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黑社会”霸主——泰山臧霸!

三国时期的“黑社会”霸主——泰山臧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国栋说历史 访问量:2274 更新时间:2023/12/22 20:06:26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兼并,大浪淘沙最终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其实三国早期有一股势力纵横于青州、徐州之间,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就是所谓的“泰山贼”,而其中的首领则是——泰山臧霸

18岁劫法场,勇烈知名

臧霸,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臧霸的父亲父臧戒为县狱掾(监狱的小官),因据守律法不听从太守凭欲私杀狱犯。太守大怒,令人收押戒诣府备罪。年仅18岁的臧霸知道父亲被押囚,召集食客十数人前往费县西山将父亲救出,并杀死太守,当时押送役卒百余人惧臧霸健勇皆避而窜逃,此后与父亲逃亡到东海郡。经此事迹,臧霸的孝烈勇名遍闻乡野。

从臧霸18岁劫法场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第一,臧霸的出身并不高,父亲只是个县狱的小官;第二,臧霸应该是非常勇武豪壮的,敢于十几人对抗官府吏卒一百多人,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而且当时臧霸只有区区18岁。第三,臧霸家里应该比较有钱,因为能够养得起食客,这为日后臧霸能够招兵买马是很大助力。

天下大乱,乘势而起

所谓时势造英雄,臧霸这种人在太平盛世最多也就是个逃犯加黑社会头子,赶上乱世却成了一方霸主。黄巾起义时,臧霸从属陶谦,击破贼众,拜为骑都尉。后来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史书上习惯于把他们几人的割据势力,称为“泰山贼”或者“泰山诸将”。

当时,青州、徐州地区简直乱成了一锅粥。曹操打陶谦,吕布打曹操,袁术打刘备,刘备打吕布……臧霸等人自然成为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他们自然乐于坐山观虎斗,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直到曹操198年攻破下邳,彻底消灭吕布,青、徐二州算是安定下来。曹操以臧霸为琅邪相,又各任用吴敦等,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

曹操之所以把青、徐二州交给臧霸,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臧霸毕竟是本地豪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连年征战,青、徐残破,曹操需要臧霸这样的人来稳定局面。第二,曹操当时还没有力量实行全面控制,当时四方都处于胶着的状态,臧霸独镇青、徐,能够帮助曹操稳定局面。

义气为先,有功于魏

虽然臧霸归附了曹操,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这么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兖州徐翕、毛晖叛曹,躲入臧霸地盘。曹老板派刘备去要人,臧霸不给,还黑社会气息发作、说什么“出来混,义字当头”。曹操闻言,还夸奖臧霸“讲义气”,也跟着胡说什么“这也是我的愿望啊!”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叛将徐翕、毛晖没事儿人一般,回到曹营继续做郡守去了。

这其实一方面说明臧霸确实是讲义气的人,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臧霸还是有很强的自主性。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相拒,而臧霸数以精兵投入青州,所以曹操不用顾念东方之事,能专心应付袁绍。官渡之战后,曹操实力无可逆转的发展壮大,臧霸也就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专心为曹魏效力。

此后的生涯里,臧霸战功赫赫,官至镇东将军。曹魏建立后,臧霸被封为执金吾,领有食邑三千户。魏明帝时又加封五百户,死后追谥为“威侯”。臧霸在曹魏受到的优待从食邑就能看出来,对比一下其他人,曹仁食邑3500户,徐晃3100户,张辽2600户,夏侯惇2500户,臧霸几乎是顶格的存在。

臧霸,虽然以孝武勇烈知名乡里,但说到底不过是“黑社会”出身,史书记载有时称之为“泰山贼”、“泰山群寇”。但时势造英雄,臧霸迎风而上,成为割据一方的小霸主,后来又站队正确,加入了曹魏阵营,官至九卿,子孙后代福泽不断,可谓一时英雄!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

标签: 臧霸

更多文章

  • 吕布败亡后,臧霸等泰山诸将归顺曹操,只有一人始终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断鹰攀崖标签:臧霸

    泰山诸将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东汉末年,兖州泰山郡以及青、徐二州的山海地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以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为首的所谓“泰山诸将”在这里据险自守,既反抗官府,又劫掠州郡,并参与曹操、吕布、袁绍之间的混战,成为这个特殊地区的特殊势力。曹操与吕布交战时,臧霸等人一直依附吕布

  • 同是吕布手下降将,为何张辽威震逍遥津,臧霸却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臧霸

    在曹魏阵营的大将中,张辽绝对是佼佼者,五子的传记,张辽都得排第一。对比之下,臧霸自然不如张辽威震逍遥津那样的能力以及名气,但是你要说他默默无闻,未免也太小看臧霸了。吕布手下的将领们,郝萌造反被曹性砍死,曹性后来下落不明(小说里射伤夏侯惇一只眼睛,然后被反杀),背叛吕布的侯成,宋宪,魏续归降曹操后,也

  • 三势法正新玩法,搭配郝昭跟孙坚,不惧主流阵容【三国志战略版】

    历史人物编辑:大丹说三国标签:郝昭

    一、阵容配置感谢杨先生的投稿~今天带来一队三势法正盾,与以往的法正相比,这一队不需要占用曹操、张角,但暂避还是使用掉了,毕竟一个好的阵容很难不使用好战法。【战法】法正 暂避其锋 陷阵营郝昭 三势阵 熯天炽地(文武双全)孙坚 刚勇无前 绝地反击(击其惰归)【兵书】法正 援其必攻 励军 百战郝昭 蛮勇非

  •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强攻陈仓,五万大军为何奈何不了郝昭一千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郝昭

    公元228年年初,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失败。到了下半年、被曹魏政权南征了十多次的东吴终于展开反攻,虽然年初刚刚在陇右吃过诸葛亮声东击西的亏,但毕竟东吴的实力远远比蜀汉强、曹魏的防御力量主要在东吴方面,因此魏军东下,九月的时候,曹魏大司马曹休与东吴大将陆逊在石亭开战,当诸葛亮听闻曹休战败,

  • 围攻陈仓之战,诸葛亮耗尽心血,却依旧打不下郝昭防守的铜墙铁壁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郝昭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吹拂在每个士兵的脸上,他们面无表情,死寂一般的环境笼罩着整个陈仓城。大将军郝昭正站在城楼最高处,朝着对面看去。浩浩荡荡十多万人马,已经从蜀汉成都出发,朝着陈仓而来。这是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第一次他希望从祁山出去,奈何最重要的街亭被手下人给弄丢了。所以这一次他不得不选择世人皆知的

  • 以一千兵马击退诸葛亮数万军队的郝昭,最终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郝昭

    曹魏将领郝昭率领一千兵马据守陈仓,诸葛亮攻了20多天,都未取得成功,最后只得败退。此战虽成就了郝昭平生最后一战,但他经过此战就一病不起了。郝昭是太原人,年轻时就凭借着战功被晋升为杂号将军。在后来的十多年里,郝昭都是活动在河西地区。在河西曾平定麴演、麴英、张进等军阀的叛乱,在凉州河西地区树立了威名。他

  • 三国守城名将郝昭,诸葛亮也未突破其陈仓防线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郝昭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时代,可谓战将如云、谋臣如雨。所以三国时期的守城战役可谓是数不胜数,自然也就有很多善于防守,令进攻方头疼不已的“硬骨头”。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张郃在街亭之战中获胜与此同时曹真与郭淮率军在箕谷打败赵云、邓芝的偏师,诸葛亮撤军后,大将军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魏国的

  • 郝昭仅以一千军士打败诸葛亮数万军队,后来命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郝昭

    众所周知,在三国历史当中,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可以说是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先后数次率领蜀国军队向北征讨魏国,为了蜀汉的延续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是少有败绩。而诸葛亮发动的北伐战争当中,也是势如破竹,险些威胁到曹魏的关中地区。但是在正史当中,诸葛亮在陈仓之战之战当中,率

  • 铁壁将军郝昭,唯一让智谋无双的诸葛亮没有任何办法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郝昭

    郝昭是司马懿提拔起来的将军,担任陈仓太守。陈仓是诸葛亮率领大军攻打魏国的必经之路,司马懿提拔郝昭,便是因为他的“铁壁”外号。什么叫“铁壁”呢?就是说郝昭特别会打防御战,他如果占据哪个城池,想要攻破他,难上加难。很想街机里每个电玩的终极BOSS,总是打不通关。这郝昭城里,还有一员大将,叫王双,是个莽夫

  • 蜀汉大将魏延宁可含冤被杀也不投靠曹魏,杨仪还把魏延的头当球踢

    历史人物编辑:揭秘时空机标签:杨仪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蜀汉历史上有着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谋反事件,那就是魏延反叛。在此之时,诸葛亮刚刚病逝,朝中由刘禅做主,而魏延是当时军界第一大将,蜀汉的中流砥柱,因与同僚杨仪水火不容,在诸葛亮病逝之后,就发生权力之争,最后魏延被杀。史料证明魏延是被冤杀的,那么魏延宁愿被冤杀,为何不投奔曹魏呢?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