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人说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费祎究竟有多强大

有人说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费祎究竟有多强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 访问量:722 更新时间:2024/1/20 11:07:25

众所周知,蜀汉作为三国势力之一,其实力在三国当中可以说一向是比较弱的。相对于雄踞长江天险的东吴,以及兵多将广占据北方的曹魏来说,当时仅仅占据西南一隅的蜀汉可以说是实力孱弱。但是在诸葛亮的指挥之下,蜀汉进行了数次北伐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生存空间。

而在诸葛亮死后费祎便从他手中接下了蜀汉,而在费祎管理蜀汉期间,蜀汉人民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便有了一种说法,那就是费祎不死,蜀汉不灭。那么接下来就从正史当中描述来了解一下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费祎这个人的生平。

费祎,字字文伟,江夏人,与诸葛亮都是蜀汉四相之一。最初为蜀汉中护军,后来又转为司马。当时的魏延杨仪二人之间不和,所以费祎就经常居中调停,可以说十分辛劳。而在诸葛亮死后,费祎逐渐得到了重用。先是担任后军师职位,再后来担任尚书令,以至于最后担任大将军,总领全国军事事务。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仕途通达。

而费祎在蜀汉集团当中的地位也十分独特,其早年曾经率领使团出使东吴,而在此过程当中,东吴对他百般刁难。但是费祎都凭借其过人的才华从容应对。孙权对他的评价是: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由此也不难看出费祎的能力。

而凭借此次出使东吴,费祎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毕竟诸葛亮一向的策略就是,东和孙吴,北伐曹魏。而出使东吴并且胜利而归的费祎,显然非常支持诸葛亮的这一思想,因而被诸葛亮引为心腹,参与到了北伐战争当中。

而在这其中其在外交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当时魏延与杨仪同为蜀汉臣子,但是却如同仇敌一般水火不容,魏延甚至于掏出兵刃威胁杨仪。而诸葛亮在世时,之所以二人能够合作,与费祎的居中调停有着很大的关系。而除此之外,费祎在军事方面也很有见地,经常与诸葛亮探讨问题,对诸葛亮帮助很大。而这也是他后来官运亨通的原因之一。

其次再来说一说为什么有费祎不死,蜀汉不灭的说法?

费祎在诸葛亮死后一步步成为了蜀汉的大将军,总领全国的军事与政治。但是他与主战派的姜维并不一样,因为在诸葛亮北伐之后,蜀汉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而此时费祎并没有继续诸葛亮的北伐策略,而是选择了休养生息。

据《三国志》: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由此来看,其实也就不难看出费祎和姜维其实分别代表的是蜀汉当中的主战派与和平派,而二人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斗争,整体的合作还是愉快的。那么又为什么说费祎不死,蜀汉不灭呢?其实归根结底,费祎的个人能力是十分优秀的,在他治理蜀汉期间,奉行休养生息的策略,使得当时因为北伐而不堪重负的蜀汉国力得到了恢复。可以说其在职期间,极大程度恢复了蜀汉的民生,并且使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而除此之外,在军事方面,费祎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当时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费祎率领军队前往抵挡,借助地形优势坚守不出,最终逼迫曹魏退兵。可以说这与之前诸葛亮的主动出击并不一样,而是利用地形固守,展现了费祎的军事才华。也难怪有了有费祎不死,蜀汉不灭的说法。

最后再来说一说费祎之死。

可以说费祎休养生息的策略帮助蜀汉渡过了难关,而他出色的个人能力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可以说其作为蜀汉的重要官员,对于蜀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费祎竟然是被人刺杀而死,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事情。

当时费祎担任着蜀汉大将军的职务,可以说负责统帅全国军事事务。有一个人叫做郭修,是从曹魏投降过来的一名武将,当时在蜀汉也可以说是身居要职,担任左将军的职务。但是偏偏在一次宴会当中,郭修突然对费祎发动了刺杀,导致费祎身死。可以说这一结局让人感到无比唏嘘。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标签: 费祎

更多文章

  • 毌丘俭被灭族?朝中大臣修改法律特赦其闺女,晋时毌丘家获赦免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毌丘俭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2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十九章:毌丘俭被灭族?朝中大臣修改法律特赦其闺女,晋时毌丘家获赦免�“淮南二叛,拗口的姓氏,几乎灭了高句丽,他的行军碑文出土”,这些细节结合到一起,直指一位魏国大将——毌丘俭。话说他虽然因叛国被处以极刑,但他的后代在乱世之中,

  • 诸葛亮把八卦阵传给姜维,为何他一次没用过?廖化一句话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廖化

    诸葛亮把八卦阵传给姜维,为何他一次都没用过?廖化一句话道出真相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中就出现了一位谋士就是诸葛亮,他辅佐刘备在仅有几万人马的情况下打下了一片江山,他临终时候才选取姜维为传人。话说姜维和诸葛亮也是缘分,两人本是敌人,在诸葛亮奉命去攻打天水关的时候,遭到了姜维的顽强抵抗,最后诸葛亮一看,哎

  • 姜维尽得诸葛亮真传,为何却始终斗不过邓艾?廖化临终前说了实话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廖化

    姜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收服的曹魏降将,后来诸葛亮发现姜维是一个将才,便开始重点培养他。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为了继续北伐大任,诸葛亮临终前将大事托付给了蒋琬,董允,费祎等人,还把自己生平所学传授给了姜维。姜维在拿到诸葛亮兵书之时,刚好33岁,但姜维真正意义上开始北伐则是在大将军费祎死后。

  • 史上最能熬的大臣,一生熬死了11位皇帝,三国武将廖化都比不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东方寻历史标签:廖化

    众所周知,三国中有一个很长寿的名将,便是廖化,他一个人熬死了大批的武将,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五代十国有这么一个人物,算是非常长寿的,他一生熬死了11位皇帝,此人便是冯道。在大唐末期,瀛洲有一老农名为冯氏,他喜得贵子后给他取名为冯道,希望自己儿子长大后能够成才,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做一个优秀的人才,结果冯道

  • 姜维得到诸葛亮的兵法,为何仍挽救不了蜀国?廖化一句话揭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廖化

    说到谋士,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诸葛亮的身影。诸葛亮为刘家天下奉献一生,最终难逃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于公元234年在军中病逝。他的去世,不仅让北伐大军滞留途中,更是导致蜀汉首都内混乱一片,朝政败坏。当然这都是后话,他在临终前将朝政大事托付于蒋琬,董允,费祎等重要大臣,军中大事则是交给了得到自己兵法的姜维。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后头还有一句,很多人不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廖化

    三国中有很多经典的语录,一段语录就可以当做一段故事来看。其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是一句很有名的语录。但是这句话后头还有一句,很多人不知道。廖化原来就是个山贼,但是做久了山贼就觉得无聊不说,还不上档次,最关键的是他有一颗做大事的心,渴望着能青史留名。他这一生最敬仰的大英雄就是关羽,他曾经多次想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汉人才空缺有多严重?看曹操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一句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的小说名言,尽管在正史上并不见这样的描述。但是,它的确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观察刘备集团的衰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才的短缺和凋敝也是刘备政权最终走向衰败的因素之一。“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一个形容短句,它既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有的

  • 廖化在阴平苦等一月,为何阴平桥还是轻易被占?蜀军部署究竟多差

    历史人物编辑:这就是历史么标签:廖化

    三国后期,姜维屡次兴兵伐魏,但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对蜀汉的国力损耗很大,引起了内外的抱怨。而刘禅内宠宦官黄皓,干预朝政。姜维于是向刘禅进谏,要诛杀黄皓。但是,刘禅对黄皓十分宠信,拒绝了姜维的建议。不但如此,刘禅还派黄皓到姜维处谢罪,使矛盾暴露。结果黄皓意图报复,想用自己的亲信替换姜维。姜维对此十分

  • 比廖化还老的蜀中将领,开弓射了一只黑猿,叹气说我快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廖化

    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的廖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老将。关于廖化有一个歇后语,“蜀中无大将,廖化称先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没有优秀人才负责工作的时候,只能让能力普通的人暂时担任重要职务。蜀汉阵营从关羽和张飞等人接连去世后,人才越来越稀少。最终只能让年纪老迈的廖化出来充当先锋,所以才会让人用这种歇后语,

  • 廖化武艺平平,为何关羽被围时他却能突围成功?你看谁在帮他!

    历史人物编辑:米雅历史阁标签:廖化

    廖化武艺平平,为何关羽被围时他却能突围成功?你看谁在帮他!看过三国的都知道,论突围能力,没人比得过赵云,虽然正史上的赵云没有演义中“七进七出”那么富有传奇色彩,但能在被曹操虎豹骑追杀的情况下救出甘夫人和阿斗,论突围能力,赵云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关羽败走麦城时,有一个人却突围而出,去刘封孟达那里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