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奇袭反中计,廖化败走麦城 神兵陡天降,关羽威服荆州

奇袭反中计,廖化败走麦城 神兵陡天降,关羽威服荆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黄静圆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4/1/21 5:22:49

接上文,关羽布置下反攻荆州的计策,廖化周仓、王甫等人各自接令而去,关羽则率领余下5000精锐,乔装易服,俏俏往南郡进发。

廖化在得到关羽的将令后,火急火燎地出发了。担心关羽的奇袭被敌人发现,廖化带着部队急行军百里。连日征战,荆州兵早已人困马乏。廖化如此行军,军中怨言四起。但是想着能更快回到家乡,也还能勉强忍受。不料,当部队行至南郡城外还有数十里地时,突然遭遇了东吴的部队。

远远地望去,对面的旗号打着大大的“潘”字,廖化已然清楚,对面果然是潘璋。看来东吴早有准备,或者已经下定决心吃掉关羽的荆州军团了。既然如此,只能“狭路相逢勇者胜”了。原来吕蒙的手下早已发现廖化的行踪,尽管王甫还在假惺惺的联络吕蒙,却早已被识破。于是派出潘璋以逸待劳,迎击廖化。

“廖将军不知道我东吴大军已遍布荆州吗?何故前来寻死?”潘璋趾高气扬,气焰嚣张。

原本就怒气冲冲的廖化,在听到潘璋如此嚣张以后更是火冒三丈。“潘璋小儿,拿命来!”廖化挥舞着大刀急奔潘璋。

潘璋也不示弱,也挥刀迎战。两人你来我往,转眼间已经大战50回合,却不分胜败。廖化心中焦急,刀法更加狂躁。潘璋本来也是东吴猛将,武艺并不在廖化之下。不过看着廖化如此拼命,竟然心生胆怯,挥鞭拍马,急忙撤退。

看着潘璋不敌,廖化大喝一声:“随我杀!”廖化手下将士无不奋勇争先,向吴军冲杀。吴军在潘璋败阵后,稍做抵抗便纷纷丢盔弃甲而逃。廖化更不怀疑有啥诡计,一心想要捉拿潘璋。荆州军随着廖化急追潘璋十里,却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大批吴军从左右杀来,潘璋部队也回军而战。

定眼看时,廖化发现,左路大军是朱然,右路大军是马忠,都算不得吴军名将。看到吕蒙如此轻视自己,廖化心中大怒,决意和吴军同归于尽。“今日之事,有死无生,但求能报答将军一二。”廖化对着士兵们高呼:“咱们的家园已经被小人占领,妻儿老小全部被抓,此时不拼命,难道坐看亲人惨遭屠戮吗?是好汉的随我冲阵!”

吴军和荆州军厮杀在一块,乱成一团,廖化在混战中不计生死,只顾拼命血战,好似有两条命一般。两军厮杀多时,荆州兵急于救回家人,个个不计生死,越战越勇。吴军虽然人多势众,骁勇却远不及荆州兵。一番大战,马忠竟然被乱刀砍死,不过,廖化也是身中数箭,浑身上下都是血。

吕蒙在得知潘璋等人不能取胜以后,大怒,亲自提兵5000前来助战。这是一波生力军,他们的到场,直接让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荆州军再骁勇,此时也寡不敌众,纷纷败退。廖化眼见突袭不成,反倒损兵折将,于是决意自刎以谢关羽。好在旁边的亲卫急忙拦住了廖化,提醒关羽曾说过“如果战败,退往麦城”。看来关羽早有预料,并没指望廖化奇袭能够成功。无奈之下,廖化只得往麦城方向退却。

眼见马忠战死,潘璋怎能容忍廖化全身而退。于是自告奋勇,请求追击廖化,定替马忠报仇雪恨。廖化虽已战败,但想来关羽必然留有后手。“此去追杀廖化,切记小心行事,万不可中了关羽埋伏!”

匆忙答允吕蒙后,潘璋急忙率领5000兵马追击廖化。在派出潘璋后,吕蒙心中始终惴惴不安。关羽手下精兵着实不少,潘璋5000兵马恐怕难以取胜。于是又遣徐盛、朱然各率5000精锐策应潘璋,自己则坐镇荆州,运筹帷幄。

东吴为了夺取荆州,出动了5万大军。陆逊已率军10000封锁了益州救援通道,刚刚又派出1万5000兵马追击廖化,5000兵马前往临沮左近埋伏,还剩2万兵马。该思考关羽可能出现在哪了。“听闻有数千人前往上庸,也不知里面是否有关羽。如若让关羽逃走,那可是心腹大患。”吕蒙心下踌躇,在大帐内苦苦思索,“但是以关羽的性格,绝不可能就拱手相让荆州。看来,关羽还是会直奔荆州而来。”

“报……大……大……大事不好啦!”哨探气喘吁吁地直奔大营。

“何事慌张,惊扰大人!”吕蒙账外护卫的亲兵呵斥哨探。

“关羽数万大军突然出现在荆州城外10里的地方,已经快要杀到荆州!”

“什么?”帐中的吕蒙听了这个消息也不禁大惊,“果然奔着荆州来了,来得好快!”

吕蒙大军为了安抚百姓,只留了数千士兵在城中维持治安,其余主力分三处驻扎,一路在城北,主将为老将程普,有5000人;一路在城西,为吕蒙领兵亲自驻扎,有1万人;还有一路在城南,由孙桓率领,只3000人。三路兵马对荆州形成包围之势,显然也不担心荆州人反了天去。

关羽出现在众人都没有想到的城东。由于东向就是东吴领地,吕蒙完全没料到关羽会绕到东边袭击荆州。仓促间,自己率领的主力大军离关羽反倒最远,程普的5000兵马和孙桓的3000人恐怕很难敌得过关羽。关羽突然出现在荆州城东,如神兵天降,荆州已经投降的军民得知讯息后,纷纷倒戈,呼应关羽。没多久,城东守将在关羽旧部的裹挟下,开城投降关羽。这一出完全在吕蒙意料之外,竟然反倒丢了先机。

不过,关羽不过5000兵马,吕蒙人数占据绝对优势,荆州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眼见一场生死大战将在南郡城内上演。

(未完待续)

标签: 廖化

更多文章

  • 蜀国最后一位先锋大将,廖化目睹蜀国兴衰,70岁依然临危受命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廖化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经历了董卓,袁绍等前期军阀的战争之后,天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刘备,曹操以及江东的孙权逐渐壮大而形成的天下三分的局势日渐分明。在这一段时间里,三方势力相互称雄,此消彼长,远交近攻,最终各成大业,也各自为对方所忌惮。当然,三国前

  •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其实还有一句,却很少有人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廖化

    喜欢看三国的都知道,关于三国时期有很多有意思的话语。什么“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曹操,曹操就到”等等,而还有一句话也很流行,那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但是,有时候,我们都是只知道上半句,而不知道下半句。大家都知道,廖化起初是山贼出身,当年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在

  •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廖化

    为什么蜀汉后期人才匮乏 造成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蜀国在三国时期能够崛起并与魏、吴两国分庭抗礼,大将军们功不可没,最有名的当属“五虎上将”。然而,后期的蜀国逐渐势微,形成了无人可用的局面,这也是他们灭亡的一个原因。其实,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很多:首先,在刘备入川之后,这种局面就已经显现

  • 为何关羽困死麦城而廖化却杀出重围?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廖化

    熟悉《三国演义》,关云长单枪匹马赴会,张飞、张半坡退敌。那些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荡气回肠的。随着一代代的成长,英雄老去,胡须苍白。落马使人藏书不忍读。关公征战一生,六十岁了依然驰骋沙场。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看看《三国演义》第76话《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关羽攻打樊城,曹操亲自率军三路救援,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为什么蜀汉人才凋零的如此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廖化

    三国时期诸侯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汉代以来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就是察举制,到东汉后期,人才选拔已经被门阀士族牢牢控制在手中。东汉政府失去了新鲜血液的注入,以至于后期发生农民起义,不得不依靠门阀士族进行镇压,同时促使士族的进一步壮大,直到东汉政府失去了

  • 活过整个三国,睹蜀国兴衰,名将廖化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廖化

    君不见三国并肩,风云激荡,曹魏,东吴,兵临战场。后起之秀,蜀国都城。当初联手打倒蜀国的将领,一个个老去。然而,其中一位将军经历了三个王国的整个历史。三国还未完成,他就已经站在了战场上。他还活着,他就是廖化。如果说有谁最了解蜀国的兴衰,那一定是廖化了。但是说到这个人,大家有没有记住这句话,蜀国无将军,

  • 三国那些高寿的牛人们:司马懿、孙权、贾诩、廖化……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廖化

    人活七十古来稀,说明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条件比较落后,人的寿命比现在短很多。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在乱世之中,战争、饥荒、瘟疫更是侵害着每一个人,据说三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6岁。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司马懿、孙权、廖化等都活到了70多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三国那些“古来稀”们。张臶jian(公

  • 三国后期魏延死后,除老将廖化之外,还有哪些后起之秀?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廖化

    到了三国后期,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将大多数都凋零了。而在魏延被斩杀之后,听得最多的一句,无疑是“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但实际上,除了廖化这一位老将之外,蜀汉还有很多后起之秀,他们都在默默地保护着蜀汉。第一位,马岱。马岱最早跟随马超起兵反曹操,潼关之战后,马超为曹操所败,不得不败逃陇西。但在陇西还未站

  • 三国之中,见证蜀汉兴衰存亡之传奇名将廖化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廖化

    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谓脍炙人口。印象之中,以为蜀汉人才凋零,而廖化老气横秋,却担任先锋大将,令人感觉蜀汉阵营,无人可用。其实不管演义或正史之中,廖化战胜攻取,立功立事,皆无愧于名将之称。演义之中,廖化使一口三尖两刃刀,与杜远同为黄巾余党,下山劫掠刘备二位夫人,杜远见色起意,欲二人各占

  • 蜀将廖化 ,忠心报知用之恩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廖化

    “黄巾锦衣”,是说廖化“初为黄巾贼”。我们知道,黄巾起义开始于184年,最终结束于204年张燕的黑山黄巾投降曹操,前后经历20余年。三国战乱时期平民参战的年龄一般在14岁左右。也就是说,即使廖化是在204年张燕投降那年刚刚跟着张燕参加了黑山黄巾起义,那最晚也得在191年出生,廖化又是264年去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