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庸奴,复能作恶不?”杨仪指着魏延的头颅,狞笑着说了这7字

“庸奴,复能作恶不?”杨仪指着魏延的头颅,狞笑着说了这7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沐段子 访问量:2746 更新时间:2024/1/3 13:27:43

三国,毋庸置疑,绝对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个群雄荟萃、济济一堂的时代,你只要有本事,就能够创造出属于你的一片天地,不怕没机会,就怕没本事,毕竟在那个时候,有太多平时不起眼的人,忽然得到机会,从而一鸣惊人、扬名天下。关羽华雄,酒能尚温,卧龙算八卦,天下三分。

有了本事,是能够成名的第一步,但要想成功,还需要第二步,就是走对路。活生生的例子就是黄忠。黄忠作为五虎大将,在前期跟错了人,成为一颗沧海遗珠,不受重用,后期跟对了人,投奔刘备,终于并列五虎。由此可见,跟对人是多么的重要。

然而有些人,即便是有真的本领,而且也真的站对了队,跟对了人,却因为忽略了人际关系,从而被他人挤兑,也会吃大亏的。不说旁人,就说魏延,魏延在蜀国后期,也算是独当一面的顶梁柱之一,身经百战,赫赫功勋,但他却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反而是被自己人斩落首级,下场十分悲惨。

确实,魏延身上,有很多好处,很多优点,比如说勇猛,多谋,这些优点,也恰恰就是刘备能够重用魏延的最重要原因。但是有优点也意味着同样有缺点,他或许在临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做错了。这缺点就是杀死魏延的祸根。那么这个祸根是什么呢?答案或许让你预料不到,居然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魏延的诸葛亮额关系一直不好。诸葛亮一辈子为了蜀国兢兢业业,奉献一生,本人也是足智多谋尽心尽力,成为后世楷模,但是要知道他也是凡人,也会多多少少、有意无意的排挤自己不喜欢的人,因此,和诸葛亮关系不好的魏延,就难免会被打压,诸葛亮去世之后,杨仪是诸葛亮的心腹,多数也不会对魏延好,貌合神离,甚至一直暗地里针锋相对。

五丈原外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蜀军按照诸葛亮临去世之时的计划撤回,但是这个时候,魏延却认为诸葛亮已经死了,把灵柩送回蜀中便是,这大军绝对不能撤退,自己要继续带兵,克复中原。有这样想法的魏延,理念没有被大家支持,还招来了杀身之祸,被马岱一刀斩于马下。他的头颅被送到死对头杨仪面前,杨仪看着魏延的头,狞笑着,极尽得意之色,说道:“庸奴,复能作恶不?”

不仅仅是魏延本人被杀,而且他家族的人也受到了牵连,满门抄斩,如果看到这一幕,只怕是刘备也会死不瞑目,毕竟是内斗,这些臣子们为了一己私欲,自相残杀,窝里斗,大汉何时可复!痛心疾首,无可奈何。只能留下长长地叹息。

标签: 杨仪

更多文章

  • 杨仪为何如此讨厌魏延?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狠毒设计灭了魏延全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杨仪

    导语:魏延的死,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争议的。所谓争议的焦点,无非就在于他是否死有余辜。他的死是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还是杨仪策划的一场阴谋呢?我认为魏延之死,跟诸葛亮无关,主要是杨仪的阴谋所致。因为诸葛亮没有任何理由杀掉魏延,魏延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谋反的迹象。01魏延是季汉王朝最后的大将,

  • 诸葛瑾屡战屡败,为何孙权却任命他为大将军?好好先生,牵制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诸葛瑾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荆州牧;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陆逊是东吴的国之柱石,任上大将军没问题,但诸葛瑾被任命为大将军就非常有意思了,因为纵观诸葛瑾领兵作战的经历,几乎没打过一场胜仗!屡战屡败的诸葛瑾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同胞兄长,然而他的能力却不如自己的

  • 孙权称帝,东吴军中地位最高的十个人,大将军诸葛瑾只能排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诸葛瑾

    228年陆逊在石亭之战中大败曹休,229年挟此大胜之威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当时东吴军中一大批宿将都已经去世,四大都督只剩陆逊一人,十二虎臣也只有潘璋和丁奉在世,今天来说一说此时东吴东吴军中地位最高的十个人,大将军诸葛瑾只能排第二。上大将军陆逊大骠车卫,四方四征四镇四安四

  • 孙权曾派诸葛瑾作为使者,向刘备求和,刘备为何没有答应呢?

    历史人物编辑:揭秘文史真相标签:诸葛瑾

    三国时期,天下之所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态势,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吴国和蜀国之间的联盟,只有两个国家联合起来,他们才有希望对抗强大的魏国。可夷陵之战的出现让这一切都成为泡影。那吴国和蜀国为什么会反目成仇呢?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一场吴国和蜀国之间的战斗。这场战斗的起因,是吴国的背刺。当时关羽正和曹丕打得不亦乐

  • “常败将军”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诸葛瑾

    自古以来能征好战的将军不在少数,他们大都凭借着丰功伟绩得以加官进爵,但也有少数人没有什么战绩却意外地官路顺利,这其中就包括诸葛瑾。了解诸葛瑾的人都知道他这一生几乎是屡战屡败,但还是得到了大将军的职位。有人说他上位纯粹是因为孙权的庇护,因为他和孙权特别聊得来,但在孙权看来他是个有才之人,说他嘴贫还是不

  • 诸葛瑾前来劝降时,关羽为何不扣押他借此突围呢?事实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夜中标签:诸葛瑾

    据史料记载,刘备打下西川和汉中之后,威震华夏,成为颇具实力的一方诸侯,此时驻守荆州的关羽,为了响应西线的战事,居然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襄樊战役。大家都知道,关羽将樊城的曹仁打得是节节败退,并且还斩杀前来救援的曹军先锋庞德,更是水淹七军,活捉了名将于禁。然而正在此时,曹操却暗中联合孙权,曹魏大军和东吴夹

  • 诸葛瑾一生“一事无成”,为何在东吴步步高升?原来他会一个绝招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诸葛瑾

    诸葛亮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可说到他的哥哥诸葛瑾,知名度就小了很多。有时候知名度低,并不意味着没能能力。有句话说的好,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却给你打开了一扇窗。诸葛瑾一生中,虽没有干成什么大事,但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人说诸葛亮

  • 三国谋士录:作为长兄诸葛瑾为什么没能说服诸葛亮效力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诸葛瑾

    凡人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都因诸葛亮而“失去光彩”。今天凡人说的这个人跟诸葛亮关系很大,他就是诸葛亮的长兄诸葛瑾。非常有意思的是,两人分别投靠孙刘,诸葛瑾没有诸葛亮的名气大,同时也没有什么功绩,但在孙权当政时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

  • 诸葛瑾一脉在东吴被灭的一个不剩?诸葛瑾为了生存也曾布下关系网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诸葛瑾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31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十章:诸葛瑾一脉在东吴被灭的一个不剩?诸葛瑾为了生存也曾布下关系网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二人虽然效力不同的君主,但其私交关系还是很好的。两个人相隔甚远,也挡不住他俩经常通过写信聊家常,让我们在一个冷酷血腥的时代看到一些难

  • 诸葛瑾军事能力差,但偏偏孙权授予重权,这其中奥妙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再见的道别标签:诸葛瑾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但诸葛瑾混得真的不比他弟弟差。而孙权明明知道诸葛瑾无能,但偏偏授予兵权,给予高度信任。实际上不过是无人可用罢了。也是孙权为了制约江东士族的一种政治手段。 陆逊的后人陆机著《辨亡论》中提及孙权的用人方式,反思吴国亡国之因,在东吴的官员分五类前五类是:师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