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名士张松跑来拜见曹操。曹操接见后,很快就让他回去了。张松疑问:“曹公不给我点官职吗?”曹操满脸嫌弃,反问道:“那子乔(张松表字)想当什么官呢?”
张松不好自己开口,躬身道:“但凭曹公作主!”
曹操看着身材短小、形容猥琐的张松,颇为鄙视,嗤笑道:“那就任命你为苏示县令吧!希望你尽心尽责,不要辜负本相的期待!”
张松听曹操就给了一个小小的县令之职,气得嘴都歪了。他强打精神,还要再争辩几句,企图以才华打动曹操,换个大点儿的职位。岂料曹操大手一挥,就让张松下去休息了。张松只能悻悻退下,心中郁闷不已。
张松此行的目的有2个:一是替刘璋向曹操示好致意,并探听曹军虚实,这是公事;二是为自己求个前程,并看看曹操是否明主,这是私事。
张松是蜀郡成都人,算是当地豪族。刘焉刘璋父子入主益州,对本地豪族恩威并施,既有拉拢,又有打压,既有重用,也有提防。张松与其兄长张肃都在刘璋手下任职,深受刘璋信赖,但两人的职位并不高。
张松自视甚高,认为刘璋暗弱,不值得自己尽心辅佐,因而与同样未得重用的法正、孟达等人相交甚厚,常常私下抱怨刘璋,意欲另寻明主。
公元208年,曹操准备南征,袭取荆州。荆州牧刘表与刘璋素来不睦,刘璋就派阴溥向曹操致敬,表示善意。曹操本着“远交近攻”的策略,很大度地敕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瑁(刘璋的兄长)为“平寇将军”。
刘璋很是满意,命张肃为别驾从事,再次拜见曹操,还送上了300老兵和许多礼品。曹操欣喜不已,又因为张肃容貌甚伟、风度翩翩,投桃报李地任命张肃为“广汉太守”。张肃回来后,替曹操说了一堆好话,盛赞曹军势大,颇有让刘璋归顺之意。
刘璋摇摆不定,任命张松为别驾去谒见曹操。张松寻思着连自己的哥哥都能拿个太守,自己岂不是也能被曹操委以重任!他兴奋地来到荆州见曹操,却不料曹操只给了个县令之位。
曹操此时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荆州,将刘备杀得狼狈逃窜,正是志得意满之际。荆州与益州接壤,曹操即将与刘璋开打,也没必要再过分友善。
再加上,张松的姿容威望与其兄长张肃可谓是天壤之别,张松又是两手空空,曹操自然也啥兴趣拉拢,随便给了个县令之位给张松。
苏示县是益州越巂郡的一个偏僻小县,张松千里迢迢而来,就这么被曹操打发了。他闷闷不乐地离开曹营,一路上越想越气,心中怨恨曹操。
很快,曹操遭遇赤壁大败,刘备袭取荆州诸郡,回到成都的张松立马中伤曹操,力劝刘璋与曹操断交,并与刘备交好。
刘璋对张松信赖有加,依其建议派遣法正为使者前去与刘备结交。法正出使归来,对张松和孟达盛赞刘备有雄才伟略,三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准备迎接刘备入蜀。
张松3人一同忽悠刘璋,先是为刘备送上了数千精兵;而后张松又诬陷正在防备张鲁的庞羲(庞羲与刘璋是儿女亲家)意图谋反,唯有刘备才能抗衡张鲁。刘璋深信不疑,让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又送上了4000精兵及粮草珍宝。
入蜀后,张松、法正和庞统都劝刘备在与刘璋见面时,将其刺杀,直接夺取益州。刘备担心自己初来乍到,以这种激烈的手法抢夺,可能会人心不服,日后再议。
刘璋与刘备在涪城会面,在张松的劝说下,向朝廷表荐刘备为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再次给刘备添兵添粮,命法正辅佐刘备,还将自己的白水军交予刘备。
就这样,刘璋前后为刘备增兵近2万,军械粮草不计其数,刘备一时间声势浩大。
刘璋期冀刘备能击败张鲁,而刘备拿钱不办事,一整年都待在葭萌关,只顾着厚树恩德,收买人心。恰逢曹操伐吴,孙权向刘备求助。刘备采纳法正之计,以退为进,表示准备回荆州,趁机向刘璋请求增兵1万。
刘璋对刘备驻足不前心生疑惑,但还是给了4000精兵及一半军械。张松不知法正之计,写信劝说刘备:“如今大事将成,怎可就此离去,半途而废呢!”
不料,这信被张肃截获。张松阴谋背叛之事,一直没告知兄长。张肃震惊不已,深怕自己弟弟害了张家满门。于是,张肃也没与张松通气,就将此事上报刘璋,避免引火上身。
张松和法正、孟达的图谋就此泄露。刘璋大怒,直接就将张松收押下狱。考虑到张肃举报有功,刘璋只诛杀了张松,没有祸及家人。刘备听闻张松已死,仰天长叹:“都是张肃害死了我的内应啊!”刘备与刘璋正式翻脸。
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刘备得以入主益州。刘备始终记着张松,他大肆重用刘璋旧部,唯独漏了张肃。后来,张松之子张表成为“安南将军”和蜀汉四大都督之一的“庲降都督”,也算是张松以死换来的回报了。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在乱世之中,弃暗主投明主,无可厚非。但张松等人的行为令人不齿。君臣不谊,大可劝说其向明主投降(如韩嵩劝刘表降曹、张昭劝孙权降曹),亦或自行离去投奔明主(如荀彧弃袁绍投曹操、周瑜弃袁术投孙策)。
张松偏偏要卖主求荣,暗中资敌不说,甚至意图刺杀。此等不忠不义的行径与吕布何异?张松受诛伏法实属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