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庄公是如何开启春秋乱世的?一箭射出一个时代,王权自此衰落

郑庄公是如何开启春秋乱世的?一箭射出一个时代,王权自此衰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影讲历史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3/12/29 8:04:36

周平迁都洛邑之后,周王朝的实力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周天子的权威同样是日渐衰落。此时的天下,已经隐隐形成了一种政治“真空”的局面。

当时的主要诸侯国,几乎都忙于国内繁杂的事务,礼崩乐坏,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情形正在不断上演。

具体来说,最为强大的晋国正忙于内部权力的斗争,斗得是热火朝天;秦国正在和戎狄作生死较量;齐、鲁之间,战争不断,谁也奈何不了谁;此时的楚国,刚刚起步,还处于猥琐发展阶段,根本不敢当出头鸟,逐鹿中原。

至于其他的小国,宋、卫、陈、蔡等国,兵微将寡,实力弱小,问鼎中原这事,想都不要想了,能保住自身就很不错了。

因此,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无暇外顾之际,有一个国家却瞅准了机会,悄悄崛起,最终一鸣惊人,一跃成为当时的霸主。

这个悄然崛起的国家就是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争霸称雄,小小的郑国在春秋初年竟然率先崛起,成了诸侯所依附的对象。

郑庄公,春秋初年郑国的第三代君主。此人政治能力出众,政治手腕老辣,料事如神,在政治斗争中往往能抢占先机,未雨绸缪。

作为周王室的“卿士”,他对周王室的各种矛盾、大小事务可谓是了如指掌、谙熟于心。这使得他在与周王室较量中往往能够先发制人,当他看到周天子的权威没落已经成了定局之时,当机立断,第一个跳出来,利用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先后联合鲁国,讨伐宋国、侵占陈国、歼灭许国,为郑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攘外必先安内

郑庄公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在郑国内部,曾爆发过一次“克段于鄢”的政治斗争。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郑庄公出生时,他的母亲姜氏难产,在生他的时候吃尽了苦头。因为这事,他的母亲从小就很讨厌他。而姜氏宠爱的儿子,则是郑庄公的胞弟姬段。

在郑庄公登基之后,姜氏为了爱子姬段的利益,经常插手朝廷的政治。他原本要求郑庄公将军事要地制邑封给姬段,在遭到拒绝后,又逼迫庄公将姬段封到京城,立为京城大叔。

对于这个要求,庄公无奈地答应了。但是,当姬段进驻京城之后,丝毫没有把庄公放在眼里,而是在封地中大修城郭,图谋不轨。

大臣祭仲看到姬段的行为后,告诫庄公早做准备,防止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对于祭仲的告诫,庄公往往都是一笑了之,以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搪塞过去。事实上,面对姜氏与姬段的种种出格的行为,庄公往往都是看似漫不在意、毫不关心。但在私下,他却关注着姬段的一举一动,时机还未成熟之时,他绝对不会轻易动手。

所以,当姬段看到自己的兄长对他的种种越界的行为持漠不关心的态度之时,更加变本加厉、得寸进尺。这时,所有的大臣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劝庄公早点动手,以免生出变故、祸起萧墙。可对于大臣们的劝诫,此时的郑庄公还是不为所动、一再忍受,以一句“不理不昵,厚将崩”为由,打发了众臣。

此事之后,面对庄公的一再隐忍克制、妥协退让,他的母亲姜氏和胞弟姬段却认为他软弱可欺,于是步步紧逼,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发动叛乱,夺取政权。

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姬段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终于对他的兄长庄公动手了,他积累粮草,囤积兵器,训练军队,以其母姜氏为内应,准备偷袭郑国国都。

到了这一步,郑庄公终于不再忍了,因为他要等的机会已经来临。面对姬段的叛乱,他当机立断,命令公子吕率200辆战车讨伐姬段。在郑军强大的攻势下,姬段不战自溃,被迫出逃到鄢。

随后,郑庄公亲率大军征伐鄢邑。姬段见鄢邑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地,随即出逃郑国,逃到了卫国的共邑。至此,郑庄公彻底清除了内部的分裂势力,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为将来称霸列国扫除了后顾之忧。

随着郑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与周王室的矛盾也在日渐加深。

周平王在位时,为了削弱郑庄公的权力,他打算任命林父为卿士,但这件事却传到了郑庄公的耳朵里,庄公对此很是不满,于是找到周天子要说法去了。

周平王在这件事上本就理亏,所以对于庄公的质问,直接来了个死不承认。最后,为了公平起见,双方发生了一场“互换人质”事件。

周王室以王子狐在郑国为人质,郑国则以太子忽在周王室为人质。人质互换完毕之后,周、郑的矛盾暂时平息了下来。但在风平浪静的表面,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等这场风暴发生时,天地为之变色,一个新的时代也由此开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其孙姬林即位,是为周桓王。在周桓王即位之前,在郑国充当人质的王子狐已经一命呜呼了,而王子狐又是周桓王的父亲。所以,周桓王一继位,就将其父的死归咎于郑国,从而对郑庄公深恶痛绝。

所以,自周桓王即位伊始,为了给其父报仇,便瞅准机会处处打击报复、羞辱郑庄公。郑庄公也是有尊严的人,被一个头小子如此欺辱,他哪能忍得了,自然要想办法予以回击。于是,双方的关系再次冷淡恶化。

随后不久,为了进一步打击郑庄公,周桓王采取其祖父的做法,任命虢公担任右卿士,与郑庄公担任的左卿士分庭抗礼。对于周桓王的做法,庄公立马予以回击,他派人收割了周王室周围的麦子。如此以来,周、郑之间的关系便更加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尽管如此,郑庄公作为长辈,并没有打算一直逼迫周桓王。面对双方不断恶化的矛盾,庄公主动低头,于公元前717年主动前往洛阳朝拜周桓王,希望能缓解一下双方长期对立的矛盾。但年轻气盛的周桓王,面对庄公的主动示好,根本不买账,直接闭门不见,这让庄公很是没有面子。

但更绝的还在最后。公元前715年,周桓王正式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让他与身为左卿士的庄公分庭抗礼。并于公元前712年强行夺取了郑庄公的四座城池。如此轮番逼迫,这让庄公很是不满,但他还是克制住了,他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他在等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

繻葛之战:桓王箭上肩

公元前707年,面对庄公的一再忍让,周桓王变本加厉,下令剥夺郑庄公的左卿士职位。这个举动,把庄公终于给惹怒了,他不再忍了,直接向周桓王摊牌了,以后再也不去朝拜你了。

面对郑庄公的无礼,周桓王认为必须教训一下这种以下犯上的行为。遂于这年秋天,亲率周、陈、蔡、卫联军讨伐郑国。面对周桓王的一再挑衅,郑庄公也亲率士兵迎战,双方在繻葛一带摆开战场,准备进行决战。

战斗开始后,郑军在庄公的指挥下,旗动而鼓,击鼓而进,以泰山压顶之势攻击周室联军。由于郑军作战勇猛,且步步为营,没过多久,周室联军便败下阵来,被打得丢盔弃甲、节节败退。周桓王本人在撤退的过程中,被郑将祝聃一箭射中了肩膀。

至此,周桓王败得一塌糊涂,输得心服口服,下令大部队后撤,保住部分力量。这便是“桓王箭上肩”的来历。

繻葛之战结束后,周天子威信扫地、颜面无光,自桓王以后,再也没有一位天子敢于和争雄称霸的诸侯较量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郑庄公与周王室的较量,开启了一个时代。

标签: 郑庄公

更多文章

  • 郑庄公想和母亲见面,颍考叔:这事好办,挖条地道就行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郑庄公

    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生大儿子姬寤生时难产,武姜认为这是不好的征兆,于是对姬寤生非常不喜欢,而小儿子共叔段是顺产,武姜就专宠小儿子。按照长幼之序,姬寤生继承了郑武公的君位,成为郑庄公。这不合武姜的意愿,于是武姜作为内应,准备协助共叔段阴谋夺位。郑庄公对弟弟的图谋不轨早有察觉,派兵征缴共叔段,

  • 箭射周天子的郑庄公,被母亲和弟弟算计了二十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郑庄公

    一个子女会得到母亲全部的爱。那两个子女会分别得到母亲一半的爱吗?当有两个儿子时(或者女儿),母亲往往偏爱小儿子(女儿),这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春秋时期,也有一位母亲过分偏爱小儿子,最终导致母子反目成仇,兄弟相残。这个母亲叫作武姜,是春秋时期申国申候的女儿,也是郑武公的正夫人。武姜是中国几千

  • 名侦探杀人事件 VS 郑庄公射王中肩(探索篇)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教EXCEL标签:郑庄公

    夏季,周桓王夺去了郑庄公的政权,郑庄公不再朝觐。冬季,郑庄公去成周,第一次朝见周桓王。周桓王不加礼遇。虢公林父劝谏说:“那个人可是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下得了手啊!”周公黑肩接着说:“差点儿连……我们周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友好地对待郑国,用以鼓励后来的人,还恐怕人家不来,何况不以礼接待呢?郑国不

  • 为什么兴起春秋霸业的郑庄公,没资格入围春秋五霸?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郑庄公

    国人对“春秋五霸”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于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位,争议颇多。虽然有两个普遍接受的版本,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楚庄王吴阖庐、越王勾践”,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可以被大家认可的人选名单,因为不管怎么算,春秋五霸都是有争议的。有的君主如此-称霸是没有说

  • 郑庄公的故事之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郑庄公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典故就出自于郑庄公与他妈妈武姜和弟弟共叔段的故事。话说郑庄公的妈妈生了郑庄公和他弟弟两个儿子,郑庄公出生的时候,武姜难产,差点儿把老命给丢了,吓得够呛,所以给郑庄公取名为:“寤生”,也就是难产的意思,可见对郑庄公那不是一般的厌恶啊。最偏心的妈妈⭐️在生第二个孩子共叔段的时候,

  • 「春秋故事」郑庄公-有个偏心弟弟的母亲有多头疼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郑庄公

    郑庄公一生远交近攻,小霸于诸侯,可谓风光无限。但是令郑庄公头疼的是,他却有一个偏心小儿子的母亲,并且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郑武公十年的时候,娶了申国的国君的女儿武姜为妻,这个人便是郑庄公与他弟弟共叔段的母亲。四年后,武姜生下了郑庄公,但是从郑庄公出生时起,他的母亲武姜就不喜欢他。为什么呢?从武姜给郑庄

  • 郑庄公小霸的另一面-伪善而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郑庄公

    提及春秋时期,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是春秋五霸,但在五霸之前。还有一个不逊于他们的霸主,那就是郑庄公。他是实际意义上的春秋第一霸主。也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郑国第三位国君,郑氏,名寤生,郑武公之子。后世都言讲郑庄公是伪君子,是最伪善的人。名义上爱护弟弟,实际上却故意纵容弟弟,最终逼得自己弟弟造反,从

  • 郑庄公挖土看母亲代国君的铁血和柔情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郑庄公

    在《风云战国之列国》、《春秋五霸》、《东周列国之春秋篇》等影视剧中,都有关于郑伯克段于鄢的议论,为什么郑庄公是一个君主,被后人称为“春秋小霸”的人,需要挖土才能见到他的母亲?这不得不提到他的母亲武姜。她是周幽王申后的侄女,也是申国的小女儿,后来郑国嫁给了王后。她一直想武公把舒端换成太子,然而废除长辈

  • 少时只知郑庄公的宽容大度,年长方懂郑伯阴险狡诈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郑庄公

    还记得第一次看《左转》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时候,觉得郑庄公很是大度和宽容,一次次的容忍他的亲弟弟共叔段。几年后再看的时候才明白,郑伯是多么的阴险狡诈。郑庄公被生下来的时候是倒着生的,惊吓到了他的母亲武姜,于是取名为“寤生”,也因此郑庄公从小就不招武姜喜欢,武姜偏心于她的另一个儿子共叔段,还多次鼓动郑

  • 郑庄公死后,春秋小霸郑国为什么再无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郑庄公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春秋初期的小霸主郑国的衰亡。春秋初期,郑国在一代明君郑庄公的领导下,一跃成为中原地区的小霸主,盛极一时。但是自从郑庄公离开之后,这个郑国的国力就一落千丈,从此彻底沦为了跑龙套,从一代霸主变成了国际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在晋国跟楚国两个霸主之间反复横跳,又被反复爆锤。从天堂到地狱,郑国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