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手握七万兵马,为何在绵竹之战输给了邓艾两千人?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手握七万兵马,为何在绵竹之战输给了邓艾两千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 访问量:3087 更新时间:2024/2/15 21:07:24

三国末,蜀魏大战,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前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率领七万蜀兵集结与绵竹,与邓艾两千人决战于绵竹,结果却是蜀军大败,基本全军覆灭,诸葛瞻及其长子诸葛尚等众多蜀将均战死,这是为何?诸葛武侯的儿子真的是废物吗?

蜀魏兵力分析

诸葛瞻七万对邓艾两千人是《三国演义》写的,但史实并非如此,若诸葛瞻真的七万人打邓艾两千人,不说邓艾军长途跋涉,蜀军以逸待劳,就是正常交手,估计邓艾早就被吓跑了。

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傥骆道),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晋书帝纪第二·文帝》

据史料记载,当时魏军约十八万人共兵分三路伐蜀,东路军和中路军各由钟会诸葛绪带领,而西路军由邓艾带领,约有三万多人。

而蜀军的主力部队都在姜维手上,而诸葛瞻率领迎战邓艾的蜀军撑死也就两万人。

魏蜀战力对比

当时蜀军主力基本都在姜维手中,而诸葛瞻率领的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戍卫军,战斗力是远远不如邓艾手下实战经验丰富的正规军的。

而且汉中失守后,姜维退守剑阁,钟会率军围困剑阁,但此时魏军的补给出现了断裂,而且魏军久攻剑阁不下,钟会都产生撤军的打算了,远在成都的刘禅也认为成都还是很牢固安全的,因此蜀军根本没有防范,邓艾打过来了,蜀军才匆忙组织反抗,蜀军此时的士气也是十分低下的,而魏军面临着背水一战,无法撤退,但只要攻下成都就是头功,因此士气十分旺盛。

诸葛瞻的军事素养

诸葛瞻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诸葛瞻出生时诸葛亮已经四十六岁,但诸葛瞻少年时也足够聪明,但活在诸葛亮的光环下,诸葛瞻也有些名过其实,因为诸葛亮的关系,当时不管朝廷有什么善政,不管是谁提出来的,老百姓都传是诸葛瞻提出的,诸葛瞻是有德才的,但名过其实。

诸葛瞻的军事素养其实并没有得到过系统的锻炼,从绵竹之战只能说当时的诸葛瞻确实犯了很多军事大忌。

首先,诸葛瞻立功心太重。

战前,诸葛瞻曾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虽然诸葛瞻作为一个官二代,官途坦荡,但其作为诸葛亮的儿子,身上的压力也是挺大的,他要迫切想要证明自己,他作为诸葛亮的儿子是够资格的。

尤其是诸葛亮选择了姜维作为自己军事方面的继承人,这会让诸葛瞻更加心里不平衡,因此诸葛瞻迫切想要通过此战证明自己,所以他选择了效仿当面周亚夫“以梁疲敌”之策,但诸葛瞻太天真了,邓艾可是老兵油子,这无疑给邓艾钻了空子。

其次,诸葛瞻战略失误

当时黄崇劝说诸葛瞻抢在邓艾前面占据险要,绝不能让邓艾进入平原,但诸葛瞻却依然坚持自己的主意,不听黄崇的,这让黄崇失声痛哭,但无济于事。

后诸葛瞻不据险死守,等候南中和建平的蜀国战略预备军的支援,反而与魏军正面交战,最终蜀军被魏军击溃,诸葛瞻与其子诸葛尚及众多蜀汉将领全部战死,邓艾长驱直入,兵临成都城下,刘禅投降。

战前邓艾曾劝过诸葛瞻,并为其许下保荐其为琅琊王,但被诸葛瞻严词拒绝,作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并没有为其丢脸,守住了诸葛家的忠义之名。

司马炎曾赞美诸葛瞻:

“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

标签: 诸葛瞻

更多文章

  • 绵竹之战诸葛瞻战败,到底是能力不行,还是实力所限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诸葛瞻

    公元263年,魏国实际掌权人司马昭认为刘禅昏庸无能,蜀汉朝政混乱,姜维北伐又屡遭败绩,蜀汉“国小民疲,资力单竭”,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因此决定发起灭蜀之战,以提高自己声望,为篡魏做准备。此战司马昭共出动了十六万大军,兵分三路伐蜀:第一路是征西将军邓艾所部三万多人,负责进攻甘松、沓中,以牵制在这一带屯田

  • 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不能抵挡,实力差距是重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诸葛瞻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增加自己威望,决定向蜀汉发起进攻。司马昭命钟会率主力10余万攻打汉中,而邓艾率军3万进攻沓中,牵制在沓中屯田的姜维,诸葛绪率军3万进攻阴平、桥头,切断姜维退向汉中的退路。钟会的进攻很顺利,除了汉城、舒城的蜀军据城死守外,汉中大部分都被顺利攻占。而邓艾虽然击败了姜维,不过姜维还

  • 诸葛亮那么厉害,邓艾为何轻松打败诸葛瞻呢,廖化一句话道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略知一二标签:诸葛瞻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蜀汉第一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后来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前后夺占荆州和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 诸葛亮收了俩徒弟,他们表现为何平平?就连诸葛瞻的水平也不咋地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诸葛瞻

    诸葛亮虽然是千古名相,但是这位老哥用人不咋地,好像也不是什么历史秘密。他的用人水平,跟他的大老板刘备,完全不能比。虽然才华出众,可惜用人不当,最终导致北伐无功而返。没办法,人无完人,诸葛亮已经是趋近于完美的人物了,哪能处处都沾光呢?那么诸葛亮用人上犯了哪些错误呢?他收的两位徒弟马谡和姜维,各自有怎样

  • 诸葛瞻七万大军打不赢邓艾几千兵马,后人说他丢诸葛亮脸合理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时知事标签:诸葛瞻

    三国是东汉后期的一个朝代,当时的许多人都有着要成为卫青霍去病的梦想,比如关羽张飞等人,他们跟着刘备一起创业,成为了蜀汉的开国大臣。其中以诸葛亮为最为特殊的存在,他本身就是来自于一个特殊的家族,据说当年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投靠魏蜀吴三个国家,将来以确保天下统一的时候不会失去机会,就是这样聪明的诸葛亮家族,

  • 诸葛瞻临死之前,痛骂姜维的3句话,道尽诸葛亮死后蜀国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皓然文化标签:诸葛瞻

    如果说到三国后期,哪一位官二代最令人敬佩,我想应该会是诸葛瞻。作为卧龙诸葛亮的儿子,智商是根本不用怀疑的。再加上又有着黄月英的教导,诸葛瞻从小就精通书法绘画,才思敏捷,记忆力又极好,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诸葛瞻便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到243年,诸葛瞻已经17岁,还娶

  • 诸葛瞻从小就聪明机智,被人称为神童,为何诸葛亮却说:难成大器

    历史人物编辑:神秘天策上将标签:诸葛瞻

    公元234年,统领着蜀汉北伐军在五丈原屯田的诸葛亮,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用颤抖的手写了几封遗书,其中有一封就写给了远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在给兄长的这封信中,诸葛亮除了重叙思念之情外,还对未来有所展望,他说:“诸葛瞻今年已经八岁,特别聪明可爱,但我害怕他太过早熟,将来不成大器……”字里行间,体现了诸

  • 诸葛瞻8岁聪明伶俐,被人称为神童,诸葛亮却临终预言:不成大器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诸葛瞻

    公元234年,诸葛亮蜀汉北伐军进驻五丈院深知自己可能回不来,于是留下了几封字迹颤抖的绝笔信,其中一封是写给他在苏州的兄弟诸葛瑾。这封信不仅重申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也展望了未来。信中诸葛亮说:诸葛瞻他今年八岁了。他非常聪明和可爱,但我担心他太早熟了,将来也不会成为什么大人物……”这从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

  •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绵竹战死之后,诸葛亮是不是绝后了?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诸葛瞻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绵竹战死之后,诸葛亮也没有绝后,因为诸葛瞻还是有儿子活下来的。 诸葛亮之后 在历史记载中,诸葛亮一共有两个儿子,诸葛乔和诸葛瞻。不过,这个诸葛乔本是诸葛亮长兄诸葛瑾的儿子,是过继给诸葛亮的养子,后来诸葛瑾的子孙在东吴被族杀,所以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又重新做回了诸葛瑾之后继续香灯。诸

  •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率7万雄兵打邓艾2000残兵,为何还会战败

    历史人物编辑:浪迹文史标签:诸葛瞻

    引言诸葛瞻,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子。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魏将邓艾伐蜀,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市)。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绵竹失守。诸葛瞻并没有七万将兵,邓艾也不仅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