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庄公想和母亲见面,颍考叔:这事好办,挖条地道就行

郑庄公想和母亲见面,颍考叔:这事好办,挖条地道就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安然谈史 访问量:1532 更新时间:2023/12/26 7:17:09

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生大儿子姬寤生时难产,武姜认为这是不好的征兆,于是对姬寤生非常不喜欢,而小儿子共叔段是顺产,武姜就专宠小儿子。按照长幼之序,姬寤生继承了郑武公的君位,成为郑庄公

这不合武姜的意愿,于是武姜作为内应,准备协助共叔段阴谋夺位。郑庄公对弟弟的图谋不轨早有察觉,派兵征缴共叔段,共叔段夺位计划破产,后逃离郑国客死异乡。郑庄公由此迁怒母亲武姜,先是把武姜囚禁起来,又把武姜调离都城,迁往颖地居住。郑庄公发下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就是黄泉路上再相见。可见郑庄公有多恨武姜。

颖地的地方官颍考叔是个有名的大孝子,当他听说这件事之后,就想劝说郑庄公母子冰释前嫌。在中国传统化中,“孝”是衡量人们道德水准的核心要素,作为国君来说,恪守孝治能够笼络士人之心,校正国家礼法,巩固君主地位和政局稳定。即使父母有过错,也不能作为不行孝道的理由。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就是劝谏君主太多就会受到侮辱,劝谏朋友太多就会被疏远。劝谏从来都是个有技巧的活,颍考叔只是一个地方小官吏,位卑言轻,如能够管的了郑庄公的家务事呢。

颍考叔毕竟是插手君的家庭事务,这在当时是大忌,况且颍考叔并不知道郑庄公有无后悔之意,这种情况下去做调解是具有极大危险性的,搞不好要丢性命。颍考叔要调解成功,就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1、劝说郑庄公同意把武姜迎回都城;

2、如何令郑庄公绕过所发的毒誓;

如果郑庄公对自己的做法有后悔之意,那第一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但第二个问题是不能轻易回避的,作为一国之君要一言九鼎,自己发过的誓如果被自己破坏了,不仅失信于臣民,自己面子上也过不去,以后说的话还会有谁信。

颍考叔不打算直接进谏,而是采取旁敲侧击之法,一来试探郑庄公的真实想法,二来让郑庄公自己领悟,避免对君王的说教。首先要有个合理的理由见到郑庄公。于是颍考叔带着颖地特产出发前往都城给郑庄公进贡。郑庄公留颍考叔共进晚餐,晚餐吃得是烤全羊,郑庄公命令侍从将一只羊腿赐给颍考叔,颍考叔并不急于享用,而是用刀把羊肉剔下来,包好之后放于袖内。

郑庄公看后十分不解,问颍考叔为何要将羊肉包起来,颍考叔答道:“我家中的老母亲活了一辈子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羊肉,我不忍心一个人享用,要带回去给老母亲品尝一下。”郑庄公听后感慨万分,说:“你还可以尽人子之心,而寡人虽为国君,却难享人伦之乐。”颍考叔故意问道:“姜夫人不是还在吗,大王为何出此言呢?”。

郑庄公把前后经过和“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毒誓跟颍考叔说了一遍,表示自己虽然后悔,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了。颍考叔见郑庄公心生悔意,连忙说道:“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大王既不违反誓言,又能母子相认。”郑庄公问:“什么办法?”颍考叔说:“这个容易,大王派人挖一条隧道,一直挖到有泉水冒出,然后让姜夫人在隧道中等候,然后大王再进隧道相见,这样不就是黄泉相见了吗。”

郑庄公一听觉得可行,当即找了五百民夫连夜开工,隧道中还修建了一个地室,最后郑庄公和武姜母子俩在地室中相见悲喜交加,泣不成声,郑庄公亲自挽着母亲的手将武姜迎回都城居住,成为一段千古佳话。而颍考叔也因为调解有功,被从颖地调往都城,受到郑庄公的重用。

读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争议和纠纷。在产生纠纷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任何过激的行为在事后都会付出代价,在冷静下来之后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理清矛盾产生的根源,确定利益的争议点,找到利益的交叉点,才能顺利达成和解。作为调解人也要讲究策略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才能迎刃而解。

标签: 郑庄公

更多文章

  • 箭射周天子的郑庄公,被母亲和弟弟算计了二十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郑庄公

    一个子女会得到母亲全部的爱。那两个子女会分别得到母亲一半的爱吗?当有两个儿子时(或者女儿),母亲往往偏爱小儿子(女儿),这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春秋时期,也有一位母亲过分偏爱小儿子,最终导致母子反目成仇,兄弟相残。这个母亲叫作武姜,是春秋时期申国申候的女儿,也是郑武公的正夫人。武姜是中国几千

  • 名侦探杀人事件 VS 郑庄公射王中肩(探索篇)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教EXCEL标签:郑庄公

    夏季,周桓王夺去了郑庄公的政权,郑庄公不再朝觐。冬季,郑庄公去成周,第一次朝见周桓王。周桓王不加礼遇。虢公林父劝谏说:“那个人可是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下得了手啊!”周公黑肩接着说:“差点儿连……我们周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友好地对待郑国,用以鼓励后来的人,还恐怕人家不来,何况不以礼接待呢?郑国不

  • 为什么兴起春秋霸业的郑庄公,没资格入围春秋五霸?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郑庄公

    国人对“春秋五霸”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于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位,争议颇多。虽然有两个普遍接受的版本,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楚庄王吴阖庐、越王勾践”,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可以被大家认可的人选名单,因为不管怎么算,春秋五霸都是有争议的。有的君主如此-称霸是没有说

  • 郑庄公的故事之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郑庄公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典故就出自于郑庄公与他妈妈武姜和弟弟共叔段的故事。话说郑庄公的妈妈生了郑庄公和他弟弟两个儿子,郑庄公出生的时候,武姜难产,差点儿把老命给丢了,吓得够呛,所以给郑庄公取名为:“寤生”,也就是难产的意思,可见对郑庄公那不是一般的厌恶啊。最偏心的妈妈⭐️在生第二个孩子共叔段的时候,

  • 「春秋故事」郑庄公-有个偏心弟弟的母亲有多头疼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郑庄公

    郑庄公一生远交近攻,小霸于诸侯,可谓风光无限。但是令郑庄公头疼的是,他却有一个偏心小儿子的母亲,并且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郑武公十年的时候,娶了申国的国君的女儿武姜为妻,这个人便是郑庄公与他弟弟共叔段的母亲。四年后,武姜生下了郑庄公,但是从郑庄公出生时起,他的母亲武姜就不喜欢他。为什么呢?从武姜给郑庄

  • 郑庄公小霸的另一面-伪善而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郑庄公

    提及春秋时期,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是春秋五霸,但在五霸之前。还有一个不逊于他们的霸主,那就是郑庄公。他是实际意义上的春秋第一霸主。也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郑国第三位国君,郑氏,名寤生,郑武公之子。后世都言讲郑庄公是伪君子,是最伪善的人。名义上爱护弟弟,实际上却故意纵容弟弟,最终逼得自己弟弟造反,从

  • 郑庄公挖土看母亲代国君的铁血和柔情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郑庄公

    在《风云战国之列国》、《春秋五霸》、《东周列国之春秋篇》等影视剧中,都有关于郑伯克段于鄢的议论,为什么郑庄公是一个君主,被后人称为“春秋小霸”的人,需要挖土才能见到他的母亲?这不得不提到他的母亲武姜。她是周幽王申后的侄女,也是申国的小女儿,后来郑国嫁给了王后。她一直想武公把舒端换成太子,然而废除长辈

  • 少时只知郑庄公的宽容大度,年长方懂郑伯阴险狡诈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郑庄公

    还记得第一次看《左转》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时候,觉得郑庄公很是大度和宽容,一次次的容忍他的亲弟弟共叔段。几年后再看的时候才明白,郑伯是多么的阴险狡诈。郑庄公被生下来的时候是倒着生的,惊吓到了他的母亲武姜,于是取名为“寤生”,也因此郑庄公从小就不招武姜喜欢,武姜偏心于她的另一个儿子共叔段,还多次鼓动郑

  • 郑庄公死后,春秋小霸郑国为什么再无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郑庄公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春秋初期的小霸主郑国的衰亡。春秋初期,郑国在一代明君郑庄公的领导下,一跃成为中原地区的小霸主,盛极一时。但是自从郑庄公离开之后,这个郑国的国力就一落千丈,从此彻底沦为了跑龙套,从一代霸主变成了国际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在晋国跟楚国两个霸主之间反复横跳,又被反复爆锤。从天堂到地狱,郑国衰

  • 乱世枭雄郑庄公(七)玩弄三国军队于股掌之上

    历史人物编辑:郭永光标签:郑庄公

    宋国告急,宋殇公赶紧叫孔父嘉带了两百辆兵车,又打发使者带了黄金、白玉、绸缎等好些礼物去卫国和蔡国借兵。卫宣公受了礼,当时就出兵,跟着宋国从小路去打荥阳,世子忽和祭足一边下令守城,一边派人向郑庄公报告。这边郑、齐、鲁三国联军进攻如火如荼非常顺利,郑庄公却收到世子忽的告急文书,遂传令班师。齐国的夷仲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