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为什么让廖化突围去上庸求救,自己却不提前逃跑呢?

关羽为什么让廖化突围去上庸求救,自己却不提前逃跑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哆啦小哲 访问量:2952 更新时间:2024/1/5 7:12:55

我们都知道,关羽即将攻陷樊城之时,想不到后院起火,荆州被吕蒙给偷袭了。面对曹孙两家强兵,关羽不断败退,最后只能困守麦城一地。当时,关羽让廖化突围前往上庸去求救。书中写道:“廖化乘势杀出重围,投上庸去了。既然廖化都能杀出重围到达上庸,那关羽为什么要自己困守麦城,而不提前逃跑呢?

书中写道:”以待川兵大至,军心自安矣。“关羽虽孤军困守麦城,但是他依然觉得自己可以东山再起,重新夺回荆州。如果上庸的兵马到来的话,麦城起码还能再坚守一阵。等刘备的川军来后,夺回荆州也不是难事。关羽熟读春秋,有一份放不下的傲气。在关羽的心中,就根本没有逃跑的念头。

书中又写道:”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荆州如若有失,关羽断不能独生。关羽之所以选择困守麦城,就是为了等待援兵的到来。廖化突围的时候,吴军的防御圈子还不牢固。连廖化都能突围成功,关羽自己就更不在话下了。但是,关羽没有逃跑的念头,他驻守在麦城中,其目的也是为了稳定军心。只要自己坚守麦城,起码可以激励一下士气。如果主帅都跑了,那就真的兵无战心了。

书中写道:“且荆州九郡,俱已属彼,止有麦城。”关羽也是个自负的人,他并不认为荆州已经全部失去了,起码自己还有麦城一地,未必不能东山再起。自己如果代替廖化突围的话,想必受到的阻力会更大。

书中又写道:“汝勿多言,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诸葛瑾来劝降,但是关羽再次拒绝了。在关羽的心中,军人当马革裹尸还,岂能背主求荣。荆州军虽败,但未必没有生机。若是川军能及时赶到的话,军心自可大定。而廖化也是自己多年的老战友,关羽这么做,也是为了保住廖化的一条命。

综合以上考虑,笔者认为:关羽之所以让廖化突围,而不是自己亲自突围逃跑。只是因为关羽根本没有逃跑的念头。他想要东山再起,因此才决定自己困守麦城,等待援军的到来,而廖化只要负责送信就可以了。

标签: 廖化

更多文章

  • 奇袭反中计,廖化败走麦城 神兵陡天降,关羽威服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廖化

    接上文,关羽布置下反攻荆州的计策,廖化、周仓、王甫等人各自接令而去,关羽则率领余下5000精锐,乔装易服,俏俏往南郡进发。廖化在得到关羽的将令后,火急火燎地出发了。担心关羽的奇袭被敌人发现,廖化带着部队急行军百里。连日征战,荆州兵早已人困马乏。廖化如此行军,军中怨言四起。但是想着能更快回到家乡,也还

  • 蜀国最后一位先锋大将,廖化目睹蜀国兴衰,70岁依然临危受命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廖化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经历了董卓,袁绍等前期军阀的战争之后,天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刘备,曹操以及江东的孙权逐渐壮大而形成的天下三分的局势日渐分明。在这一段时间里,三方势力相互称雄,此消彼长,远交近攻,最终各成大业,也各自为对方所忌惮。当然,三国前

  •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其实还有一句,却很少有人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廖化

    喜欢看三国的都知道,关于三国时期有很多有意思的话语。什么“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曹操,曹操就到”等等,而还有一句话也很流行,那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但是,有时候,我们都是只知道上半句,而不知道下半句。大家都知道,廖化起初是山贼出身,当年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在

  •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廖化

    为什么蜀汉后期人才匮乏 造成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蜀国在三国时期能够崛起并与魏、吴两国分庭抗礼,大将军们功不可没,最有名的当属“五虎上将”。然而,后期的蜀国逐渐势微,形成了无人可用的局面,这也是他们灭亡的一个原因。其实,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很多:首先,在刘备入川之后,这种局面就已经显现

  • 为何关羽困死麦城而廖化却杀出重围?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廖化

    熟悉《三国演义》,关云长单枪匹马赴会,张飞、张半坡退敌。那些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荡气回肠的。随着一代代的成长,英雄老去,胡须苍白。落马使人藏书不忍读。关公征战一生,六十岁了依然驰骋沙场。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看看《三国演义》第76话《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关羽攻打樊城,曹操亲自率军三路救援,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为什么蜀汉人才凋零的如此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廖化

    三国时期诸侯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汉代以来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就是察举制,到东汉后期,人才选拔已经被门阀士族牢牢控制在手中。东汉政府失去了新鲜血液的注入,以至于后期发生农民起义,不得不依靠门阀士族进行镇压,同时促使士族的进一步壮大,直到东汉政府失去了

  • 活过整个三国,睹蜀国兴衰,名将廖化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廖化

    君不见三国并肩,风云激荡,曹魏,东吴,兵临战场。后起之秀,蜀国都城。当初联手打倒蜀国的将领,一个个老去。然而,其中一位将军经历了三个王国的整个历史。三国还未完成,他就已经站在了战场上。他还活着,他就是廖化。如果说有谁最了解蜀国的兴衰,那一定是廖化了。但是说到这个人,大家有没有记住这句话,蜀国无将军,

  • 三国那些高寿的牛人们:司马懿、孙权、贾诩、廖化……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廖化

    人活七十古来稀,说明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条件比较落后,人的寿命比现在短很多。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在乱世之中,战争、饥荒、瘟疫更是侵害着每一个人,据说三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6岁。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司马懿、孙权、廖化等都活到了70多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三国那些“古来稀”们。张臶jian(公

  • 三国后期魏延死后,除老将廖化之外,还有哪些后起之秀?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廖化

    到了三国后期,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将大多数都凋零了。而在魏延被斩杀之后,听得最多的一句,无疑是“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但实际上,除了廖化这一位老将之外,蜀汉还有很多后起之秀,他们都在默默地保护着蜀汉。第一位,马岱。马岱最早跟随马超起兵反曹操,潼关之战后,马超为曹操所败,不得不败逃陇西。但在陇西还未站

  • 三国之中,见证蜀汉兴衰存亡之传奇名将廖化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廖化

    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谓脍炙人口。印象之中,以为蜀汉人才凋零,而廖化老气横秋,却担任先锋大将,令人感觉蜀汉阵营,无人可用。其实不管演义或正史之中,廖化战胜攻取,立功立事,皆无愧于名将之称。演义之中,廖化使一口三尖两刃刀,与杜远同为黄巾余党,下山劫掠刘备二位夫人,杜远见色起意,欲二人各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