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中国名将,有名的抗金英雄,一生事迹名垂青史;但是岳飞如果知道他的后人这么不出息,不仅不为他报仇,还替满清(也就是金人)做事,会有何感想?
岳飞的这个后人叫岳钟琪,是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在满清时期一生战功赫赫,位列满清十大名将,生前乾隆赞他“三朝武臣巨擘”,死后赐谥“襄勤”。
岳钟琪出生于武将世家,其父岳升龙为康熙时代的议政大臣、四川提督,当年随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颇有建功,康熙帝曾赐予匾联“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1726年,追谥“敏肃”。
1709年,岳钟琪捐官做了候补知府。1711年,由于边地战事频仍,准噶尔汗国屡屡骚扰边民,为了平息叛乱,加之自己自幼喜爱军事。岳钟琪毅然请求由文职改作武职,作了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从此踏上戎马生涯的征程。
岳钟琪深沉刚毅而多智谋,对士卒很严厉,但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都愿意为他卖命。雍正多次褒奖他的忠诚,所以屡次将征剿的重任托付于他。整个清朝,作大臣的汉人中拜为大将军,连满族士卒也听命于他,仅仅岳钟琪一人。
在平定青海叛乱中,盖世功勋,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全部隶属清朝,逐准安藏,建立大功,123万平方公里的西藏纳入大清版图。起复委用,平定大金川,傅恒当时作经略也因岳钟琪而立了大功。乾隆皇帝在他的怀旧诗里,把他列为五功臣之一,并称之为“三朝武臣巨擘”。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岳钟琪是千古名将,开疆拓土近两百万平方公里,丝毫不在康熙平定准噶尔汗国功劳之下;但是岳钟琪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究其源起,还是因为他是岳飞的世孙。
岳飞一生抗金,被后人封为民族英雄,而他的后人,却忠心耿耿的替满清做事,这样巨大的反差,让人实在难以接受,可以说岳飞和岳钟琪只能存在一个流芳千古,在满清灭亡后,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岳飞。
或许可以说岳钟琪功绩不在汉朝霍去病、唐朝苏定方等人之下,但奈何;或许只有哪一天真正抛开民族情感,才能接纳岳钟琪吧。
但是他终究是一个汉人,满人不可能绝对的信任他,最明显的就是雍正时期,1732年噶尔丹策零偷袭哈密,清军失利,本来和岳钟琪没什么事,但是一个汉人地位太高且手下兵马众多的情况下,雍正帝忌惮了,何况他还是岳飞的后代。
当时岳钟琪就被雍正帝严责“攻敌不速,用人不当”;随后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鄂尔泰乘机奏本,极力弹劾岳钟琪。雍正批准了鄂尔泰的弹劾,下谕“交部议决”。结果削去了岳钟琪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衔,降为三等侯,仍护大将军印。
紧接着雍正帝又下旨诏岳钟琪离疆返京“商办军务”,由副将军张广泗护宁远大将军印。刚回京张广泗弹劾他的奏折也随之到了雍正帝的龙案。在张广泗和鄂尔泰合力弹劾下,当月雍正就下诏将岳钟琪“交兵部拘禁候议”。 岳钟琪被捕入狱以后,在等候兵部的判决,一直等了整整两年。
两年后,也就是1734年判决才下来,判决居然是“斩决”。雍正帝接到兵部议奏折子,左右权衡,最后,念及其当年进西藏、平青海之功,改“斩决”为“斩监侯”,并处罚银七十万两。
知道乾隆登基后,大赦天下,岳钟琪和傅尔丹同被释放,贬为庶人。11年后,由于大小金川叛乱,朝中无人能敌,乾隆才又想起了曾经战功卓绝的岳钟琪,而岳钟琪毫无怨言,继续替满清卖命;岳钟琪的命运和经历,也是当时绝大多数汉人官员的共同命运,满清不可能真正让汉人掌实权,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一贬到底甚至直接杀掉,需要用的时候就假惺惺的做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