后嬴政才开始登基,嬴政登基后吕不韦就开始调集举国上下的财力,还发动了所有商界,政界人还有地主阶级的力量,充分调动了所有物资,并且还承诺贡献出粮食银钱的人都可以升官发财,于是这才稳定了秦国的旱灾,保障了所有人民和军队们所需要的一日三餐。

吕不韦手握权力以后,开始用自己的办法,也有是近攻远交的办法,连续不断地出兵攻击韩国,赵国还有魏国,仅仅过去五年吕不韦就帮秦国拿下了十多座城池,包括上党郡还有太原郡,最厉害的就是公元前242年的时候,吕不韦差使蒙骜大将带兵打下并占领了韩魏东边的国土,设置为东郡。

为什么说厉害呢,因为东郡的意义非常特殊,为什么说特殊呢,因为东郡的地理位置很好,当时秦国在西边,齐国在秦国的东边,楚国在秦国的南边,燕国在齐国的东北边,而韩国赵国魏国就在他们和秦国中间,如果有一天打起来了,这六个国家就很容易联手拿下秦国,但是现在东郡的出现,让他们想联手攻占秦国的计划直接泡汤了。

而且吕不韦在当上秦国的丞相以后,非常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他自己的家里就有三千多名门客为国家当后备人才,刚开始很多人认为吕不韦追名逐利,这是一种虚荣的表现,认为他飘了,但是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吕不韦这种飘了的行为是对的,因为当时还没有科举或者考试哪些办法来选拔出合适的人才,所以吕不韦这种办法是选拔人才的最好方法。

而且吕不韦更是通过这种方式发现了很多很厉害的人才,比如说甘罗李斯,甘罗十二岁就成为秦国丞相了,而里斯则是嬴政最器重的人才。所以从各方面来看,吕不韦都不会是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草包。

标签: 吕不韦

更多文章

  • 丞相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原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的一个商人,战国时代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培养了他敏锐的政治眼光,也给了他强大的政治野心。在对整个社会作过权衡利弊的精密分析后,吕不韦选择了秦国作为其弃商从政的突破口。他设法结识了为质于赵的秦王孙异人,并为其西行人秦,说服华阳夫人,终于使原本毫不起眼的异人成为秦国未来的储君。从

  • 吕不韦看过嬴政的书信为何要自尽,吕不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可谓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跨界”的第一人,他成功从一个商人跨界成为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本是战国时期一名游走于各地的商贩,他通过后续的积累和经营逐渐成为了一个家财万贯的大富商。《史记》: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邯郸做买卖,遇到了被当作人质的秦国王室成

  • 秦始皇的母亲是芈月吗?她与吕不韦、嫪毐是啥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吕不韦

    秦始皇的母亲是芈月吗?他的母亲与缪毒生下2个非婚生子女,不害怕报仇吗?春秋战国时代,芈月即芈八子,芈八子是楚文王的闺女,为楚文王的妾生。 芈八子也称宣太后,流传芈八子天资极深,远见卓识,在秦国拿捏朝廷、开天辟地近40年。 中国历史上,太后这一称呼始出现在她这儿。太后独断专行亦自她而始,实则千载太后第

  • 秦始皇身世之谜,他到底是嬴异人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媚影标签:吕不韦

    刚刚结束的历史剧《大秦赋》有这样的桥段。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子楚病重,华阳太后为了让自己的芈姓家族掌握秦国大权,逼迫嬴子楚,让嬴子楚传位于次子成蛟。华阳太后为了达到目的,动摇了遗属的位置,命令四处宣布遗属,这不是嬴子楚的儿子,而是生母赵姬和吕不韦的孩子,企图混淆遗属的王室血统,使秦朝宗室失去支持。这

  • “五年吕不韦戈”:相邦吕不韦为何疯狂造兵器?制度成就大国工匠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一生堪称传奇,他凭借自己敏锐的商业眼光以及智慧的政治头脑,不仅为秦国送上了千古一帝,自己也一跃成为最大权臣,不光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很多文物尤其是兵器上,也屡屡出现他的名字——相邦吕不韦,这是为何?相邦、相国、丞相,这三个名称很多人都听说过,基本上都是一人之下的显赫官职,那么其中到底

  • 大秦丞相李斯,作为吕不韦的门客,他是如何替代吕不韦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森森爱宠物标签:吕不韦

    秦始皇时期最有名的两个丞相一个是吕不韦一个是李斯,至于丞相冯去疾在这两人面前就好像打酱油的一般完全没有存在感。吕不韦当丞相是经过了多年的运作,帮秦异人夺的了秦王之位才有了他的荣华地位。李斯不过是吕不韦门下的一个修书的食客,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替代吕不韦成为大秦丞相的呢?李斯李斯开始只是个看仓库的小官,当

  • 《大秦赋》:嬴政灭六国,为何唯独留下卫国?和吕不韦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吕不韦

    同学们应该都了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消灭其他六国,建立一统政权,并开启史无前例的“帝制专权”。然而,直到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二世胡亥执政时期,卫国最后一位国君卫君角才被废为庶人。随着卫君角被秦二世胡亥剥夺“封君”身份,才宣告卫国彻底灭亡。那至少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嬴政统一六国时,华夏大

  • 吕不韦是韩国人?所以“千古一帝”秦始皇具有韩国血统?

    历史人物编辑:爱青鸟标签:吕不韦

    秦始皇嬴政,又称秦王政,祖龙等。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统一的帝王,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他在经济文化方面主张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于秦始皇的事迹,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开天破地打破旧时代的千古一帝,认为他以长远的目光看清局势,并以雷霆手腕完

  • 《大秦赋》大王让吕不韦安享晚年,李斯这副表情,心疼吕不韦服毒

    历史人物编辑:郑佳鑫标签:吕不韦

    《大秦赋》大王让吕不韦安享晚年,李斯这副表情,心疼吕不韦服毒。吕不韦当时麾下聚集了数不清的各国客人,但是其中李斯却能脱颖而出,得到肯定,这足以说明李斯是个人才,举荐吕不韦著书《吕氏春秋》从而被重用。对于李斯而言吕不韦根本不是什么人物,只不过是一介商人罢了,后来李斯成了大王亲信身,通过嫪毐祸乱后宫之罪

  • 吕不韦、异人、嬴政、嫪毐,皆靠一个女人实现人生抱负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吕不韦

    这个女人就是秦始皇的生母赵姬。虽然其出身卑微(《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平民百姓;二是大户人家。但是无论怎么说,总归是个舞女。),一生却经历了当时代四个最顶尖的男人。分别是后来的秦庄襄王异人、秦国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嬴政、秦国长信侯嫪毐。看似舞女出身的赵姬非常幸运,实则却非常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