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和诸葛瑾两兄弟那么厉害,为何他们的儿子都是“草包”?

诸葛亮和诸葛瑾两兄弟那么厉害,为何他们的儿子都是“草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漫过今生 访问量:2240 更新时间:2024/1/28 3:30:13

说起三国里的神童,有两个人最为可惜,这两个人都与诸葛亮有关,而且这两个人长大后都成了“草包”。

这两个神童的名字叫做诸葛瞻诸葛恪,其中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而诸葛恪则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的儿子,也就是诸葛亮的大侄儿。

一、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唯一的儿子。从名字上猜测,诸葛亮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思远”,应该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为人处世能够思谋远虑,成就大事。

诸葛瞻小的时候诸葛亮曾评价说: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意思就是说诸葛瞻小的时候很聪明,堪称神童,诸葛亮害怕其“早成”,长大了反而成不了气候。结果真的被诸葛亮言中了,诸葛瞻长大后成为了一个十足的“草包”。一生政绩平平,没有什么亮点,唯一的亮点就是战死绵竹,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作为诸葛武侯的后代,诸葛瞻的表现着实令人不敢恭维。特别是绵竹之战,诸葛瞻贸然出城决战,无异于是选择了最下下之策,其行为简直如“蠢猪笨驴”一般,说诸葛瞻是“草包”一点也不为过。

二、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的儿子,从小就被称为神童。

在诸葛恪很小的时候,一次吴王孙权想用一头驴来取笑诸葛瑾,将驴脸上挂一木牌上书“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众人大笑。诸葛恪见状,不慌不忙走上前将木牌上加上“之驴”两字,木牌上的字遂变成“诸葛子瑜之驴”,众人皆惊叹。吴王孙权遂对诸葛恪刮目相看,格外喜爱。

后来孙权去世,特命诸葛恪为首席托孤大臣执掌朝政,不久后,诸葛恪官至吴国丞相,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吴国呼风唤雨,无人能及。只可惜好景不长,诸葛恪完全没有保持他小时后“神童”的风范,彻底变成了一个草包,做出了一系列的蠢事,引起了吴王和吴国民众强烈的不满,结果被骗入宫中乱刀砍死,妻儿家人更是被屠戮殆尽,惨不忍睹。

诸葛亮和诸葛瑾作为三国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两兄弟那么厉害,为何他们的儿子都是“草包”呢?

梳理一下不难看出诸葛瞻和诸葛恪的共同点:第一、都是官二代,都是靠拼爹快速上位的。对于诸葛瞻来说,其父亲诸葛亮的光环太强大了,诸葛瞻一出生就如众星捧月一般,史书上曾记载,诸葛亮死后但凡蜀国有好的政策出现,老百姓都会认为这是诸葛瞻的主意,而实际上这跟诸葛瞻压根就没有关系,这样的环境下让诸葛瞻一步步的迷失自我,无法看清自己,结果让自己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草包葬送了蜀国。

对于诸葛恪来说,其父诸葛瑾为其踏入吴国政坛的最顶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致于诸葛恪能够在孙权死后顺利的脱颖而出,力压陆逊等名臣的后代坐上吴国丞相的宝座,成为吴国最有权势的人。只可惜的是诸葛恪没有学会他父亲谦逊的性格,而是“得志便猖狂”,飞扬跋扈,树敌无数,结果将自己和家人一同送进了坟墓。

第二、都缺乏磨炼,一生都走得太顺。诸葛瞻和诸葛恪所处的环境可以用优越来形容。诸葛瞻深得蜀国百姓和后主刘禅的尊敬,诸葛恪深得吴王孙权的喜爱,这让他们失去危机感,更养成了沾沾自喜,听不进忠言的性格。而与此相对比的司马懿的儿子,由于环境的差距,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

这种种的原因造就了诸葛亮父子,诸葛瑾父子“老子英雄,儿草包”的可惜结局,更造就了三国历史上两个神童最终变草包的遗憾结局。

标签: 诸葛瑾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一事无成”,为何在东吴可以步步高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诸葛瑾

    那段三国史,兴亡谁认定,盛衰岂无凭,到最后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三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从桃园结义,到过五关斩六将;从三顾茅庐,到六出祁山。从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到三足鼎立,最后三家归晋。每个人似乎都能张口就来,如数家珍。但我们熟悉的三国,是罗贯中想让我们熟悉的三国。你说刘备憨厚老实,但

  • 诸葛亮、诸葛诞、诸葛瑾,为何分别效力三个国家?谁的结局最好呢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文学社标签:诸葛瑾

    三国时期的诸葛家族,将“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体现的淋漓尽致,三位诸葛家族最杰出的子弟,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三个国家,这样一来,不管最终是谁统一了天下,他们诸葛家族都可以谋取到最大的利益。按照当时的形势,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能够统一三国的,要么是魏国,要么是蜀国,要么就是吴国,因为在当时,也就只有这3

  • 孙权:诸葛亮和诸葛瑾谁更有才?诸葛恪一语中的,成就诸葛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诸葛瑾

    对于士族而言,投资是门技术活,为了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家投资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于是:魏国有了诸葛诞、蜀国有了诸葛亮、吴国有了诸葛瑾。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恪的父亲,孙权曾经问过诸葛恪:“是你父亲诸葛瑾更有才华,还是你叔父诸葛亮更有才华一些呢”?诸葛恪灵机一动,一个教科书般的答案,使得孙权开怀大笑,

  • 江苏有一个永远抽不干的水塘,专家:三国诸葛瑾的墓葬在下面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诸葛瑾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部分人对诸葛亮的记忆还是十分深刻的,即使在民间诸葛亮也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不但事事未卜先知,而且还能召唤风雨,又有运筹帷幄的大计,用草船借得了大量箭簇,又三次气周瑜,直把曹魏和东吴搅得天昏地暗。其实,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可能还忽略了一个人,也可能是被诸葛孔明的光芒给淹没了,那就是诸

  • 为何诸葛瑾军事能力那么差,孙权还让诸葛瑾当东吴第一任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诸葛瑾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诸葛瑾无论是在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军事,政治等都远远不如比他小七岁的弟弟诸葛亮,即便是在东吴也不是顶尖的人才,但奇怪的是,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不管诸葛瑾仗打得多么糟糕,诸葛瑾始终能深得的孙权的信任,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信任与欣赏。要知道孙权猜忌心很重,而且是翻脸无

  • 诸葛瑾为什么加入孙权?诸葛瑾诸葛瑾兄弟不合?诸葛瑾口才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诸葛瑾

    诸葛瑾加盟孙权的时候,孙权刚好收到了袁绍的书信,信上说希望孙袁两家联合,共图曹操。诸葛瑾听说之后,建议孙权:袁绍外强中干,徒有虚名,因此不应该和他结交,而应该暂时顺从曹操,以后再慢慢想办法跟他们抗衡。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军师。 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大都

  • 诸葛亮缘何赢不了曹魏名将郝昭?答案或藏在他给诸葛瑾的一封信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诸葛瑾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二月,蜀汉开展了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兵出散关,围攻陈仓。但这一次的北伐似乎并未取得多少战果。陈仓攻防战可谓异常激烈。曹魏的陈仓守将郝昭为人颇有气节且深通战法。先是,蜀汉派遣郝昭的同乡靳详为使者劝降郝昭遭到拒绝[1]。尔后,蜀汉军队动用了云梯、冲车

  • 荡寇将军程普:孙吴三朝元老,十二虎臣之首,为何不受孙权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程普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我们一提起东吴的名将,首先想到的是四大都督,其次才是十二虎臣。程普作为十二虎臣之首,跟随过孙坚、孙策、孙权三位主公,资历远比四都督之首的周瑜深得多,战功也不弱于他。那为何程普不受孙权重用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跟随孙坚程普程普出身

  • 孙策、太史慈和程普合力,能否击败赵云?孙策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程普

    导语:孙策,号称小霸王。霸王是项羽,拿孙策跟项羽做比较,可见孙策有多么勇猛。他完全继承了自己父亲江东猛虎孙坚的遗志,在江东地区开辟了孙家的江山。太史慈,武力值与孙策相当,两人曾经私下斗殴不分胜负。原先是扬州刺史刘繇的部下,后归顺孙策,成为孙策帐下头号猛将。程普,是江东老臣,辅佐孙坚、孙策以及孙权三位

  • 赵云乃是常胜将军,如果孙策、太史慈、程普“群殴”他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程普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骁勇无比的战将,他们的武力值一直被我们议论,受到演义和民间流传的影响让我们感觉三国战将武力值基本上以一吕二赵来排名。首先我们要知道民间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鉴于押运改编而来,其并不代表三国战将的真是武力,另外正史中两军交战也不存在演义中那样武将单打独斗。以演义而言吕布依然成了公认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