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子胥与伍尚:留存性命以图来日与为父赴死以全孝义,你选什么?

伍子胥与伍尚:留存性命以图来日与为父赴死以全孝义,你选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泰迪讲历史 访问量:1323 更新时间:2023/12/9 17:04:53

楚庄王成为霸主之后,楚国成为了最强的国家,即便是一直与楚国不对付的大国晋国,也无法改变楚国在各国中的强悍影响与地位。

可是盛极必衰,楚庄王之后,不过过了五代,楚国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楚平王的时候,楚国强国的地位已然摇摇欲坠。

虽然楚平王是个十分聪慧的人,但楚平王却是个疑心深重的人。他对朝中臣子的把控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不允许任何人对他有异心,也对手握重权的大臣十分忌惮。

加之此时楚平王身边有佞臣费无忌在他身边时时为了自己的利益误导楚平王,使得楚平王远离忠臣,逼迫自己的儿子离国,最终四面楚歌。

楚平王在费无忌的诱导下做的对楚国最为不利的事情就是杀了伍奢与伍尚,却让伍员(伍子胥)逃跑了!

伍奢是楚平王之子太子建的老师,也是费无忌最为忌惮的人。伍奢这样的正直忠义之士,自然是费无忌这样奸佞之臣的心头大患。因此,费无忌总是在楚平王身边说伍奢各种坏话,污蔑伍奢有造反之意。

说得多了,即便楚平王之前相信伍奢绝对忠心,多疑也不得不让他对伍奢下手。伍奢的结局便只能是死路一条。

伍尚与伍员两人是伍奢的儿子,聪慧之名全国皆知。费无忌在诬陷了伍奢之后为了不留后患,自然要将这二子除之后快。

楚平王在费无忌的劝说下也知道不能留下伍尚与伍员二人,便派人以伍奢的性命要挟二人来都城。

伍尚与伍员的确聪慧非常,从看到楚平王派人来的那一刻,二人就知道此去恐怕性命不保!

伍员劝说大哥伍尚二人一同逃走,此去救不了他们的父亲,不必将性命白白搭上,不如留住性命以期来日报仇。

但伍尚却认为虽然此去凶多吉少,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应该为了父亲走这一遭,否则岂不是对不起父亲的养育之恩?

不过伍尚也知道这一线希望十分渺茫,所以同意伍员逃走,只他一人随来人去见楚平王。

而逃走的伍员,字子胥,便成为了楚国未来安危的最大隐患!

伍子胥的确聪慧,寻到太子建的消息后便去跟随太子建。他知道,只有跟随太子建,日后回到楚国才是名正言顺的;而且只要他辅助太子建成为楚国的新国君,那么为父兄报仇便是易如反掌。

可惜的是他们寻错了帮助对象!原本他们找到与楚国一直不对付的晋国去投靠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晋国愿意辅佐太子建登上国君之位,那么楚晋两国一定可以重修旧好。

可晋国对楚国的心结由来已久,他们想要的是灭了楚国,而不是与楚国重修旧好!

但伍子胥与太子建恨的只是楚平王与费无忌,并不想灭了自己的母国!他们还想要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国家落叶归根。

意见不合自然会产生矛盾,太子建就在这样的矛盾下成为了牺牲品,最终死在异国他乡,到底没能落叶归根。

而伍子胥历经艰难险阻才逃往吴国,保住性命。

好在吴王阖闾很看重伍子胥的才智,对伍子胥多加重用,也是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才能登上吴王之位。

而伍子胥在顺利帮助吴王成为国君之后唯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回楚国为父兄报仇。好在吴王阖闾对楚国也早已虎视眈眈,二人一拍即合杀向楚国!

伍子胥成功为父兄报了仇!可惜这时候楚平王早已死了,伍子胥能做的也不过是将楚平王的尸身重新挖出来鞭尸,悲戚哀哭!

当初伍子胥选择逃走,为伍家保存力量,以期来日为伍家报仇,最终他成功了!相信伍子胥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他自己的选择,可是恐怕心中时时遗憾在最危难的时刻没能陪在自己父兄身边。即便为父兄报了仇,这许多年的失去也成为了心中永久的伤痕。

当初伍尚为了父亲的性命决定独自留下去见楚平王,想必那也是他当下能做出的最好选择。伍尚相信自己的弟弟伍子胥一定能够为他们报仇,而他,为了父亲、为了孝义,一定要去争取那一丝没有的希望。伍尚一定至死都没有后悔他的选择,只是在赴死的那一刻,恐怕也为自己独自在外奔波逃命的弟弟担忧,以后伍子胥的身边再无亲人了!

谁也无法说清他们的选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毕竟,每个人心中坚守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只愿当时做下的决定日后不会后悔,只愿今天走过的路明日不会感到遗憾,只愿对旁人的决定不会因个人观念而苛责。

END

~阿修愿你每日展笑颜,万事顺心意~

更多精彩内容:

因为我爱你,所以伤害你?若真爱,请离开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伍子胥鞭尸掘墓行为过火,但却仍被后世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此人一生忠义耿直,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美名,包括端午节吃粽子。除了主流对屈原的纪念,还有人说他是纪念伍子胥。但为什么伍子胥没能成为端午节的主流呢?这与他太过刻薄有关,尤其是在他率领吴军伐楚报仇之后,鞭尸楚平王掘墓,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个?这还要从吴氏与楚

  • 伍子胥过昭关,易中天版为何最受追捧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现在有了3个版本,原始的神奇版、正统的侠义版和新增的人性版。不过,新增加的易中天版本的“过昭关”故事,最受追捧,完全盖过了以前的两个老版本。易中天先生的版本大受欢迎,并非是得益于从人性入手的切入点,而是有其深层的原因。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后面的两个故事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 史上最牛的盗墓贼不是曹操、也不是伍子胥,而是堪称祖师爷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伍子胥

    古人有个特点,在死后,喜欢弄一些陪葬品和遗体一起安葬,地位越高官职越大的人,其陪葬品也就越贵重。也正是因为这样,随之诞生了一个古老而奇葩的职业“盗墓”。提起历史上的盗墓大王,大家首先会想到伍子胥、曹操和孙殿英的名字,当年伍子胥为报家仇挖楚平王陵墓,不但挖了楚平王的坟墓,而且对其进行鞭尸之举。当然,严

  • 春秋时期楚国的伍子胥,到底是贤臣还是叛贼?

    历史人物编辑:彤陌红尘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为父报仇,无可厚非。但率领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都城郢都,使故乡差点亡国。又派人把楚平王的尸首从坟墓里拉出来,亲自鞭尸。种种行径,引起后人非议。我以为,这楚平王虽然是昏君,杀掉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以及将伍氏满门抄斩,几欲灭族。因此,可以体谅伍子胥为家族雪恨的仇恨之心,可以原谅伍子胥带兵复仇的过程。为

  • 伐楚复仇,伍子胥鞭尸除了解恨,还掩盖了盗墓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流落到吴国已经八年,伍子胥流亡在外已整整十一年了。这一年,在位十三年的楚平王死亡,秦女所生之子熊珍继位,是为楚昭王。时间比较容易计算,伍子胥于楚平王二年开始流亡,楚平王在位十三年,由此推算伍子胥流亡在外十一年。其次,参考《吴世家》,“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伍子胥流亡到吴国在吴王僚继位后第

  • 伍子胥到底该不该为了个人私仇灭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伍子胥

    看完《东周列国志》,再结合史书中所记载的史实,就会发现整个春秋时期最悲烈的故事有二,一是赵氏孤儿,二是伍子胥复仇。赵氏孤儿的故事现在被太多的影视剧、戏曲演绎下来,甚至在国外大为盛传,被改编为英语、法语等几种语言的故事,深受西方人的喜爱。纵然赵氏孤儿的悲剧符合西方人的艺术感,就像西方流行的莎士比亚的四

  • 为什么说伍子胥虽然忠烈,但他与真正的忠臣相距太远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伍子胥

    作为战国名将,伍子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楚国流放的大臣到他彻夜悲痛流放的文昭关到达吴国后,他帮助太子广成功刺杀了吴辽王,随后广太子成为了吴王阖庐。后来,一开始他很信任托孤老将,但是随着越王勾践的败北,这一切都变了。越王勾践的故事家喻户晓。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勾践为了生存乃至日后报仇雪恨,甘愿

  • 伍子胥奔吴:如小说般离奇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伍子胥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2)主笔:闲乐生春秋末年,在楚国发生了一件大冤案,奸臣费无忌陷害太子建及其太傅伍奢一家谋反,太子建被迫逃亡宋国,伍奢也全家被杀,只有其次子伍子胥一人逃了出去,他将所穿白袍挂在路旁的树上,引开追兵,孤身逃入了茫茫的大山之中。楚平王没抓着伍子胥,于是发动了全国通缉令,画影图

  • 渔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送渔夫一把宝剑,渔夫拿过剑立即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伍子胥

    导语: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在这5000年历史中,中国人民发明了很多东西,其中中国人民最早发明的东西就是兵器了。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生活非常的难,因此需要和老天作斗争,当时有野兽,因此人们需要发明兵器去傍身。但是后来随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建立,中国逐渐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奴隶制社会中兵器对一个国家

  • 伍子胥一生造成多少人因他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在临潼山斗宝,技压群雄,十八国君主拜他的脚下,他也成为十八国明辅大元帅(其它说法十八国监察官)。说书人说伍子胥是丧门大帅(丧门星),和扫把星一样,谁和他走尽谁倒霉。我们说说有多少个因为伍子胥,造成直接丧命。1,楚国太子芈建伍子胥在临潼山斗败秦穆公,非常僭越拉郎配,促成芈建和秦女的婚姻。费无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