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顶撞曹操刘备,还公然庇护叛徒的臧霸,是怎么被收服的?

顶撞曹操刘备,还公然庇护叛徒的臧霸,是怎么被收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蒋雅各 访问量:2242 更新时间:2023/12/8 5:03:08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瀛洲海客

在诸多曹营外姓武将

中,臧霸是最为特殊的一位。他没有像于禁这般“卖

求荣”,也不会像张辽、张郃那样谨小慎微,甚至故意与其他武将交恶,只为打消曹操戒心。

自建安三年(198年)投靠曹操后,臧霸

便

被其委任为琅琊相,都督青、徐二州,为青徐最高军事长官。在此后六七年间,臧霸也始终处于“半独立”状态

,表现地十分硬气。他不仅顶撞过刘备、曹操,还公然为一些叛将提供

“保护伞”。

既然如此,曹操又是如何收服臧霸的呢?

一、臧霸的硬气

按《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诸葛亮曾在《后出师表》中“吐槽”曹操,称其“五攻昌霸而下”。又按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昌霸,即泰山诸将之一

昌豨

。那么,这个

曹操打了五次都没能拿下的

昌豨

,究竟有什么本事呢?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

昌豨叛为备,

(曹操)

又攻破之。

”自官渡之战前后,

昌豨

屡次“搞事”,一会投靠刘备,响应他在徐州的

叛乱

;一会又趁着袁绍刚败,在东海郡兴风作浪。

从结果来看,

昌豨

这几次叛变均以失败而告终。且曹操每次出兵,都能将其击溃,就连张辽、于禁独自前往,也能轻易收拾掉

昌豨

但奇怪的是,

昌豨

几次叛变曹操,都没有被处决,反而依旧待在自己的地盘,都督如故。曹操不是诸葛亮,没有必要对

昌豨

“五擒五纵”而使其归心。他之所以没有处理

昌豨

,便是因为其背后的泰山诸将暂时动不得。

这显然与臧霸的强硬态度有关。据《三国志·臧霸传》记载:“

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

曹操在兖州时,曾以

徐翕、毛晖

二人为将。在陈宫、张邈叛曹迎奉吕布入主兖州期间,徐、毛二人也参与了叛乱。为此,曹操

花费

一年多的时间,才将兖州平定。事后,陈宫、吕布、高顺被斩杀,枭首示众,陈留大族张氏更是被灭了全族。

在此情形之下,曹操当然不会放过

徐翕、毛晖

二将。

彼时

,两人已来到臧霸麾下。曹操对臧霸非常忌惮,不好伸手问他要人,便让刘备转述自己的意思。因为刘备曾担任徐州牧,为臧霸名义上的主公。然而,刘备的脸面

真的在臧霸这里管用,后者便不会坐视他任由吕布驱逐了。

果不其然,面对刘备、曹操的请求,臧霸却表现地很有原则:“

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

翻译过来就是:兄弟们跟我臧老大出来混,讲的就是一个“义”字,现在要把

徐翕、毛晖

交出去,不只是我不答应,其他兄弟也必然不会答应,曹老板您看着办?

曹操的确妥协了。在得知了臧霸的意见后,曹操长叹一声,“

乃皆以翕、晖为郡守

”。

据此

可知,曹操之所以“五攻

昌豨

而不下”,也是因为忌惮

昌豨

背后的泰山诸将。

他们掌控

强大兵团,不仅在青徐地域上颇有话语权,还总是“抱团取暖”。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但

此时的

他仍要花费大量精力清扫袁氏余党。

所以,对于泰山诸将,曹操

暂时

只能以拉拢、安抚为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曹操就能完全对他们放下警惕心。

二、曹操的防范

众所周知,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遥控各路军阀,以实现“借力打力”。这一招,用来对付臧霸等泰山诸将,也屡试不爽。

上一篇已提到:泰山诸将的活动范围,在北海、琅琊、泰山、东海一带,不再赘述。作为青、徐、兖三州交界之地,泰山诸将的北面,恰好正是袁绍长子袁谭

早在陶谦麾下时,臧霸便与袁谭等人相争,双方互为仇敌。那么,曹操不仅能利用臧霸抵御袁谭的进攻,也能借青州袁谭之手牵制住臧霸等泰山诸将。

除此之外,曹操在打下徐州后,诸如糜竺、陈登等豪族,也被其用来制衡臧霸。据《三国志·糜竺传》记载:“

后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

。”臧霸是陶谦故将,与徐州士族不合;

陈登、糜竺等人推举刘备上位后,臧霸也未曾理睬。

是以,

在吕布败亡、且刘备归顺曹操后,徐州士族必然不会放任臧霸做大。

彼时,曹操从泰山分出嬴郡,令糜竺镇守,

下邳仍为陈登老巢,彭城相

则是

糜芳,皆在泰山诸将之南;

至于

泰山以西,同样被换上了曹操心腹——鲁国国相毕谌。

在他们的联手施为下,臧霸等泰山诸将便无法及时与外界的袁术进行往来。

与此同时

,曹操还不忘切断泰山诸将的后路。见《三国志·凉茂传》:“

时泰山多盗贼,以茂为泰山太守,旬月之间,襁负而至者千馀家。

”凉茂出任泰山太守后,重点打击“山民”

暂时阻隔了臧霸等人对兖州的影响。

这样一来

,曹操没费多少工夫,便成功“借力打力”,完成了对泰山诸将的封锁。

三、臧霸的服软

到了这一步,臧霸等泰山诸将虽仍在青徐地域上拥有一

定自主权

,却无法向从前那样,对时局造成深远影响。尤其

吕虔

上位,更是让泰山诸将“彻夜难眠”。

吕虔曾平定

炅母

与昌霸发动的叛乱,对如何处理泰山贼颇有心得,故曹操令其代替凉茂

,接任泰山太守

据《三国志·吕虔传》记载:“(吕)

虔将家兵到郡,开恩信,祖等党属皆降服,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简其强者补战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名州郡。

吕虔

在任期间,

收受“泰山精兵”为己用,将其纳入曹营麾下。由此,便彻底切断了泰山诸将的主要兵源。而随着曹操对北方地区控制的加深,臧霸也逐渐认清了现实。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于南皮之战中大破袁谭,将其斩杀,袁尚与袁熙慌不择路,逃往乌桓。此战过后,曹操正式控制河北,成为了黄河流域的霸主。这便意味着:曹操有足够精力,来收拾其他不稳定因素。

正如官渡之战后,身处冀州腹地的黑山军张燕,便识相投降了曹操。臧霸见状,亦深知泰山诸将已沦为笼中困兽。于是,他在向曹操道贺之时,主动服软,“

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

”。

在当时,臣子主动求遣质子,是确保忠诚的必要手段之一。如黄忠

跟随

刘备

,便曾“委质入蜀”。西凉军阀马腾上了年纪

,也曾主动前往邺城为质。但他却没想到,自家儿子会“坑害”自己。

言归正传。臧霸等人既然遣送家属入邺为质,便意味着他们要接受曹操的任命与安排。也正是在他们投诚后不久,

昌豨

被其故友于禁垂泪斩杀。

尽管

曹操知道这件事后,还假惺惺说了句:“

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

!”但明眼人都知道,身为曹操心腹的于禁,必然是故意处决昌

,用以震慑臧霸等泰山诸将。

再然后,一直在青徐地域上称雄的臧霸,终于走出了“舒适区”,前往其他地区征讨贼寇,为曹操卖命

……

参考资料: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

;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音注》

标签: 臧霸

更多文章

  • 吕布三大名将,曹操为啥只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了最厉害的那个?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青竹标签:臧霸

    曹操之所以只降服了张辽和臧霸,却把最厉害的高顺给杀了,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吕布号称是三国第一猛将,战斗力非常彪悍,而除了个人武力的彪悍,吕布手下的人才也是非常多的,其中以张辽、臧霸、高顺三人最为出名,而高顺应该是最厉害的了。不过当曹操击败吕布后,却只降服了张辽和臧霸,斩杀了最厉害的高顺,这是为什么呢

  • 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臧霸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吕布被杀,其部下有三名大将,分别是张辽,臧霸和高顺。而在这其中,为什么曹操只降服了张辽和臧霸,而杀死了

  • 三国时期的“黑社会”霸主——泰山臧霸!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臧霸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兼并,大浪淘沙最终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其实三国早期有一股势力纵横于青州、徐州之间,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就是所谓的“泰山贼”,而其中的首领则是——泰山臧霸!18岁劫法场,勇烈知名臧霸,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臧霸的父亲父臧戒为县狱掾(监狱

  • 吕布败亡后,臧霸等泰山诸将归顺曹操,只有一人始终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断鹰攀崖标签:臧霸

    泰山诸将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东汉末年,兖州泰山郡以及青、徐二州的山海地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以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为首的所谓“泰山诸将”在这里据险自守,既反抗官府,又劫掠州郡,并参与曹操、吕布、袁绍之间的混战,成为这个特殊地区的特殊势力。曹操与吕布交战时,臧霸等人一直依附吕布

  • 同是吕布手下降将,为何张辽威震逍遥津,臧霸却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臧霸

    在曹魏阵营的大将中,张辽绝对是佼佼者,五子的传记,张辽都得排第一。对比之下,臧霸自然不如张辽威震逍遥津那样的能力以及名气,但是你要说他默默无闻,未免也太小看臧霸了。吕布手下的将领们,郝萌造反被曹性砍死,曹性后来下落不明(小说里射伤夏侯惇一只眼睛,然后被反杀),背叛吕布的侯成,宋宪,魏续归降曹操后,也

  • 三势法正新玩法,搭配郝昭跟孙坚,不惧主流阵容【三国志战略版】

    历史人物编辑:大丹说三国标签:郝昭

    一、阵容配置感谢杨先生的投稿~今天带来一队三势法正盾,与以往的法正相比,这一队不需要占用曹操、张角,但暂避还是使用掉了,毕竟一个好的阵容很难不使用好战法。【战法】法正 暂避其锋 陷阵营郝昭 三势阵 熯天炽地(文武双全)孙坚 刚勇无前 绝地反击(击其惰归)【兵书】法正 援其必攻 励军 百战郝昭 蛮勇非

  •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强攻陈仓,五万大军为何奈何不了郝昭一千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郝昭

    公元228年年初,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失败。到了下半年、被曹魏政权南征了十多次的东吴终于展开反攻,虽然年初刚刚在陇右吃过诸葛亮声东击西的亏,但毕竟东吴的实力远远比蜀汉强、曹魏的防御力量主要在东吴方面,因此魏军东下,九月的时候,曹魏大司马曹休与东吴大将陆逊在石亭开战,当诸葛亮听闻曹休战败,

  • 围攻陈仓之战,诸葛亮耗尽心血,却依旧打不下郝昭防守的铜墙铁壁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郝昭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吹拂在每个士兵的脸上,他们面无表情,死寂一般的环境笼罩着整个陈仓城。大将军郝昭正站在城楼最高处,朝着对面看去。浩浩荡荡十多万人马,已经从蜀汉成都出发,朝着陈仓而来。这是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第一次他希望从祁山出去,奈何最重要的街亭被手下人给弄丢了。所以这一次他不得不选择世人皆知的

  • 以一千兵马击退诸葛亮数万军队的郝昭,最终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郝昭

    曹魏将领郝昭率领一千兵马据守陈仓,诸葛亮攻了20多天,都未取得成功,最后只得败退。此战虽成就了郝昭平生最后一战,但他经过此战就一病不起了。郝昭是太原人,年轻时就凭借着战功被晋升为杂号将军。在后来的十多年里,郝昭都是活动在河西地区。在河西曾平定麴演、麴英、张进等军阀的叛乱,在凉州河西地区树立了威名。他

  • 三国守城名将郝昭,诸葛亮也未突破其陈仓防线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郝昭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时代,可谓战将如云、谋臣如雨。所以三国时期的守城战役可谓是数不胜数,自然也就有很多善于防守,令进攻方头疼不已的“硬骨头”。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张郃在街亭之战中获胜与此同时曹真与郭淮率军在箕谷打败赵云、邓芝的偏师,诸葛亮撤军后,大将军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魏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