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闻曹操兵犯江东,被孙权打败,担心孙权袭荆州。庞统献计向刘璋借兵与粮草,准备回荆州。刘璋部将言刘备在川广施恩惠,深得民心,其心不良。黄权又苦劝刘璋防范刘备,刘璋只拔老弱兵四千,米一万斛给刘备,刘备大怒,骂回使者。张松听刘备欲回川,写密信一封准备劝刘备勿回,立即取川。密信被其亲兄所得,密报刘璋,张松全家被斩,刘璋令众将严守关隘。
张松为何谋反事泄露?
张松对亲兄少戒备。张松为人高傲,但心志一向极好。昔日,张松面对枭雄曹操,款款而谈,不卑不亢;面对曹操雄壮军威,张松仍淡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闻刘备欲回荆州,写密信与刘备,劝刘备勿回,愿为内应,速取西川。正好,张松哥哥,张肃来访,张松急藏书信于袖中,张松神情恍惚,对其兄缺少戒备,大意。
张肃大义灭亲。张松在应酬兄长时,书信落在地上,被张肃从人所得。张肃得此信,为家族利益考虑,大义灭亲,向刘璋密报。刘璋把张松全家全部杀死。
刘备入川的政治目的表面是援助刘璋防御汉中的张鲁,实则是侵占西川。庞统、法正献计,建议刘备在宴席上杀死刘璋。但刘备为人虚伪,要讲仁义,不想让世人认为刘备为了得到西川杀死宗兄。现在刘备入川时日久了,广施恩惠于民,深得民心,夺川时机成熟。向刘璋借兵与粮草,刘璋只给老弱兵四千, 一万斛米。刘备发火与刘璋闹翻,可以光明正大的进行军事攻略,夺取西川。
刘璋斩了张松,终于知道刘备的政治图谋,开始调兵遣将,严防关隘,与刘备争斗。
刘备提兵回涪城,涪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借为刘备关行,暗杀刘备,被庞统识破其奸计,被俘,被杀。刘璋听说此事,大惊,急令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点军五万,前往雒县阻击刘备。刘璝、张任守雒县,冷苞、邓贤各立兵寨于城外。刘备令魏延、黄忠攻袭冷苞、邓贤,邓贤被黄忠所杀,冷苞被魏延所俘,冷苞假投降,刘备放他回去。孔明来信,言夜观天象,主将帅多凶少吉,让刘备小心军事。庞统认为孔明怕他立夺川大功,来信阻止。刘备与庞统分兵两路攻雒县。庞统身死落凤坡,刘备兵败回涪水关。
庞统为何身死落凤坡?
庞统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蜀中智士彭羕曾对刘备言,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此地,当有不吉之事,叫刘备慎谨小心。孔明又来信言,夜观天象,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多凶少吉。刘备想退兵回荆州,庞统却认为孔明不想他立取西川大功,故意用信来劝阻。庞统立功心切,对刘备言,我也观过天象,罡星在西,应主公在西川,太白临于雒城,斩了蜀将冷苞,已经应了此劫。
庞统轻敌大意。庞统认为孔明来信的用意是阻止他立取川大功。庞统才学奇高,熟悉天文地理,天象相术。这次,他没有夜观天象,孔明的书信让他大意了,庞统立功心切,只要攻破雒城,成都可取,大功告成。
刘备好心办坏事。刘备的白马名的卢,刘备被蔡瑁追杀时,的卢马跃檀溪,救过刘备一命。当时徐庶言,的卢马虽是千里马,终必妨一主。庞统的战马失蹄,刘备把的卢马让给庞统,本意是好的。但的卢马还是妨主了。
庞统为刘备挡一死劫。张任引军三千,埋伏小路两旁,本想射死刘备。刘备军来时,看不清人,军士遥指敌军大将,骑白马者必是刘备。张任令弓弩手全部射向骑白马者。庞统为刘备挡一死劫。
庞统死后,蜀军前后夹击刘备军,刘备军大败,退回涪水关。
孔明令关公镇守荆州,引军一万五千向西川进发。令张飞、赵云为先锋,水陆两路,相会雒城。
张飞领军至巴郡,巴郡太守严颜,不投降,严守城门。张飞数次强攻,攻不破此城。张飞设计,欲寻小路偷过马郡,严颜中计,引军偷袭张飞,被张飞所擒。张飞大礼相待,义释严颜。严颜感恩,投降刘备,带领张飞,过关隘,前往雒城。
张飞智擒严颜,义释严颜,是张飞用谋略攻城的成名战。
张飞为何能智擒严颜?
张飞性情粗暴,颇有智谋。张飞性情粗暴,喜饮酒,酒后爱鞭挞士卒。但是,张飞为人精明,有谋略,张飞曾在徐州用计生擒曹操大将刘岱,长坂坡设疑兵计。这次,张飞攻打巴郡,严颜不出,强攻不进,被逼得用计擒严颜。
严颜轻敌大意。严颜的军事情报上,张飞是一个鲁莽粗暴的猛将,不认为张飞会用谋略取胜。严颜轻敌大意,见张飞在寻小路过巴郡,相信眼前所见,才会中计被擒。
张飞听从孔明的劝言,戒约三军,不掳掠百姓,所到之处,并宜存恤,依靠严颜的帮助,比赵云、孔明先到雒城。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