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瑾军事能力差,但偏偏孙权授予重权,这其中奥妙何在

诸葛瑾军事能力差,但偏偏孙权授予重权,这其中奥妙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再见的道别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1/5 12:59:01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但诸葛瑾混得真的不比他弟弟差。而孙权明明知道诸葛瑾无能,但偏偏授予兵权,给予高度信任。实际上不过是无人可用罢了。也是孙权为了制约江东士族的一种政治手段。

陆逊的后人陆机著《辨亡论》中提及孙权的用人方式,反思吴国亡国之因,在东吴的官员分五类前五类是:师傅:张昭腹心股肱:周瑜、陆逊、鲁肃、吕蒙武将: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奋其威(能打仗),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宣其力(很勇猛)风雅: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声名光国政事:顾雍、潘溶、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

就是说,诸葛瑾靠名声吃饭(“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公元239年是东吴的全盛时期,此时孙权已经登基十年,与他同时代的曹操,刘备,诸葛亮已经去世。算上曹操,孙权已经熬死了曹魏三代皇帝,曹操,曹丕,曹睿,现在的曹魏皇帝是曹芳。此时五十七岁的孙权不说是傲视天下,也算是志得意满了。现在孙权的政治班底文官系统:宰相顾雍,太常潘濬,尚书令严峻。武将系统是:上大将军领荆州牧陆逊,大将军诸葛瑾,骠骑将军步挚,车骑将军朱然,威北将军诸葛恪等等。这些人都是东吴的核心官员,深受孙权的信任和重用,而武将系统里最看重的就是大将军诸葛瑾了,由于陆逊常驻荆州,实际上真正控制东吴军权的是诸葛瑾。但问题是诸葛瑾是文官出身。

诸葛瑾,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世人都说蜀得其龙(诸葛亮)。吴得其虎(诸葛谨)。诸葛瑾是饱学之士,谨言慎行,性格恭敬仁慈,忠诚宽厚。他是整个东吴官僚阶层最得孙权信任的核心官员。但就打仗而言,诸葛瑾真的不是善战的武将,甚至有些无能。做三军主帅实在不是这块料,既没有周瑜的灵活,更缺乏鲁肃的严谨,也没有吕蒙的狠辣,自然也欠缺陆逊的果敢,做谋士没有阚泽的远见,也没有严峻的眼光,更缺乏潘濬的诡诈,上了战场以后。没有任何措施可以,面对麾下武将提出的建议,诸葛瑾常常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无论是面对曹真,满宠,司马懿,夏侯尚都败得很惨。

而面对如此惨败,孙权每次都是好言安慰然后再让朱然,陆逊去给诸葛瑾擦屁股。诸葛瑾一生领兵无一胜绩。而孙权重用诸葛瑾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诸葛瑾是跟随孙策一起的老臣。二是诸葛瑾是淮泗集团出身,不是江东士族。而陆逊,朱然,全琮等人虽然能征善战,但孙权不放心,不敢全权授予兵权,所以孙权只有让军事上并不出色的诸葛瑾去制约江东武将。诸葛瑾这个大将军当得是名不副实。当然这要看跟谁比,与他弟弟以及陆逊比,军事水平确实不够看,与他儿子比,那就强多了。诸葛瑾在孙权称帝后,出任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册封宛陵侯。

诸葛瑾虽然打仗不行,但他深知孙权是一个薄恩寡义的人。又加上弟弟诸葛亮的关系,所以诸葛瑾处事十分小心。但他也因为其特殊身份被孙权看中,为孙权纵横捭阖的外交战略充当一枚棋子,万幸的是是一生无虞。但其子诸葛恪志大才疏刚愎自用,最终殃及全家。公元241年,六十八岁的诸葛瑾去世,而此时他的两个弟弟诸葛亮和诸葛均早已去世多年。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过一件事儿,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他的故事很乏味却极为耐人寻味。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诸葛瑾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效忠刘备,诸葛瑾效忠孙权,那他俩的堂弟效忠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六菠萝说历史标签:诸葛瑾

    如果说三国里面谁最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诸葛亮。也的确是这样,诸葛亮还真的有这个实力。一出山就在博望坡,新野,赤壁烧了三把火,赤壁之战后还想办法将荆州据为己有。再到后来的攻打益州,占领汉中,诸葛亮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的哥哥诸葛瑾呢?虽然没有诸葛亮这么出名,但在吴国诸葛瑾

  •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诸葛瑾

    诸葛恪,字元逊,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可谓名门出身,年少知名,早年就得到孙权的喜爱。252年孙权病重,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太子太傅,成为托孤重臣。然而仅过了一年,诸葛恪就被权臣诛杀,并夷三族。今天我们来看看早年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一、诸葛恪得驴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

  • 诸葛亮和诸葛瑾两兄弟那么厉害,为何他们的儿子都是“草包”?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漫过今生标签:诸葛瑾

    说起三国里的神童,有两个人最为可惜,这两个人都与诸葛亮有关,而且这两个人长大后都成了“草包”。这两个神童的名字叫做诸葛瞻和诸葛恪,其中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而诸葛恪则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的儿子,也就是诸葛亮的大侄儿。一、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唯一的儿子。从名字上猜测,诸葛亮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思远”

  •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一事无成”,为何在东吴可以步步高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诸葛瑾

    那段三国史,兴亡谁认定,盛衰岂无凭,到最后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三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从桃园结义,到过五关斩六将;从三顾茅庐,到六出祁山。从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到三足鼎立,最后三家归晋。每个人似乎都能张口就来,如数家珍。但我们熟悉的三国,是罗贯中想让我们熟悉的三国。你说刘备憨厚老实,但

  • 诸葛亮、诸葛诞、诸葛瑾,为何分别效力三个国家?谁的结局最好呢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文学社标签:诸葛瑾

    三国时期的诸葛家族,将“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体现的淋漓尽致,三位诸葛家族最杰出的子弟,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三个国家,这样一来,不管最终是谁统一了天下,他们诸葛家族都可以谋取到最大的利益。按照当时的形势,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能够统一三国的,要么是魏国,要么是蜀国,要么就是吴国,因为在当时,也就只有这3

  • 孙权:诸葛亮和诸葛瑾谁更有才?诸葛恪一语中的,成就诸葛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诸葛瑾

    对于士族而言,投资是门技术活,为了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家投资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于是:魏国有了诸葛诞、蜀国有了诸葛亮、吴国有了诸葛瑾。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恪的父亲,孙权曾经问过诸葛恪:“是你父亲诸葛瑾更有才华,还是你叔父诸葛亮更有才华一些呢”?诸葛恪灵机一动,一个教科书般的答案,使得孙权开怀大笑,

  • 江苏有一个永远抽不干的水塘,专家:三国诸葛瑾的墓葬在下面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诸葛瑾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部分人对诸葛亮的记忆还是十分深刻的,即使在民间诸葛亮也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不但事事未卜先知,而且还能召唤风雨,又有运筹帷幄的大计,用草船借得了大量箭簇,又三次气周瑜,直把曹魏和东吴搅得天昏地暗。其实,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可能还忽略了一个人,也可能是被诸葛孔明的光芒给淹没了,那就是诸

  • 为何诸葛瑾军事能力那么差,孙权还让诸葛瑾当东吴第一任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诸葛瑾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诸葛瑾无论是在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军事,政治等都远远不如比他小七岁的弟弟诸葛亮,即便是在东吴也不是顶尖的人才,但奇怪的是,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不管诸葛瑾仗打得多么糟糕,诸葛瑾始终能深得的孙权的信任,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信任与欣赏。要知道孙权猜忌心很重,而且是翻脸无

  • 诸葛瑾为什么加入孙权?诸葛瑾诸葛瑾兄弟不合?诸葛瑾口才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诸葛瑾

    诸葛瑾加盟孙权的时候,孙权刚好收到了袁绍的书信,信上说希望孙袁两家联合,共图曹操。诸葛瑾听说之后,建议孙权:袁绍外强中干,徒有虚名,因此不应该和他结交,而应该暂时顺从曹操,以后再慢慢想办法跟他们抗衡。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军师。 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大都

  • 诸葛亮缘何赢不了曹魏名将郝昭?答案或藏在他给诸葛瑾的一封信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诸葛瑾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二月,蜀汉开展了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兵出散关,围攻陈仓。但这一次的北伐似乎并未取得多少战果。陈仓攻防战可谓异常激烈。曹魏的陈仓守将郝昭为人颇有气节且深通战法。先是,蜀汉派遣郝昭的同乡靳详为使者劝降郝昭遭到拒绝[1]。尔后,蜀汉军队动用了云梯、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