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瑾屡战屡败,为何孙权却任命他为大将军?好好先生,牵制陆逊

诸葛瑾屡战屡败,为何孙权却任命他为大将军?好好先生,牵制陆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图说不语 访问量:2586 更新时间:2024/1/27 20:22:36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荆州牧;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陆逊是东吴的国之柱石,任上大将军没问题,但诸葛瑾被任命为大将军就非常有意思了,因为纵观诸葛瑾领兵作战的经历,几乎没打过一场胜仗!

屡战屡败的诸葛瑾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同胞兄长,然而他的能力却不如自己的亲弟弟。细数诸葛瑾领兵作战的记录,几乎是屡战屡败。公元222年,曹丕大举征吴,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派兵救援。但是,诸葛瑾的大军渡江时被夏侯尚火烧船只,所以,诸葛瑾被曹魏大军击败。

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得知曹丕去世后,于八月出兵进攻曹魏。在这场战役中,孙权命令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结果,诸葛瑾被司马懿击败,吴将张霸被斩杀,士兵损失千余人。

嘉禾五年(236年),孙权北征,派陆逊与诸葛瑾攻襄阳。陆逊派亲戚韩扁怀揣奏疏上报朝廷,返回途中,在途中遇到魏军,魏军抓获了韩扁。诸葛瑾听后十分恐慌,写信给陆逊说:“大驾已还,敌人得到韩扁,将我们的虚实全部打听清楚了。而且河水快干了,最好是赶快离去。”幸亏陆逊从容不迫,吴军才能全身而退。

三国有两位屡战屡败,却成为大将军的“奇人”。一位是曹魏大将军夏侯惇,夏侯惇虽然战绩也惨不忍睹,但他是曹操最信任的宗亲,资历也摆在那。诸葛瑾祖籍琅琊,避难到江东,和孙权一点也不沾亲带故,而且他又是文官出身,毫无临敌机变之能,为何孙权如此信任诸葛瑾呢?

神交孙权,好好先生

诸葛瑾可以说是一个“好好先生”!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诸葛瑾之所以如此受孙权信任、器重,主要是诸葛瑾情商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孙权和大臣们之间的润滑剂,诸葛瑾也能很好处理东吴将领之间的矛盾。

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

吴郡太守朱治,是举荐孙权为孝廉的将领,孙权曾对他有怨望的地方,只因平时对他很敬重,难于亲自齿责备他,故而心内忿怨无法排解。诸葛瑾揣摩到其中的缘故,他就在孙权面前写信,排解孙权的烦闷。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的疙瘩让你给解开了。颜渊之德,是要人更为亲爱,难道就是这个意思吧!”

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瑾敦仁厚义,效法上天救活生灵,近来承蒙他仗义执言,为我保全名分。”诸葛瑾仪表堂堂又温文大方,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高雅气质(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

孙权和诸葛瑾关系亲密到什么程度呢?夷陵之战时诸葛瑾身在南郡,当时有人进谗言诋毁诸葛瑾,称其与刘备互通信息,流言甚盛。孙权还没说什么呢,大都督陆逊首先站出来保证,诸葛瑾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孙权对众臣说:“我和子瑜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生死不易的誓言。他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当初孔明出访吴国,我让子瑜留下他。子瑜对我说:‘弟弟已经跟随他人,义无二心。弟弟不会留下,就像我不会离去一样。’他的言行是如此英明。论世上君臣大义,我和子瑜,可以说是‘神交’了,不是旁人可以离间的。”

派系之争,牵制陆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个小小的单位都有明争暗斗,更何况一个国家呢?孙氏立国江东,最早依靠的是淮泗集团,比如与孙策为“总角之交”的周瑜,出身庐江舒县;张昭则是徐州彭城人;张纮是徐州广陵人;鲁肃是临淮郡人;诸葛瑾是徐州琅琊郡人。

武将们更是明显,吕蒙是汝南郡人,程普是右北平土垠(今河北唐山)人,韩当是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迁安)人,蒋钦是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周泰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甘宁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徐盛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

孙策、孙权早期主要依靠淮泗集团在江东开疆拓土,尤其是孙策对江东士族的极力镇压,导致孙氏和江东本地士族关系比较紧张。而孙权掌权后,随着流亡北士的逐渐凋零,孙权开始逐渐启用顾、陆、朱、张为代表的江东士族。

229年,孙权称帝时吴国的权力架构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文官之首是丞相顾雍,武将之首是上大将军陆逊,顾家和陆家都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而且更让孙权不能忽视的是,顾家和陆家世代联姻。顾雍自己的妻子是陆康之女,顾雍之子顾邵又娶了陆逊的姐姐。

放眼整个东吴朝廷,各种关系盘根错节,顾家、陆家的子弟都是身居要职。因此,孙权虽然作为吴国的掌权者,他不得不对顾、陆以及江东士族进行提防和牵制。所以,虽然诸葛瑾军事能力非常一般,但他毕竟是淮泗集团的老人了,而且和孙权关系密切,对孙权绝对忠心,诸葛瑾被孙权用来制衡江东本地士族。

孙权其实是个玩政治的高手,尤其是分权制衡这一套把戏,他更是运用的炉火纯青。208年赤壁之战,孙权任命周瑜、程普分别为左右都督;219年袭取荆州,孙权准备再次玩一把制衡的把戏,同时安排吕蒙和孙皎领兵,结果吕蒙一番话怼了孙权:

“如果您认为征虏将军(孙皎)有才能,就应任用他为统帅;若认为我有才能,就应任用我。以前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部督,率兵攻打江陵,虽然事情由周瑜作决定,然而程普伏恃自己是老将,而且二人都是统帅,于是双方不和睦,几乎败坏国家大事,这正是现在要引以为戒的。”

上位者最喜欢玩的就是“平衡之道”,他永远希望下属们互相争斗,不要抱团,自己的地位才能高枕无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领导总会用一些能力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强的人坐在重要的位置上!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标签: 诸葛瑾

更多文章

  • 孙权称帝,东吴军中地位最高的十个人,大将军诸葛瑾只能排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诸葛瑾

    228年陆逊在石亭之战中大败曹休,229年挟此大胜之威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当时东吴军中一大批宿将都已经去世,四大都督只剩陆逊一人,十二虎臣也只有潘璋和丁奉在世,今天来说一说此时东吴东吴军中地位最高的十个人,大将军诸葛瑾只能排第二。上大将军陆逊大骠车卫,四方四征四镇四安四

  • 孙权曾派诸葛瑾作为使者,向刘备求和,刘备为何没有答应呢?

    历史人物编辑:揭秘文史真相标签:诸葛瑾

    三国时期,天下之所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态势,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吴国和蜀国之间的联盟,只有两个国家联合起来,他们才有希望对抗强大的魏国。可夷陵之战的出现让这一切都成为泡影。那吴国和蜀国为什么会反目成仇呢?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一场吴国和蜀国之间的战斗。这场战斗的起因,是吴国的背刺。当时关羽正和曹丕打得不亦乐

  • “常败将军”诸葛瑾,能力平平却官至东吴大将军,孙权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诸葛瑾

    自古以来能征好战的将军不在少数,他们大都凭借着丰功伟绩得以加官进爵,但也有少数人没有什么战绩却意外地官路顺利,这其中就包括诸葛瑾。了解诸葛瑾的人都知道他这一生几乎是屡战屡败,但还是得到了大将军的职位。有人说他上位纯粹是因为孙权的庇护,因为他和孙权特别聊得来,但在孙权看来他是个有才之人,说他嘴贫还是不

  • 诸葛瑾前来劝降时,关羽为何不扣押他借此突围呢?事实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夜中标签:诸葛瑾

    据史料记载,刘备打下西川和汉中之后,威震华夏,成为颇具实力的一方诸侯,此时驻守荆州的关羽,为了响应西线的战事,居然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襄樊战役。大家都知道,关羽将樊城的曹仁打得是节节败退,并且还斩杀前来救援的曹军先锋庞德,更是水淹七军,活捉了名将于禁。然而正在此时,曹操却暗中联合孙权,曹魏大军和东吴夹

  • 诸葛瑾一生“一事无成”,为何在东吴步步高升?原来他会一个绝招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诸葛瑾

    诸葛亮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可说到他的哥哥诸葛瑾,知名度就小了很多。有时候知名度低,并不意味着没能能力。有句话说的好,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却给你打开了一扇窗。诸葛瑾一生中,虽没有干成什么大事,但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人说诸葛亮

  • 三国谋士录:作为长兄诸葛瑾为什么没能说服诸葛亮效力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诸葛瑾

    凡人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都因诸葛亮而“失去光彩”。今天凡人说的这个人跟诸葛亮关系很大,他就是诸葛亮的长兄诸葛瑾。非常有意思的是,两人分别投靠孙刘,诸葛瑾没有诸葛亮的名气大,同时也没有什么功绩,但在孙权当政时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

  • 诸葛瑾一脉在东吴被灭的一个不剩?诸葛瑾为了生存也曾布下关系网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诸葛瑾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31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十章:诸葛瑾一脉在东吴被灭的一个不剩?诸葛瑾为了生存也曾布下关系网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二人虽然效力不同的君主,但其私交关系还是很好的。两个人相隔甚远,也挡不住他俩经常通过写信聊家常,让我们在一个冷酷血腥的时代看到一些难

  • 诸葛瑾军事能力差,但偏偏孙权授予重权,这其中奥妙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再见的道别标签:诸葛瑾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但诸葛瑾混得真的不比他弟弟差。而孙权明明知道诸葛瑾无能,但偏偏授予兵权,给予高度信任。实际上不过是无人可用罢了。也是孙权为了制约江东士族的一种政治手段。 陆逊的后人陆机著《辨亡论》中提及孙权的用人方式,反思吴国亡国之因,在东吴的官员分五类前五类是:师傅:张

  • 诸葛亮效忠刘备,诸葛瑾效忠孙权,那他俩的堂弟效忠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六菠萝说历史标签:诸葛瑾

    如果说三国里面谁最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诸葛亮。也的确是这样,诸葛亮还真的有这个实力。一出山就在博望坡,新野,赤壁烧了三把火,赤壁之战后还想办法将荆州据为己有。再到后来的攻打益州,占领汉中,诸葛亮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的哥哥诸葛瑾呢?虽然没有诸葛亮这么出名,但在吴国诸葛瑾

  •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诸葛瑾

    诸葛恪,字元逊,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可谓名门出身,年少知名,早年就得到孙权的喜爱。252年孙权病重,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太子太傅,成为托孤重臣。然而仅过了一年,诸葛恪就被权臣诛杀,并夷三族。今天我们来看看早年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一、诸葛恪得驴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