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郝昭仅以一千军士打败诸葛亮数万军队,后来命运结局如何

郝昭仅以一千军士打败诸葛亮数万军队,后来命运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椒盐侃影 访问量:4469 更新时间:2023/12/4 21:29:31

众所周知,在三国历史当中,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可以说是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先后数次率领蜀国军队向北征讨魏国,为了蜀汉的延续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是少有败绩。而诸葛亮发动的北伐战争当中,也是势如破竹,险些威胁到曹魏的关中地区。

但是在正史当中,诸葛亮在陈仓之战之战当中,率领数万大军攻城,结果却被郝昭以一千军士击败,那么正史上,郝昭以一千军士击败诸葛亮的数万军队,郝昭在历史上的结局如何?接下来就以正史当中的描述为范本,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诸葛亮此次北伐的经过。

在第一次北伐当中,诸葛亮曾经成功率领部队一度占据了曹魏集团的陇右地区,

响震

关中。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马谡在街亭之战当中的惨败。曹魏军队也进入了陇右地区,结果导致了诸葛亮的失败。但是显然蜀汉并不安于现状,对于一统天下的想法并没有改变,于是诸葛亮再次重整旗鼓,准备向北征讨魏国。

第二次北伐当中,诸葛亮并没有和第一次北伐一样,选择发动一场局部战争。这次北伐的主要目的是响应吴国在南方的战争,这一点与第一次北伐有所不同。而这次诸葛亮选择出散关,渡渭水,包围陈仓,以此达到进军中原地区的目的。而当时来说,曹魏将领曹休刚刚在石亭之战当中被陆逊击败,关中兵马前往增援,给诸葛亮的行动提供了很大便利。

然而当诸葛亮率领军队,兵出散关,成功渡过渭水之后,却在陈仓遭遇了一场凄惨的失败。当时诸葛亮率领数万大军向北进军,前期都十分的顺利。而在陈仓城下,诸葛亮却连续二十多天猛攻而无法攻下。要知道当时陈仓城内仅仅是有一千军队,而他们的将领就是曹魏的名将,郝昭。可以说在此战当中,郝昭是一举成名

据《魏略》记载:

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会亮至,围昭,不能拔。

其次,再来说一说郝昭这个人。

郝昭字伯道,山西太原人。其家里面并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可以说是寒门出身。当时因为长得高大雄壮,因此入伍参军,成为曹魏军队的一个马前卒。然而郝昭并没有碌碌无为,因为在军队当中屡屡建功立业,从一个小兵变成了曹魏政权一个不起眼的杂号将军。

其实像是这样的杂号将军,看看三国当中的数量,没有一千也得有八百人。郝昭如果只是这样干下去,其最后的结局可能也就是平平淡淡的渡过一生。但是事情并没有如此发展,郝昭遇到了他人生当中的贵人,那就是曹魏的大将军曹真。

当时来说,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在曹魏集团当中地位很是显赫。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加上他善于军略,军士们对他都十分的信服,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而当时郝昭已经崭露头角,在西平叛乱当中,依靠自己的谋略,成功击败了反贼的进攻。同时因为十余年镇守河西,曹休对他也可以说是颇为赏识,当时曹休认为,诸葛亮北伐有可能走陈仓道,于是就让郝昭在陈仓修建城池,以备不时之需。

诸葛亮果然率领军队从陈仓道进攻曹魏,郝昭率领一千军士,面对蜀国的数万大军。硬生生坚守二十多天,可以说是让人十分惊讶。毕竟诸葛亮的实力大家都十分的清楚,可以说在军事方面有着极大的造诣,但是偏偏就是这样强悍的存在,却被郝昭以一千兵马逼得不可寸进,最后耗尽粮草而不得不退兵,可以说在守城方面郝昭在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号。而陈仓之战当中,因为其优秀的表现,使得蜀国没能进入关中地区,保证了曹魏的安全。可以说是第二次北伐战争当中的最大功臣。

最后再来说一说郝昭最后的结局,在陈仓之战取得胜利之后,郝昭因为战功过人,而在曹魏集团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这个曾经小小的杂号将军,被当时曹魏的皇帝魏明帝曹叡亲自表彰,并且被封为关内侯,可以说一时之间位极人臣。但是好景不长,郝昭在回到魏国不久就因病去世,让人叹惋。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标签: 郝昭

更多文章

  • 铁壁将军郝昭,唯一让智谋无双的诸葛亮没有任何办法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郝昭

    郝昭是司马懿提拔起来的将军,担任陈仓太守。陈仓是诸葛亮率领大军攻打魏国的必经之路,司马懿提拔郝昭,便是因为他的“铁壁”外号。什么叫“铁壁”呢?就是说郝昭特别会打防御战,他如果占据哪个城池,想要攻破他,难上加难。很想街机里每个电玩的终极BOSS,总是打不通关。这郝昭城里,还有一员大将,叫王双,是个莽夫

  • 蜀汉大将魏延宁可含冤被杀也不投靠曹魏,杨仪还把魏延的头当球踢

    历史人物编辑:揭秘时空机标签:杨仪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蜀汉历史上有着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谋反事件,那就是魏延反叛。在此之时,诸葛亮刚刚病逝,朝中由刘禅做主,而魏延是当时军界第一大将,蜀汉的中流砥柱,因与同僚杨仪水火不容,在诸葛亮病逝之后,就发生权力之争,最后魏延被杀。史料证明魏延是被冤杀的,那么魏延宁愿被冤杀,为何不投奔曹魏呢?魏延(

  • 蜀国大将魏延死的到底冤不冤?他真的想谋反吗?杨仪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杨仪

    魏延,字文常,河南桐柏人,是蜀国集团继关羽、张飞之后的又一位猛将,其深受刘备器重!在蜀期间累计战功无数,是蜀国后期的扛鼎之人,可惜后来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更是矛盾激化,最后被杨仪污蔑谋反,被马岱所斩杀,而且被夷三族,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倒也是非常可惜了。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

  • 魏延被杀后,杨仪脚踩其头颅说了七个字,丑陋嘴脸在此刻尽显无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挺好玩儿标签:杨仪

    在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的时候,魏延说出了子午谷奇谋,但最后被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否决了。这件事情,后人都说诸葛亮对魏延是有看法的,有读者认为,诸葛亮最后六出祁山不是还是输了吗,不如当时让魏延率领五千精锐,出兵子午谷。总之,后人谈论起诸葛亮和魏延的时候,都认为两者之间有隔阂。魏延被杀后,杨仪脚踩其头颅说了

  • 《风起陇西》:为了扳倒李严,杨仪和冯膺下了一盘好大的棋!

    历史人物编辑:如风一事标签:杨仪

    第一步:陈恭成为双重间谍。他既是蜀汉的白帝,也是曹魏的烛龙(从杨仪、冯膺、陈恭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讨论了这一点。冯膺很可能向郭怀透露了陈恭父亲死亡的内幕。只有这样,郭淮才能赢得陈恭,因为冯膺是陈恭杀死父亲的敌人)。第二步:在街亭情报案之后,曹魏青萍计划即将出台。这时,冯膺派出荀诩进入天水,这是反青

  • 权力的游戏:诸葛亮纵容魏延和杨仪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杨仪

    提起魏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起先在刘表的手下担任偏将。可惜,刘表虽为宗亲,却徒有其名而已,实质上暗弱无能,压根没有重用过魏延。当刘备在新野被曹操击败后,只得被迫前去投奔刘表的次子刘琮,而年幼懵懂的刘琮已决意要投降曹操,因此拒绝接纳刘备,那时的魏延就想过要投靠刘备。可惜,因为当时错失了机缘,魏延没有

  • 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杨仪的一句话证明丞相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杨仪

    关张赵马黄,魏延泪两行~蜀国诸将,当属文长最冤。魏延本是蜀国虎将,生前有五虎将压着毫无排面,死后还得被定义为反贼,受千夫所指。这一切跟诸葛丞相或多或少有点关系。因此还衍生出了这样的传言,说魏延墓前跪着三个人的石像,其中一个就是诸葛亮!魏延墓前真的有诸葛亮的下跪石像吗?魏延死后,骄纵的杨仪仅仅是昙花一

  • 魏延死后,杨仪踩着魏延首级说了7个字,刘备若知道必定气得吐血

    历史人物编辑:威记聊历史标签:杨仪

    魏延死后,杨仪踩着魏延的首级说了7个字,刘备若知道必定气得吐血。魏延可以说是蜀汉里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也算得上是背黑锅最重的人物之一。《三国演义》将历史上的魏延进行了严重的扭曲,导致了魏延被一黑到底。实际上魏延很早就跟随刘备南征北伐,这与三国演义里的描述大相径庭。并且魏延这个人的军事才能真的是很高的

  • 魏延被杀后,杨仪说出一句话太嚣张,诸葛亮差点被气活过来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杨仪

    刘备死后,整个蜀汉几乎就是诸葛亮的舞台。他主张北伐,因此六次出岐山,但都没有北伐成功,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的死,直接让蜀汉集团陷入混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魏延和杨仪之间的权力之争。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最后是造反,被马岱所杀,但正史中的魏延似乎并没有造反。遵命,使者自发。”他将

  • 魏延惨死后,杨仪踩其首级说了一句,若是刘备得知定会气吐血!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杨仪

    三国之中,那些将领大多战死沙场,英勇牺牲。但是,也有一些将领死的很惨,死的很冤,蜀国将领魏延就是其中之一。里面有一本蜀国所有刑臣的传记,里面出现了魏延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会疑惑,魏延是蜀汉的功臣,怎么会是蜀汉的罪臣呢?这显然是冤枉的。最后魏延也是含冤而死。他的政敌杨毅依旧没有出气,还踩着他的脑袋大声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