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英主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原因:权力面前,没有亲情的生存空间

一代英主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原因:权力面前,没有亲情的生存空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玉飞 访问量:4522 更新时间:2024/2/11 1:05:45

战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而一力推行胡服骑射、把赵国从边陲小国提升为军事强国的赵武,更称得上是君主中英雄人物。但就是这样的一代英主,在一手将赵国带到巅峰之际,惨被自己的手下活活饿死。究其原因,在于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不明白一个残忍的道理:权力面前,没有亲情的生存空间。

一、爱屋及乌,宠子狂魔赵武灵王

常言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但赵武灵王身为一国之君,却也像一位寻常老父一样宠爱自己的小儿子,不过其原因,更多的由于爱屋及乌。

在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将吴孟姚(史书中称为“吴娃”)纳入后宫,对其非常宠爱,爱到什么程度?书中提到,赵武灵王为吴娃数年不出邯郸。其后,二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赵何。

数年后,吴娃因病去世,赵武灵王痛不欲生。为了缅怀这位爱妃,他将之前早已确立的太子赵章废除,改立赵何。

这还不够,在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决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把赵何立为赵国国君。朋友们,您没看错,不是太子,而是国君!他希望通过自己在一旁手把手教导的方式,让赵何尽早确立威信、并熟习一国之主的业务。

公元前299年,赵国正式举行了传位仪式,10岁的赵何成为了新一任的赵王,而41岁的赵雍(即赵武灵王),则被称为“主父”。为了帮助赵何树立国君地位,赵武灵王安排自己最信任的重臣肥义作为相国,坐镇邯郸,辅佐赵何。

二、老父的反悔:二王并存?

但是,时间能消磨一切。随着吴娃的音容笑貌逐渐淡化,赵武灵王对赵何的偏爱也随之减弱,这时,对于长子赵章的愧疚逐渐涌上心头。

有一次,赵武灵王在赵何(即赵惠文王)朝见群臣的时候,暗地在一旁观察众人的神情举止。这一看不打紧,群臣的总体表现倒没有特别之处,但赵章怏怏不乐的神情,却在慈父的心里激起了波澜:是啊,赵章是长子,按理说应该继承自己的衣钵,但现在却要向十来岁的弟弟俯首称臣,难怪如此憋屈。

为了弥补赵章,赵武灵王将他分封在代郡(河北蔚县),封号为安阳君,并安排了田不礼当他的副手。

过了不久,赵武灵王更是有了新的思路:何不将赵国一分为二,赵章在代郡、赵何在邯郸,两王并立?而自己则作为父王,统揽两国。

这有点像如今分家产的意思,但国家毕竟不是家庭,在群狼抢食一般的战国时期,这几乎等于是自我分裂、自废武功。赵武灵王虽然是一等一的性情中人。但面对这样的大事,一时间也难以下定决心,同时国君赵何一派对此也强烈反对,此事也暂时搁置了起来。但朝廷内外对此也有所耳闻,一时间,平静的政局下暗流涌动,各派纷纷动作频频、人心躁动。

三、沙丘政变—本质是派系的权力争夺

在攻灭中山国后,赵武灵王带着俩儿子,去沙丘宫(河北广宗大平台村)一带出游,享受天伦之乐。晚上,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宫殿,相隔还比较远。

赵章和田不礼决定以此为契机,发动政变。他们派人冒充赵武灵王的使者,前去召见赵何。

肥义心知此事有诈,于是自告奋勇替代赵何先行探路,被田不礼等人杀害。紧接着,他们马上派大将高信领兵围攻赵何的行宫。

然而,赵何的手下早就有准备,公子成和李兑迅速的带着大军从邯郸赶来,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了赵章一伙。

公子章兵败后,逃往自己父亲的行宫寻求庇护。爱之心切的赵武灵王,也毫不犹豫地开门接纳了他。公子成、李兑随即领兵前来,逼迫赵武灵王交出赵章,在被拒后,干脆直接派人进宫搜索,找出了赵章并当场杀掉。

赵章被杀后,公子成和李兑合计:“因为要抓赵章,我们带兵围攻并逼迫主父,这是大逆不道之罪,如果我们就此撤退,恐怕主父回宫后会把我们这些人灭族。”

一不做二不休,两人命令军队继续将赵武灵王在沙丘的行宫包围得水泄不通,并且向宫内喊话:“里面的人听着,先出来的人无罪,后出来的人全家抄斩!”

行宫里的人争先恐后地逃了出来,所有宫门随后紧闭,只有赵武灵王被关在里面。很快地,宫内水尽粮绝,赵武灵王不得不四处找吃的充饥,老鼠洞、鸟窝都没放过。

三个月后,官兵打开宫门,只见赵武灵王已经被活活饿死,曾经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一代霸主,成为了一具皮包骨的尸体。这个时候,公子成和李兑才带着赵何回到邯郸,并正式向各诸侯国发丧。

至此,赵武灵王已死、赵章被杀、肥义死于非命、国君赵何年幼,公子成和李兑把控了赵国的权力核心:前者成为相国,并被封为安平君;后者被任命为司寇(最高司法官)。(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

可怜的赵武灵王,虽然在军事和战略方面堪称天才,但却高估了人性,在政治上犯了致命的错误。一代英主,竟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标签: 赵武

更多文章

  • 英明一世的赵武灵王到底做了什么?以致惨被饿死沙丘宫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赵武

    赵武灵王惨死于宫廷之变,并非是有人来谋害他,这纯属是他自己“作”的。赵武灵王的丰功伟绩后世的梁启超曾把赵武灵王同秦始皇、汉武帝等雄君圣主并列。因为以上这几位都曾打败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从这一点来看,赵武灵王也是一位非同寻常的君主。在他父亲赵肃侯去世后,周围几个国家想算计赵国,但被年轻的武灵王用计

  • 被誉为“唯一能挡秦六国之人”的赵武灵王,实力靠谱吗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赵武

    常立志不如立长志,何解?看赵武灵王大英雄的小目标就懂常听人言,常立志不如立长志,说过这话的人就有清朝以完人自居的曾国藩。这段话的出处,源自《古今贤文》“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算是对孔子《论语》中“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的进一步解读,意思嘛也很明显!当人专心致“志”的时候,他就会无所畏惧

  • 如果没有沙丘之变,赵武灵王会怎样打赢长平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赵武

    长平之战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它可以说是战国局势的转折,秦国在中后期最大的敌人赵国,败在了秦国的手里。而齐国也因为此前对燕国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战国第一强国的位置掉了下来。秦国抓住机会,完成了对六国的军事威慑,如今万事俱备,只差临门一脚就可以完成一统。但是昭襄王深感自己已经年迈,不能当此大任

  • 阴姬和赵武灵王是什么关系?中山国为什么被灭?

    历史人物编辑:乡村小诚哥标签:赵武

    阴姬和赵武灵王本没有相关牵连,一个是中山国的宠妃,一个是赵国的君王。但是却因为中山国的臣子司马喜的个人利益,引发了赵武灵王想抢夺阴姬的欲望,又因为中山国君王为防备赵武灵王抢夺阴姬的意图,立了阴姬为王后。让赵武灵王觉得尊严受损,于是,出兵歼灭了中山国。最终,因为一个女人让这个好不容易复国的中山国再次被

  • 赵武灵王被围困沙丘的时候,为什么大臣们不来救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赵武

    赵武灵王是一位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在他的领导下,赵国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走上了一条强国的道路。但是,他的晚年和齐桓公某种程度上非常相似,都被人围困起来,活活饿死。那么,究竟是谁有如此胆量敢围困一位君王,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做出了这种事情?赵武灵王被围困时间长达三个月,大臣们又为何不来救他呢?这件事要谈论起

  • 秦始皇在此地驾崩,赵武灵王在此地饿死,后世皇帝对此地讳莫如深

    历史人物编辑:爱吃的鲢鱼头标签:赵武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人是比较迷信的,在他们眼中,有很多禁忌。比如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地方,在古人眼中,便是一处困龙之地。商纣王曾在此地设置酒池肉林,赵武灵王曾饿死于此,而千古一帝秦始皇,同样在这个地方驾崩。此地在哪呢?它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境内的沙丘。沙丘沙丘位于今天河北邢台广宗县境内的大平台村,

  • 赵武灵王曾经胡服骑射崇尚改革,为什么最后结局却那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赵武

    众所周知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也算是个有能力的君主,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的国力大大增强,那么后来为什么他却被活活饿死,至于他的儿子被人打死呢?这一切还要从他的禅让开始说起。首先解释下为什么说赵武灵王前期很厉害,这是因为从前的中原民族一直是使用战车打仗的。但是赵武灵王他不走寻常

  • 以战论史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变法-胡服骑射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赵武

    一.即位时的局势六国虽然一开始合纵抗秦,而随着苏秦失势合纵之谋自然溃散。而秦相张仪以纵横捭阖之权术离间六国,使六国诸侯互相残害而越来越弱,只有秦国逐渐变强。赵武灵王即位观其局势,知道联盟合纵难以成功,必须强化自身实力。赵武灵王二.变法的动机第一,赵国的东北方是中山国北部是代国,两国都是白狄之国。中山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没成为“始皇帝”还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赵武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首先是赵武灵王为什么没有成为“始皇帝”,其次是他为何落个得饿死的结果?第一个问题要从国家角度来看待,“胡服骑射”之后赵国迅速崛起,由于赵国特殊的地理条件,在灭亡中山国之后赵国并没有急于加入当时的中原混战,而是向北方扩长,渐渐的赵国势力延伸到了云中,九原一带,这对南方的秦国

  • 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代枭雄赵武灵王最后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赵武

    在战国时期,赵国原本国力并不强大,而且赵国四周强敌环伺,很难让国家取得大的发展,不过这一切都在赵武灵王上位之后得到了改观。赵武灵王上位之后,先是和韩国联盟,稳定南方局势,随后插手燕国事务,在保证北方安宁的同时挑起秦、齐两国之争,结果两国两败俱伤,赵国也得到了发展机会。随后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这让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