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偷袭成都,刘禅选择投降,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刘禅很聪明

邓艾偷袭成都,刘禅选择投降,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刘禅很聪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有点点乱 访问量:4109 更新时间:2024/1/27 19:33:58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五十二讲:邓艾偷袭成都,刘禅选择投降,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刘禅很聪明。

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当时英雄辈出,名将如云。可是每当说起那段历史故事的时候,人们总会对蜀国的故事情有独钟,其中主要原因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存在尊刘贬曹的思想,加上作者罗贯中的优秀文笔,因此大多数人愿意承认蜀国刘备为三国正统的理念,故后来蜀国的灭亡让人看得非常难受。

公元221年,白手起家的刘备称帝并建立了蜀国。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心尽力地辅佐后主刘禅,并且保证了比较弱小的蜀国的稳定与发展。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由于日夜操劳因此不幸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的去世对于蜀国的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蜀国军事上有姜维辅佐后主刘禅,可是政治方面的人才不多;在费祎蒋琬等人死后,蜀国的局势变得有些混乱不堪。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偷袭成都得手,成功占据蜀国都城成都,刘禅不战而降,蜀国灭亡。当时魏国的邓艾能够偷袭成都得手主要凭借的是他过人的胆识和不错的运气。因为姜维全军在剑阁被钟会牵制,而蜀国的阴平守军已经被刘禅撤走,因此邓艾冒险翻山越岭攻下了江油城,并以此为据点向成都进攻。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与诸葛亮之孙诸葛尚在绵竹与魏军展开了激战。可是诸葛瞻不幸战死,邓艾一路打到了成都。蜀国后主刘禅被迫投降,整个蜀国就正式灭亡。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很多都诟病刘禅太傻又太胆小,最后竟然不战而降,实在对不起成都百姓与先主刘备。然而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刘禅的这个决定不但不傻,而且还很聪明。

原来当时诸葛瞻战死绵竹的时候,蜀国有战斗力的军队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成都方面的兵力不到几万,而且这些人没有经过长期训练,战斗力不高,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的邓艾大军。刘禅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不得已向邓艾投降了。蜀国不但没有太多有战斗力的军队,同时缺乏像姜维这样独当一面的大将,兵力不多、缺乏大将的成都方似乎挡不住邓艾的虎狼之师,抵抗也是白添伤亡。

当时邓艾带领的都是魏国的精锐部队,万一他怪罪刘禅抵抗魏军,也许就会在破城之后允许魏军对成都的老百姓进行大肆抢劫一番,搞不好邓艾还会来个屠城解恨。当了几十年皇帝的刘禅虽然才能不出众,可是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多少对自己国家的百姓还是有些感情的,因此他选择了牺牲个人名节来换取全城百姓的安宁。

果不其然,刘禅主动投降以后,成都没有被屠城,蜀国百姓也没有被魏军抢劫。刘禅向邓艾投降的决定非常务实。刘禅投降后,蜀国的百姓没有受到魏军劫掠的痛苦,而且刘禅本人还被封为了安乐公,后来得到了善终。由此可见,刘禅投降是非常明智的决定,不但挽救了成都百姓的生命与财产,而且他还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资料来源于《三国演义》)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邓艾大军直逼成都,迟迟不发兵救援的姜维,是否有一定的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邓艾

    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府中宦官和外戚的斗争,让皇权出现了衰落,这最终导致中国从大一统走向了分裂的状态,军阀混战的乱世让中国百姓饱受苦难。而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契机,随着刘备在益州汉中等地的发展,中国进入了三国割据的时代。而三国分立的终结则是从邓艾灭蜀开始的,那时司马昭刚刚平定了国内的诸葛

  • 诸葛亮真传弟子,为何平生斗不过邓艾?廖化临终前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邓艾

    自古以来,君王与谋臣都相互制衡。诸葛亮已经智乎近妖,尚且不能一统三国,卧龙死后,将身上千斤重担悉数交给虎将姜维,以期待自己的志向有人继承。诸葛亮向来知人善任,在临终的时候还为蜀汉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刘禅定下后续领导人东莞,董允和费祎,对于将才姜维更加看好,将毕生所学悉数传与他。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

  • 魏国灭蜀功臣邓艾和钟会为何先后被杀,甚至被诛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邓艾

    三国末年,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和钟会率兵抵达蜀国的首都-成都,蜀国皇帝刘禅开城门投降。自此蜀国灭亡,天下只剩魏国和吴国。不久之后,魏国灭蜀功臣邓艾和钟会先后被杀,甚至被诛九族。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二人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其中的原因就与两个人有关系了。第一个人就是晋公司马昭,邓艾平定蜀国后,

  • 刘禅投降邓艾,不但成全了自己,成全了蜀汉朝臣,更成全了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邓艾

    “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这是东晋著名史学家王隐在《蜀记》中记载的邓艾渡阴平小道到达成都后,刘禅决定投降的时候,蜀汉的家底,如果从账面数据来看的话,这个时候的蜀汉完全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反而兵多粮足。而邓艾打败的也只是诸葛瞻父子率领的成都守卫部队,而

  • 邓艾作为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他的死,警示一个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邓艾

    邓艾是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他对权力斗争的危险原本是有极其深刻见解的。然而,最终,他还是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遭冤杀。他的遭遇,值得所有理想主义者深思。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名将邓艾,本是屯田民,出身寒微,自小放牛。不过,邓艾自学成材,开始仕途。由于出身低微,外加口吃,邓艾作了近20年的基层工作,无法出头。后

  • 邓艾作为一代名将,其才能不次于姜维,为什么最终会惨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邓艾

    邓艾是一代名将,其才能不次于姜维,灭蜀之战,邓艾立下大功,但取得大胜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做出了他不应该做的事。钟会和蜀国大将姜维在剑阁大战,邓艾看准了机会,偷渡阴平,突然出现在江油,蜀国守将马邈见大势不妙,投降了邓艾。接着邓艾继续进兵,和诸葛瞻大战于绵竹,斩杀了诸葛瞻,西蜀皇帝刘禅率众文武投降了邓艾

  • 邓艾比姜维厉害?脱离时代去评价,总是会高估个人的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邓艾

    邓艾的个人作用本来就被高估。因为在评价人的时候,很多人会脱离时代、背景和大势而张口就来。2人所处的三国末年,早已不是汉末“两军阵前,不一合将敌将劈于马下,我军遂胜”的时代。国家实力有了代差,个人发挥也就不算什么了。易言之:猪在风口也会飞。发育初期,“突阵、先登”的吕布,可以把“军政兼优”的曹操逼到绝

  • 蜀汉灭亡后,为何邓艾说姜维不值一提?看看战绩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鉴赏史标签:邓艾

    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实力一直是不强大的。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蜀汉的国力强大,到了后来,夷陵之战爆发,此后的蜀汉一蹶不振,在夷陵之战中,蜀汉更是损失惨重。刘备因此在白帝城病逝。之后就开启了后蜀汉时期,由此一来,蜀汉的国力再也没有到达过巅峰。蜀汉后期人才匮乏,通过“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话就可以

  • 邓艾率2000精兵偷渡阴平,最终奇袭成都成功,是侥幸还是必然?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邓艾

    困守成都的后主刘禅终于等来了他们宿命中的男人——终结者邓艾。这个来自新野的“乡巴佬”不仅终结了蜀汉帝国,随后还把自己全家老小的命都给终结了,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被他终结的蜀汉帝国末代皇帝阿斗先生却悠哉悠哉的又活了N多年。邓艾的人生巅峰就是偷渡阴平,最终迫降蜀汉。但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邓艾人生只此一战,邓艾

  • 邓艾打仗有多厉害?三次击败姜维,让他整年不敢回国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邓艾

    邓艾入选了中国古代武庙“七十四名将”名单。这个榜单是唐朝朝廷评定的,另外还有“六十四将”、“七十二将”等版本。但无一例外,邓艾都入选了。可见古人对邓艾军事才华的认可。三国时代名将如云,能够入选的“七十四名将”的,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邓艾怎么就这么厉害呢?邓艾确实是一位超一流名将。即使在名将如云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