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派两人守街亭,为何最后杀了马谡,却重用另外一人!

诸葛亮派两人守街亭,为何最后杀了马谡,却重用另外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1979 更新时间:2024/1/2 5:33:43

街亭之战,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战事。在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无法继续作战,于是,他只能从陇右迁移一千多户百姓到汉中,从而草草收场。由此,对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来说,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功亏一篑。

对此,虽然有人替马谡求情,但是,诸葛亮依然挥泪斩马谡。值得注意的是,在镇守街亭上,诸葛亮因为不是非常放心马谡,所以指派一人去协助他。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派两人守街亭,为什么后来只杀了马谡,却重用另外一人呢?

具体来说,在镇守街亭上,诸葛亮派遣了马谡、王平这两位将领。对于马谡来说,长期跟随在诸葛亮身边,为其出谋划策,也即在理论知识上比较丰富。而就王平来说,则是一位经验丰富、稳重谨慎的将领。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为小时候养在外祖父何氏家,所以又叫何平,后来才改回本来的王姓。

建安二十年(215年),巴西郡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依附曹操,王平随杜濩、朴胡等被迁往洛阳,被任命为一名代理校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手下黄忠于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王平随曹操率领大军来争汉中,却被刘备击败,王平得以投降刘备,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选择这样一对将领组合来镇守街亭,可见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不过,聪明过人的马谡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调度,行动混乱无章,放弃水源上山驻扎,不在山下据守城邑。而这些问题的暴露,自然让曹魏大将张郃抓住了机会,于是他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导致蜀军一度溃散。

因此,在街亭之战后,诸葛亮毫不留情地斩杀了马谡。不过,和马谡一起镇守街亭的王平,却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这体现在王平官职的步步高升上。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28年,王平被诸葛亮拜为参军,而马谡之前就是诸葛亮的参军。并且,王平还被授予统领无当飞军的职责,并进位讨寇将军。

自此之后,王平继续参加诸葛亮北伐曹魏的行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后,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并兼任汉中太守。凡此种种,无疑体现出了诸葛亮对于王平的信任和重用。当然,诸葛亮之所以对王平另眼相看,也是因为他确实能力出众。

在街亭之战爆发前,王平发现马谡部署上的问题,就一再规劝他,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刚愎自用的马谡没有听从王平的劝谏。当然,这无疑是马谡的问题,而王平作为马谡的副手,显然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更为关键的是,等到马谡被张郃击败后,蜀汉将士四处溃散,只有王平率领的一千人擂响战鼓,把守营地,对此,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往前逼近,于是,王平缓缓地收扰各部散余的士兵,率领人马返回。

由此,王平在马谡失败后的处理,可谓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街亭之战带来的损失。通过街亭之战,虽然诸葛亮失去了马谡这位参谋,但是,其也获得了王平这位得力干将。到了建兴十五年(237年),王平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

延熙七年(244年),魏帝命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前锋已在骆谷,当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有人说:“我们的兵力不足以阻挡魏军,应该放弃关隘固守汉、乐二城,魏军进入汉中以后,涪城的援军一到,就可以将阳平关抢回来。”不过,王平却说:“不行,汉中去涪城有一千余里,魏军若是得了阳平关就会成为祸患,应该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我为后拒,若是魏军分兵进攻黄金城,我亲自率兵前往救援,到时候涪城的救兵就刚好到来,这才是上策。”

于是,大家就按王平的计策行事,涪城诸军以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被击退,如同王平当初料想的一样。当时马忠在南中,邓芝驻守永安,王平在汉中,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汉疆域的平安,平安三侯威名始于此时。

标签: 马谡

更多文章

  • 他是诸葛亮看重的人,智谋高于马谡,假如不死姜维没有出头之日!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马谡

    他是诸葛亮看重的人,智谋高于马谡,假如不死姜维没有出头之日文|明明读历史在三国里面,论识人方面诸葛亮和刘备比哪已经不是掉了一个档次了,刘备曾经说过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是诸葛亮非就不听,最后也酿成了第一次北伐就被打败,后来晚年的诸葛亮也是在继承人方面十分的纠结,马谡当时死了以后,诸葛亮就有

  • 除了马谡,刘备临终前还暗示了一人不能“重用”,可惜孔明没听懂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马谡

    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诸葛亮,不能重用马谡,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听从,执意在第一次北伐时重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令众人感到遗憾!然而事实上,除了马谡,刘备临终前还叮嘱了另一个不能“重用”,只不过诸葛亮没听懂!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刘备临终托孤汉中之战后,刘备集团进入了巅峰时刻,就连曹操都

  • 遭遇明升实贬、治下叛军猖獗、街亭战败身死,论马谡悲剧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马谡

    马谡可以说是诸葛亮身上的一个污点,毕竟诸葛亮把他拔擢上来,他却打输了至关重要的"街亭之役"。其实马谡这个人物本身也有一些争议点,刘备给出的评价是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但是又有很多人喜欢为历史人物翻案,为马谡打抱不平。认为马谡是一个谋士型的人才,不适合独自掌兵。甚至说如果没有"街亭之役"的失败,马谡可以

  • 为什么刘备明明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诸葛亮还要重用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标签:马谡

    诸葛亮含泪斩杀马谡,而马谡是诸葛亮非常敬佩的人,但是为了大局,诸葛亮含着泪将马谡斩首。但历史上很可能不是这样。《三国志》记载马谡失败后因惧怕犯罪而逃亡。他逃了20年才被捕,最后死在狱中。不管怎样,马谡失去了街亭。我们知道,刘备生前对诸葛亮说,“马谡夸大之词,不宜多用”。刘备认为马谡是个喜欢空谈和大话

  • 诸葛亮斩杀马谡以后,蜀汉大军战绩一败涂地,马谡真的那么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马谡

    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的计划是在祁山道上打出一条出路,从祁山山脉进入中原腹地,这是一条比较漫长的路,但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方便蜀军运送粮食。当时蜀汉最紧缺的也就是粮草,而蜀汉内部多以山路为主,所以粮草运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好在诸葛亮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利用当地的地形,结合水陆运输的便利性

  • 为何非要挥泪斩马谡?不是诸葛亮太狠心,而是另有重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马谡

    为什么非要泪杀马谡?不是诸葛亮太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三国含泪斩杀马谡。事实上,正史中并没有诸葛亮斩首马谡这样的事情,因为马谡失去街亭后,诸葛亮根本就没有见到他就被送进了监狱。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剧情的需要,为了塑造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出现了泪打马谡的剧情安排。马谡是马良的弟弟。两

  • 赵括VS马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马谡

    “纸上谈兵”和“挥泪斩马谡”的典故我们都非常熟悉,长平之战和马谡失街亭也都是赫赫有名的经典军事战例。不可否认,赵括和马谡都是有才能的。但是陆游的两句诗说得很朴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赵括,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奢是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赵括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自然有便利条件。赵括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致使马谡丢命的街亭到底在现今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怪兽看电影标签:马谡

    三国时期,蜀汉朝廷的数次北伐,在西北地区的陇右战场上留下了许多著名遗迹。其中,马谡丢失的“街亭”,就是在后世之中家喻户晓的一处历史遗迹。但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街亭在当时的史籍当中并没有指明具体的位置。所以,迄今为止,街亭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如今的什么地方,也是近代学者们争议非常大的一个焦点。笔者结合相

  • 为什么诸葛亮要“挥泪斩马谡”?专家说:死的很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雪雪细说标签:马谡

    为什么诸葛亮要“挥泪斩马谡”?专家说:死的很冤枉!《三国演义》,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根据无数事实写出来的三国历史,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四大名著作为一门学问,很多人都在研究,而在三国之中,最受到关注的就是诸葛亮,这一个举世无双的聪明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故事,而挥泪斩马谡,在这之中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时,为何全军跟着痛哭?真相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马谡

    马谡,三国时蜀主刘备手下的著名将领,与其一起在刘备麾下做官的,还有自己的兄长马良。因为非常喜欢谈论军事,丞相诸葛亮特别看重马谡。不过,刘备却觉得,马谡特别喜欢高谈阔论,而且说话不踏实。临死前,刘备专门对诸葛亮说:“丞相,马谡此人言语浮夸,且远远超过其实际能力,切不可重用。丞相干万千万要留意!”建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