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国后期,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将大多数都凋零了。而在魏延被斩杀之后,听得最多的一句,无疑是“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但实际上,除了廖化这一位老将之外,蜀汉还有很多后起之秀,他们都在默默地保护着蜀汉。
第一位,马岱。马岱最早跟随马超起兵反曹操,潼关之战后,马超为曹操所败,不得不败逃陇西。但在陇西还未站稳跟脚,马超又被杨阜和夏侯渊联手所败,只能再次逃亡到汉中。而在蒹葭关之战后,马超和马岱不得不投降于刘备。
到了刘备麾下,马岱多有建功。无论是随诸葛亮南征孟获,还是北伐等重大战役,马岱都有不错的表现。
第二位,王平。王平原属曹操,在汉中之战时,王平投靠于刘备,并助刘备夺取汉中。刘备逝世于白帝城后,王平随诸葛亮南征孟获,多立战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王平和马谡被诸葛亮派遣去镇守街亭。
街亭是汉中的咽喉,对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可惜的是,马谡不遵诸葛亮指令,舍本求末,最后导致司马懿大军轻易地夺取了街亭。但是,街亭之错在马谡,而王平在其中的表现也得到了诸葛亮的称赞。诸葛亮逝世于五丈原之后,王平镇守永安,成为蜀汉的平安三侯之一。
第三位,马忠。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马忠和赵云两路夹击三洞元帅,大败蛮将阿会喃。在孟获派孟优假意投降时,马忠奉诸葛亮之命,埋伏孟获。而在随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马忠和张嶷内外夹击,大败孙礼。
在建兴十一年之后,马忠便被诸葛亮派遣去平定刘胄等人的叛乱。而后,马忠长期镇守南中,为蜀汉的平安三侯之一。
第四位,姜维。其原属曹丕,为天水郡参事。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姜维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不投降于诸葛亮。而姜维投降之后,诸葛亮看其军事才能不错,便起了爱才之心,一直带在身边教导。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并没有马上得到兵权,而是受到蒋琬和费祎,以及诸葛瞻等人的限制。直到蒋琬和费祎去世之后,姜维才有机会大展拳脚。而且,姜维是一个允文允武的人才,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前后发动了十一次北伐。
第五位,霍戈。霍戈是霍峻的儿子。因为霍峻早逝,霍戈被刘备收养在府中,而后成为太子舍人。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霍戈当时还是黄门侍郎。而在后来永昌郡蛮夷叛乱时,霍戈以永昌太守的身份率军平叛,因功升翊军将军。
在邓艾偷渡阴平小道,兵进绵竹的时候,霍戈曾向刘禅建议率军援军成都。但可惜的是,刘禅怀疑霍戈有不轨之心,便没有同意。
第六位,罗宪。罗宪是广汉太守罗素的儿子,谯周的弟子。在景耀元年,罗宪作为大将军阎宇的副手,辅助阎宇镇守巴东。在景耀六年左右,曹魏进攻蜀汉,阎宇被诏命回成都,罗宪独自镇守永安,成为白毦兵的最后一任统帅。在蜀汉灭亡之后,罗宪曾抵御过东吴陆抗的进攻,使得永安不受到战火的波及。
其实,在三国后期,蜀汉有才能的将领还是蛮多的。但可惜的是,刘禅都没有能够很好的任用他们,最后导致蜀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