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昭公之死的教训与启示

郑昭公之死的教训与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璐璐说历史 访问量:1275 更新时间:2024/1/9 5:14:59

郑昭公

鲁桓公十七年,最引人注目的事情,莫过于郑昭公的被杀!

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三日,据《史记》记载,郑昭公外出田猎,被高渠弥从背后一箭射杀。至此,郑昭公,也就是曾经的太子忽,从鲁桓公十五年六月第二次君临郑国,到鲁桓公十七年十月被杀,第二次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两次在位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两年。

高渠弥为什么会杀郑昭公?按照《左传》解释,在郑庄公时代,郑庄公欣赏高渠弥,并准备要提拔为郑国卿士,但时任太子的郑昭公非常讨厌高渠弥,所以在父亲面前极力阻止,但未获成功,之后高渠弥顺利当上了郑国卿士。但自此之后,高渠弥就仇视郑昭公。郑昭公第二次君临郑国,高渠弥担心自己的安全,所以先下手为强,弑杀了郑昭公。

郑昭公在重新出任国君后一年半被杀,说明了郑昭公在这一年多时间里,虽然名誉上是国君,但势单力薄,无所作为。因为郑昭公明知自己讨厌高渠弥,但无可奈何,高渠弥照样还在郑国卿士的位置上,无法拿下。更为令人吃惊的是,高渠弥杀了郑昭公,没有任何后果!不但如此,还能堂而皇之的和祭仲一起把公子亹拥立为君,郑国境内也未见有何反对!这足以说明,不仅仅是高渠弥势大,而是郑昭公根本没有势力,甚至可以说,郑昭公在郑国不得人心,没有人为他维护正义,讨回公道!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郑昭公为何会外失强援,內失人心?错失强援前文已经论及,郑昭公在做太子时就没有强大的国际力量作为凭恃,尤其没有接受齐僖公嫁女美意,让他错失齐国强援。內失人心,除了郑昭公自恃勇武、为人耿介外,其特立独行不善结人缘的短处,也会导致他在内部没有人事基础。除了这个原因,应该还和十七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有关。

这件事发生在鲁隐公十一年,当时郑国攻打许国,遭到许国顽强抵抗。在攻城战役中,郑国大夫颍考叔奋勇争先,率先登上城墙,不料被公孙阏从城下暗箭射杀。这件事情导致郑国内部群情激愤,定要公孙阏以命抵命,还颍考叔公道。

公孙阏暗箭伤人

可是,郑庄公揣着明白装糊涂,以暗箭伤人、查无实据的借口放过了公孙阏,并装模作样,用“卒出豭,行出犬鸡”的方式让士兵们诅咒射死颍考叔的人。《左传》惯于使用伏笔铺垫,前后呼应的方式安排历史情节。在郑庄公使用诅咒平息郑国舆论的评论中,《左传》借用君子之言批评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邪而诅之,将何益矣!”说明这件事必然不会就此了结,还有后续。

何以见得?这就要从公孙阏的身份说起。此时称为公孙阏的人,应该就是郑庄公的孙子。以郑庄公当时不到五十岁的年龄,孙子都已经成为一员战将,那么这位孙子应该是长子长孙。合理的推断应该是太子忽的儿子。公孙阏三字,在郑庄公那时,还不是日常的名字,而只是作者在著作中对人物的称呼。这种称呼说明,此人名阏,是郑庄公的孙子。在郑昭公之后,公孙阏就应该被称为公子阏。

公孙阏仅仅因为和颍考叔争车,而一旦没有抢到车,就心怀不满,可见心胸狭隘。尤其脾气鲁莽,不顾后果的性格,典型被惯坏了的那种!公孙阏暗箭伤人,害死颍考叔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尤其对郑庄公的处理方式争议更大。这件事对郑国后来的团结也具有严重破坏作用。可以断定,郑国之内,对于公孙阏心怀不满者大有人在,这连累郑昭公一家在郑国处于较为孤立和被动的境地,因此也导致郑昭公后来成为事实上的弱主。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就可以得出结论:郑庄公的诅咒在这时候按照“因果报应”的方式体现了出来!高渠弥正是通过暗箭伤人的方式弑杀了郑昭公,这是对公孙阏害死颍考叔的报应,也正是郑庄公的诅咒的结果!两次暗箭伤人,虽然在加害方式上雷同,但后者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颍考叔死亡应有的代价。这样的结果正是郑庄公在政治上丧失判断力,错误用诅咒邪术代替公正治国、刑无偏私的代价,是为自己自私偏袒付出的代价。正所谓“正直不行,祸及后人”!

郑昭公死后,公子亹、公子婴相继被祭仲、高渠弥扶植上马,不过时间不长,均死于非命。到鲁庄公十四年,郑厉公成功复辟,第二年就杀了公子阏。此公子阏,必是公孙阏无疑。至此,郑国才结束了长达二十年的这一轮国内大乱。而此时,郑庄公的子孙早已经七零八落,笼罩在郑庄公子孙头上的诅咒阴霾也终于逐渐消退。这是后话。

标签: 郑昭公

更多文章

  • 华父督与南宫长万,同为弑君者,为何结局迥异?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南宫长万

    春秋时代,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父子相残、以下犯上的恶性篡位事件层出不穷,有史可考的就发生了36起弑君篡位的恶性事件。这些弑君者里头,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们成功因何成功,失败因何失败。我们用来分析的案例,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宋国,前后相隔30年的两起恶性弑君事件。这两起恶性事件的

  • 史上不可思议的一幕,与叔向从没有交集的祁奚竟然来救他?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祁奚

    春秋时期,晋国范氏、栾氏两大家族争权夺利,斗争激烈。公元前552年,范氏家族首领范宣子利用自己的晋国执政大夫的职务便利,向栾氏家族发难,驱逐栾盈,捕杀栾盈同党。羊舌虎是被处死的栾党分子之一。他的哥哥叔向虽然不是栾党,且未参与政治斗争,但因为是羊舌虎的哥哥,也被捕入狱。叔向是当时有名的贤士。他被捕后,

  • 春秋战国祁奚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心怀坦荡留下美谈

    历史人物编辑:知谈历史标签:祁奚

    历史上因为任人唯亲而造成祸害的例子枚不胜举,但春秋战国时晋国大夫祁奚举荐自己的儿子,却赢得世人称颂,这是为什么呢?晋悼公是春秋战国晋国后期比较贤明的国君,他死以后晋国再无宏图大略的接班人,在他当政时,朝中出现了几个很贤德的辅佐大夫,其中祁奚也叫祁黄羊的算是深受他喜爱的大臣了。但人都有老的时候,祁奚就

  • “火中自焚”的宋共姬,为何成了贞洁烈女代表?背后原因发人深省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共姬

    现在,妇女已经可以撑起半边天了,但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那可是被严重束缚的群体。比如说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比如说为了一些奇怪的规定,硬生生的打断脚骨,然后从小就开始裹小脚,这些都是封建时期男权思想对于女性的压迫。而这些压死人的封建思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夺取人的性命。春秋战国

  • 宋景公:宋国第28任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宋景公

    宋景公(?-公元前453年),子姓,宋氏,宋元公之子,是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在位共64年。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

  • 为什么同样的天有异象,汉称帝暴病而亡,宋景公却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宋景公

    公元前7年,天有异象,汉成帝吓得大惊失色,瘫坐在地。几日后,丞相翟方进不明原因忽然死去。一个多月后,汉成帝竟也暴病而亡。汉朝绥和2年,天下接连发生山崩,水灾,等自然灾害。放眼望去,山河满目苍夷,百姓民不聊生。这天,钦天监正在观星台,观望天象,忽然发现火星进到了天蝎座,他顿时吓得大惊失色,手抖抖地拿起

  • 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了八十个美女,孔子的完美主义很受伤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鲁定公

    孔子在帮助鲁国平息了阳虎之乱后,深刻认识到,只有当官才能实现治国理想。于是孔子接受鲁定公的邀请,先后在鲁国担任了中都市市长(中都宰)、基建部部长(司空)、司法部部长(司寇)。鲁国也渐渐强大起来。 此时,鲁国的邻国齐国出了大事,晏婴病逝了。一向贪图享乐的齐景公没了替他操心的晏

  • 鲁庄公二十年,属于郑厉公!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说动漫标签:鲁庄公

    一、概述:公元前674年,鲁庄公二十年,《春秋》用25个汉字,记载了3件事。第一件事,鲁庄公母亲文姜夫人在这年开春伊始,再次出访莒国,两次出访相隔不到半年。第二件事,这年夏天,鲁国史官记载齐国大灾,应该是临淄发生的一次严重火灾。第三件事,这年冬天,齐国讨伐戎国,此戎国就是鲁庄公十八年夏逐戎人于济西的

  • 齐桓公与鲁庄公:舅子和舅只差一个字,区别却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鲁庄公

    对话跨越两千年,邂逅《史记》密码。《列女传》刘向说:“文姜淫乱,配鲁桓公,与俱归齐,齐襄淫通,俾厥彭生,摧干拉胸,维女为乱,卒成祸凶。”在息夫人的故事中,@七品草民 提到了“春秋四大美女”:西施、息妫、文姜、夏姬。那么,文姜是谁,又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从《史记·鲁世家》看看司马迁的有关记叙。要知

  • 老公不务正业,樊姬只用两招就让这个男人发奋图强,一飞冲天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樊姬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很厉害的一个君主。大家都知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这句话,这句话就是出自楚庄王之口。楚庄王的一生绝对算得上是逆袭典范。由于小的时候目睹了自己的亲生父亲逼死自己的爷爷获得王位,楚庄王幼小的心理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又加上年幼即位,羽翼未满,所以楚庄王刚登上王位的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