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东吴武力上限是张辽?甘宁凌统不是对手,一仗就把孙权打怕

为何说东吴武力上限是张辽?甘宁凌统不是对手,一仗就把孙权打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槐方言配音 访问量:1215 更新时间:2023/12/16 1:47:32

为什么说东吴的兵力上限是张辽呢?甘宁和灵通不是对手,一战吓到孙权太史慈,甘宁和周泰榜上有名。相应的,曹魏有十人上榜(包括张绣、邓艾),蜀汉有六人上榜。蜀汉的人数虽然没有曹魏多,但是除了魏延之外,其他五虎将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武力横扫江东将领。

江东虽有四大都督十二虎臣,但与三国的前几名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且不说六大蜀汉,与曹魏的将领相比,一直有“东吴兵力上限在张辽”的说法,也就是说江东诸将没有一个能在兵力上超过张辽。

在演义中,张辽的兵力估计很难进入曹操手下将领的前五(典韦、许褚、曹彰、庞德夏侯惇甚至徐晃的兵力应该都比他强),但是张辽不以武力出名的辽国却能震慑东吴的将领,那为什么说“东吴武力的上限在张辽”呢?甘宁和灵通本来就不是对手,一战就把孙权吓得够呛。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孙策、太史慈、甘宁、凌统、周泰、程普是东吴最强六将。孙策不战死早,更何况,周泰和韩当合力拉拢许褚,逼文聘退兵,不敢与关兴和张苞交手,周泰和程普也就不提了,比较太史慈、甘宁、凌通三者更有意义,我们一一分析比较。

先说太史慈。208-209年合肥一战,孙权进攻合肥。一般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后因“太史慈见有人落后,弃张辽,回战。”二人未战,而七八十回合的打平才是双方真正实力的体现。

再来说说凌统。汝墟口之战,“先头张辽与凌统对峙,大战五十余场,不分胜负。孙权怕凌统败北,命吕蒙回营。从张辽的“对凌统的恐惧”来看,50回合的话,凌统很可能处于下风;最后,甘宁,两人没有交过手,但两人都有过类似的劫营经历。

相比之下,就是张辽八百人劫孙权大营和甘宁白起劫曹营:这两次大营大劫都给了对方很大的打击。张辽面对的是已经反应过来,缓缓包围的孙权大军。张辽杀出重围,不仅如此,他转身赶去,救下被围困的百姓,再次突围;甘宁劫营更多是因为面对“自扰”的曹军,没有对甘宁形成有效围攻。营中发生了冲突,死了数十人,然后从南门冲了出去。

从难易程度来看,显然张辽八百骑劫孙权营地要好于甘宁百骑劫营,而且张辽的个人胆识也应该高于甘宁。

真正让张辽微名声大振的是攻营之后的逍遥津之战。战斗过程我就不多说了。只说这一战,着实把孙权吓坏了。不仅险些被张辽生擒,还损失了无数的兵马。陈武将军战死,宋干和徐盛受伤,后方三百死士全部阵亡,凌统身受重伤,独自逃回;除了上述几人之外,东吴参战的将领还有吕蒙、甘宁、潘璋蒋钦、何其等人,十万大军被张辽乐的七千余人追杀进了李甸的人,孙权这次受辱。

张辽一战成名,震惊江东,更是名扬江东。哭个不停的江东孩子,只能说“张辽来了”才止住哭声。

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打败了东吴最强军事力量太史慈,略败甘宁、凌统,横扫江东十余名将领。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东吴武力上限在张辽”的传说。.当然,事实上在军事实力上绝对超过张辽的东吴有一个人。他就是小霸王孙策,只可惜孙策死得太早,张辽虐江东众将。

标签: 凌统

更多文章

  • 三国之中,江东十二虎臣,仅四人拜将封侯,甘宁、凌统无份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凌统

    在三国历史上,江东十二虎臣,兴王定霸,佐孙权成鼎峙之业。出类拔萃,比翼齐衡。按正史,论战绩、军功,以下四人实至名归,俱拜将封侯,为十二虎臣之翘楚,排名如下:1·右大司马、左军师、安丰侯丁奉丁奉在正史中,有搴旗斩将之勇,每战先登,战斗常冠军。东兴之战,雪中奋短兵,斩桓嘉、夷韩综,大破魏军,一战成名。魏

  • 《五虎定三国》战江陵关羽斩陆逊 守豫章凌统调吕岱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凌统

    且说诸葛亮调兵遣将,令魏延引兵五万,自永安进兵,直取秭归、西陵;令马岱引兵五万自下邳出兵,直取涂中,令姜维引兵五万,自广陵出师,直取横江,令赵云引兵五万,自江夏出师,直取长沙,诸葛亲自率领关羽、黄忠领军十万,分兵二路自襄阳出兵,分进合击直取江陵。且说汉军三十万大军,分兵六路,大有气吞志灭之势。陆逊召

  • 甘宁武艺堪称东吴第一人,凌统为何敢和其叫板?论战力凌统不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凌统

    说起三国时期的无双斗将,勇猛善战的甘宁甘兴霸绝对榜上有名。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小说中,同为东吴将领的凌统却敢跟他叫板,甚至两次在宴会上公然大打出手,这又是为什么呢?杀父血仇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能猜到,凌统之所以对自己人刀兵相向,是因为甘宁与他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甘宁祖上在刘焉麾下效命。后来他

  • 凌统能战平名将张辽,具有一流武艺吗?东吴又有几人强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凌统

    相比较而言,东吴似乎在三国时代最没存在感,尤其他们的武将平均武力值水平貌似最低。其实吴国这边也有属于自己的猛将,比如凌统就是其中的一员,其代表之战就是战平魏国名将张辽了。合肥一战,孙权与曹操互撕,凌统则出马大战张辽,双方斗了50回合不分胜败。不过孙权怕凌统有失,就撤下了凌统。从这次大战来看,凌统的下

  • 甘宁武艺高强,凌统为何敢于处处和他叫板?论武艺凌统不怕甘宁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凌统

    甘宁当初还在黄祖手下时,曾经在夏口之战中射杀了孙权部将凌操。后来甘宁因为黄祖看不起自己,一怒之下转投孙权,这么一来就和凌操之子凌统同殿称臣。凌统见了杀父仇人自然是分外眼红,几次和甘宁针锋相对,多亏孙权和吕蒙等人从中斡旋,两人才没闹出什么事来。说起来甘宁在演义中也是一员猛将,死在他手下的除了凌操外,还

  • 魏延踢灭诸葛亮七星灯,马岱拔刀要杀魏延,诸葛亮为何要制止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马岱

    出军先死,让男主泪流满面。诸葛亮征战一生,只为助汉朝,横扫天下。天下三分之一,初出茅庐,天资学问,谋略无双。与儒家对谈,显示了他自古没有的演说技巧。草船借箭,以示其高深莫测、高超的军事才能。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巧夺荆州,夺取益州,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的恩情也没有白费。刘备死后,诸葛亮又七次俘虏孟

  • 马岱杀死魏延之后跑哪里去了?其族人远赴中亚,开创一个大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马岱

    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加上两个人平时就有很深的矛盾,魏延这个人脾气暴躁,而杨仪心胸狭隘。两个人就像针尖对麦芒,诸葛亮一死,无人压制他们,两人的矛盾很快就爆发了。两个人互相上表说对方背叛,但魏延人缘不好,成都方面的董允、蒋琬都保杨仪,不保魏延。当然,成都方面怎么想暂时

  • 为何三国时期马岱斩杀魏延之后就消失不见了?你看他发现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马岱

    东汉末年是风云涌动英雄辈出的年代,在三辅地区有一个家族横空出世,他们本是西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后人,奈何世袭更替逐渐没落。传到马腾这一代,家族的开国功勋光环已经褪尽,不过乱世风云给了他们重新辉煌的机会。马腾加入了西凉的韩遂、边让集团,这两人曾经可是反叛东汉朝廷的,乱世在乎的是实力,而不是曾经灰暗地

  • 诸葛亮去世后,平定魏延之乱的人是谁?并非马岱,而是此绝世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马岱

    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麾下文臣武将的努力,文有诸葛亮、法正、刘巴等人才,武有关羽、张飞、马超在内的五虎上将,而在五虎上将之外,蜀汉最为著名的虎将显然就是魏延。不过魏延这个人虽然勇猛,但是身上却有着很大的争议,算得上是一个“晚节不保”的典型人物。在东汉末年的三国乱世里,魏延很长时间都寂寂无名,直到

  •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为何选马岱斩杀魏延,在现实中又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谈地理话历史标签:马岱

    #三国风云录#在《三国演义》里,魏延之死是因为诸葛亮留下了锦囊妙计。在魏延起兵造反的时候,马岱主动和魏延联手,阻击杨仪。杨仪临阵打开诸葛亮留下的锦囊,于是按照诸葛亮锦囊中的计策,让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就把汉中的城池献给魏延。 魏延闻听大笑,他狂妄自大地说,若孔明尚在,自己还怕他三分,现在孔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