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奢、伍子胥、白起、蒙恬这些忠臣烈士,被冤杀前都说了些什么?

伍奢、伍子胥、白起、蒙恬这些忠臣烈士,被冤杀前都说了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任世麒 访问量:4994 更新时间:2024/1/18 15:54:00

楚平王杀伍奢

楚平王为太子建娶秦女为妻,见秦女漂亮就自己娶了,为太子重新娶了媳妇。平王听信奸臣费无忌谗言把太子贬到边城,费无忌又说太子憎恨父亲都是太子老师伍奢的教唆,楚平王招伍奢回都城,立刻就杀了伍奢,伍奢知道是费无忌为害,临死前说:“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

伍奢临死还不忘告诫楚王不要听信小人之言而忽视了骨肉之情。

吴王夫差杀伍子胥

父亲伍奢死后,伍子胥逃亡到了吴国,投奔了吴王僚,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于是就将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继位后,重用伍子胥,与他共商国事,吴国开始图强。

吴王阖闾继位几年间,伍子胥领军屡次进攻楚国,楚平王儿子昭王出逃,伍子胥鞭楚平王尸体报了杀父之仇。

吴王夫差继位后,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为伯嚭所谗,不听。伯嚭收受越国的贿赂,经常向夫差进谗言,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夫差被越国美人计所迷惑,整天沉浸在西施、郑旦的温柔乡里,不理朝政。

公元前484年,夫差赠剑令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仰天叹日:“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日:“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奸臣伯嚭作乱,大王反而杀我。是我使你的父亲称霸诸侯。在你还未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几位公子都争立为太子,是我与先王冒死力争你为太子。你当初还想将吴国分一半给我。如今你竟听信奸佞小人的谗言要杀害我。”伍子胥留下遗言,要家人在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

第二年,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杀了夫差。

秦昭襄王杀白起

“长平之战”后灭赵军四十五万大军,白起想趁胜进攻赵国都城邯郸,当时丞相范雎忌惮白起功劳太大盖过自己,劝秦王要与民休养生息。几个月后秦王命大夫王陵进攻邯郸,白起生病没有领军,秦军败,等白起病好了,秦王命白起代王陵为将,白起认为已经错过了灭赵国的最好时机,拒不出战。

秦王让丞相范雎去请,白起称病拒绝了丞相。

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黄歇和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领军十万救赵,秦伤亡非常大,白起说:“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大怒,几次三番去请,白起还是称病,秦王贬白起为士兵,让他赶快走,前方失利,秦王更加生气,命白起不得留在都城咸阳。

白起出城不到十里,刚走到杜邮,丞相范雎说:“白起临走时很不服气,满腹怨言。”秦王赐剑命白起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日:“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日:“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白起想不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长平之战”自己坑杀了赵军四十五万降将是该当此报应?

秦二世杀蒙恬

蒙恬,先祖齐国人,祖父蒙骜是秦国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将,为秦统一六国攻下七十多座城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逐戎狄,收复河南。修长城,以制要塞,威震匈奴。

秦始皇第五次出游病死沙丘宫,死前密诏让扶苏速回办理丧事,其时扶苏在蒙恬大军做监军,密诏未发,秦始皇去世。赵高、胡亥、李斯合谋篡改密诏立胡亥为太子,令扶苏、蒙恬自杀。

蒙恬喟然太息日:“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日:“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话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蒙恬临死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思索良久似乎有所悟,说:“我是犯了死罪呀,从临洮到辽东修筑长城一万多公里,肯定是斩断了大地的脉络才导致这样的罪名。”

资料出自《史记》。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伍子胥与伍尚:留存性命以图来日与为父赴死以全孝义,你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伍子胥

    在楚庄王成为霸主之后,楚国成为了最强的国家,即便是一直与楚国不对付的大国晋国,也无法改变楚国在各国中的强悍影响与地位。可是盛极必衰,楚庄王之后,不过过了五代,楚国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楚平王的时候,楚国强国的地位已然摇摇欲坠。虽然楚平王是个十分聪慧的人,但楚平王却是个疑心深重的人。他对朝中臣子的把控几

  • 为什么伍子胥鞭尸掘墓行为过火,但却仍被后世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此人一生忠义耿直,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美名,包括端午节吃粽子。除了主流对屈原的纪念,还有人说他是纪念伍子胥。但为什么伍子胥没能成为端午节的主流呢?这与他太过刻薄有关,尤其是在他率领吴军伐楚报仇之后,鞭尸楚平王掘墓,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个?这还要从吴氏与楚

  • 伍子胥过昭关,易中天版为何最受追捧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现在有了3个版本,原始的神奇版、正统的侠义版和新增的人性版。不过,新增加的易中天版本的“过昭关”故事,最受追捧,完全盖过了以前的两个老版本。易中天先生的版本大受欢迎,并非是得益于从人性入手的切入点,而是有其深层的原因。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后面的两个故事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 史上最牛的盗墓贼不是曹操、也不是伍子胥,而是堪称祖师爷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伍子胥

    古人有个特点,在死后,喜欢弄一些陪葬品和遗体一起安葬,地位越高官职越大的人,其陪葬品也就越贵重。也正是因为这样,随之诞生了一个古老而奇葩的职业“盗墓”。提起历史上的盗墓大王,大家首先会想到伍子胥、曹操和孙殿英的名字,当年伍子胥为报家仇挖楚平王陵墓,不但挖了楚平王的坟墓,而且对其进行鞭尸之举。当然,严

  • 春秋时期楚国的伍子胥,到底是贤臣还是叛贼?

    历史人物编辑:彤陌红尘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为父报仇,无可厚非。但率领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都城郢都,使故乡差点亡国。又派人把楚平王的尸首从坟墓里拉出来,亲自鞭尸。种种行径,引起后人非议。我以为,这楚平王虽然是昏君,杀掉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以及将伍氏满门抄斩,几欲灭族。因此,可以体谅伍子胥为家族雪恨的仇恨之心,可以原谅伍子胥带兵复仇的过程。为

  • 伐楚复仇,伍子胥鞭尸除了解恨,还掩盖了盗墓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流落到吴国已经八年,伍子胥流亡在外已整整十一年了。这一年,在位十三年的楚平王死亡,秦女所生之子熊珍继位,是为楚昭王。时间比较容易计算,伍子胥于楚平王二年开始流亡,楚平王在位十三年,由此推算伍子胥流亡在外十一年。其次,参考《吴世家》,“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伍子胥流亡到吴国在吴王僚继位后第

  • 伍子胥到底该不该为了个人私仇灭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伍子胥

    看完《东周列国志》,再结合史书中所记载的史实,就会发现整个春秋时期最悲烈的故事有二,一是赵氏孤儿,二是伍子胥复仇。赵氏孤儿的故事现在被太多的影视剧、戏曲演绎下来,甚至在国外大为盛传,被改编为英语、法语等几种语言的故事,深受西方人的喜爱。纵然赵氏孤儿的悲剧符合西方人的艺术感,就像西方流行的莎士比亚的四

  • 为什么说伍子胥虽然忠烈,但他与真正的忠臣相距太远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伍子胥

    作为战国名将,伍子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楚国流放的大臣到他彻夜悲痛流放的文昭关到达吴国后,他帮助太子广成功刺杀了吴辽王,随后广太子成为了吴王阖庐。后来,一开始他很信任托孤老将,但是随着越王勾践的败北,这一切都变了。越王勾践的故事家喻户晓。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勾践为了生存乃至日后报仇雪恨,甘愿

  • 伍子胥奔吴:如小说般离奇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伍子胥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2)主笔:闲乐生春秋末年,在楚国发生了一件大冤案,奸臣费无忌陷害太子建及其太傅伍奢一家谋反,太子建被迫逃亡宋国,伍奢也全家被杀,只有其次子伍子胥一人逃了出去,他将所穿白袍挂在路旁的树上,引开追兵,孤身逃入了茫茫的大山之中。楚平王没抓着伍子胥,于是发动了全国通缉令,画影图

  • 渔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送渔夫一把宝剑,渔夫拿过剑立即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伍子胥

    导语: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在这5000年历史中,中国人民发明了很多东西,其中中国人民最早发明的东西就是兵器了。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生活非常的难,因此需要和老天作斗争,当时有野兽,因此人们需要发明兵器去傍身。但是后来随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建立,中国逐渐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奴隶制社会中兵器对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