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赵雍稍有差池稍显软弱,赵国立即就有倾覆之危。生死存亡之际,赵雍顾不得悼念亡父,与父辈老臣合力筹谋,将举国之精锐调入邯郸,又遣使与宋、韩二国示好结盟,舍重金拉拢越王、楼烦王,说服几方互为策应,故而5国联军还未抵达赵地边塞时,赵雍已经各个击破,间接挫败了会葬图赵的阴谋。
将此一危局化解于无形之后,赵地日趋安稳,赵武灵王意气风发,他决意拔除赵国的心腹大患“中山国”。中山国犹如一柄利剑横嵌于赵地的心脏地带,更兼燕、齐从中作梗,使历代赵君屡征而不得,二者宿怨已久。在蓄力灭中山之前,赵武灵王不愿纠缠于胶着的中原争霸,而是北上入胡,取胡人之长展开“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令赵国迅速强大,大批勇悍的戎狄胡人勇士被赵武灵王吸纳,选拔组织出一支铁骑精锐,这支精锐由赵武灵王一手掌持。公元前300年,赵国大举征伐中山,并建雁门郡和云中郡,然而就在大业得创之时,赵武灵王却突然废掉了长子章,传位于次子公子何(即是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将赵国内廷统统交付公子何,自称“主父”,继续率兵逐荡沙场。
公元前297年,心无旁骛的赵武灵王犹如一员悍将,征灭中山国、收服楼烦、赶跑胡林,赵国疆土扩大了3倍,随着赵国边塞烽烟渐止,赵武灵王想重新掌持内廷,并决意重新加封被废黜的公子章,以此分化遏制公子何,重新回归本位。然而4年的历练后,公子何已然洞察其中利害,进而毅然出手诛除兄长公子章,将父赵武灵王囚于沙丘宫,断绝粮米水源,45岁的赵武灵王活活饿死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