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布败亡后,臧霸等泰山诸将归顺曹操,只有一人始终不服

吕布败亡后,臧霸等泰山诸将归顺曹操,只有一人始终不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断鹰攀崖 访问量:1745 更新时间:2023/12/14 7:14:50

泰山诸将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

东汉末年,兖州泰山郡以及青、徐二州的山海地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以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为首的所谓“泰山诸将”在这里据险自守,既反抗官府,又劫掠州郡,并参与曹操吕布袁绍之间的混战,成为这个特殊地区的特殊势力。

曹操与吕布交战时,臧霸等人一直依附吕布,但吕布败亡后,曹操非但没有乘胜收复泰山等地,反而对臧霸等将领“厚结纳,遂割青、徐二州附于海以委焉”。正式由于曹操的以德报怨,臧霸军团在后来官渡之战时,坚定地站在了曹操一方,“数以精兵入青州,”不但抵制袁绍势力发展,而且主动出击,使袁绍两面受敌,有力支持了在官渡正面作战的曹操。

昌豨多次反叛谋求完全独立

袁绍势力被消灭后,臧霸等人因功被封为列侯,长期替曹操镇守泰山及徐州等地。但“泰山诸将”中也有不安分的家伙,这个人叫昌豨,当时被封为东海郡太守。建安五年,刘备杀车胄、夺徐州,此人发动叛乱投奔刘备,后来被曹操亲自统军攻破后投降。

官渡之战期间,昌豨再次割据东海发动叛乱,不过随着袁绍大军的败退,曹军大将张辽夏侯渊很快被抽调出来平叛,昌豨所部再次投降。这两次叛乱都得到了曹操的赦免,昌豨的东海太守一职也得以继续担任。当然,这不是曹操特别宽大,而是担心杀了昌豨会导致臧霸等人的叛乱。

曹操五次赦免,但第六次下了狠手

可惜,曹操的厚待并没有让昌豨感恩戴德,反而导致他多次叛乱。《三国志蜀志·请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说“曹操五攻昌豨”,可见反叛之频繁。但到了公元206年,袁绍势力被全部消灭,青州袁潭、并州高干也相继平定后,最后解决昌豨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当昌豨第六次反叛时,曹操派遣大将于禁前往征讨,于禁与昌豨是老朋友,又是泰山郡老乡,因此,昌豨很快就投降了,以为能够再次得到赦免。于禁麾下“诸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曹操),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行法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随后,涕而斩之。

标签: 臧霸

更多文章

  • 同是吕布手下降将,为何张辽威震逍遥津,臧霸却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臧霸

    在曹魏阵营的大将中,张辽绝对是佼佼者,五子的传记,张辽都得排第一。对比之下,臧霸自然不如张辽威震逍遥津那样的能力以及名气,但是你要说他默默无闻,未免也太小看臧霸了。吕布手下的将领们,郝萌造反被曹性砍死,曹性后来下落不明(小说里射伤夏侯惇一只眼睛,然后被反杀),背叛吕布的侯成,宋宪,魏续归降曹操后,也

  • 三势法正新玩法,搭配郝昭跟孙坚,不惧主流阵容【三国志战略版】

    历史人物编辑:大丹说三国标签:郝昭

    一、阵容配置感谢杨先生的投稿~今天带来一队三势法正盾,与以往的法正相比,这一队不需要占用曹操、张角,但暂避还是使用掉了,毕竟一个好的阵容很难不使用好战法。【战法】法正 暂避其锋 陷阵营郝昭 三势阵 熯天炽地(文武双全)孙坚 刚勇无前 绝地反击(击其惰归)【兵书】法正 援其必攻 励军 百战郝昭 蛮勇非

  •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强攻陈仓,五万大军为何奈何不了郝昭一千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郝昭

    公元228年年初,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失败。到了下半年、被曹魏政权南征了十多次的东吴终于展开反攻,虽然年初刚刚在陇右吃过诸葛亮声东击西的亏,但毕竟东吴的实力远远比蜀汉强、曹魏的防御力量主要在东吴方面,因此魏军东下,九月的时候,曹魏大司马曹休与东吴大将陆逊在石亭开战,当诸葛亮听闻曹休战败,

  • 围攻陈仓之战,诸葛亮耗尽心血,却依旧打不下郝昭防守的铜墙铁壁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郝昭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吹拂在每个士兵的脸上,他们面无表情,死寂一般的环境笼罩着整个陈仓城。大将军郝昭正站在城楼最高处,朝着对面看去。浩浩荡荡十多万人马,已经从蜀汉成都出发,朝着陈仓而来。这是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第一次他希望从祁山出去,奈何最重要的街亭被手下人给弄丢了。所以这一次他不得不选择世人皆知的

  • 以一千兵马击退诸葛亮数万军队的郝昭,最终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郝昭

    曹魏将领郝昭率领一千兵马据守陈仓,诸葛亮攻了20多天,都未取得成功,最后只得败退。此战虽成就了郝昭平生最后一战,但他经过此战就一病不起了。郝昭是太原人,年轻时就凭借着战功被晋升为杂号将军。在后来的十多年里,郝昭都是活动在河西地区。在河西曾平定麴演、麴英、张进等军阀的叛乱,在凉州河西地区树立了威名。他

  • 三国守城名将郝昭,诸葛亮也未突破其陈仓防线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郝昭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时代,可谓战将如云、谋臣如雨。所以三国时期的守城战役可谓是数不胜数,自然也就有很多善于防守,令进攻方头疼不已的“硬骨头”。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张郃在街亭之战中获胜与此同时曹真与郭淮率军在箕谷打败赵云、邓芝的偏师,诸葛亮撤军后,大将军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魏国的

  • 郝昭仅以一千军士打败诸葛亮数万军队,后来命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郝昭

    众所周知,在三国历史当中,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可以说是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先后数次率领蜀国军队向北征讨魏国,为了蜀汉的延续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是少有败绩。而诸葛亮发动的北伐战争当中,也是势如破竹,险些威胁到曹魏的关中地区。但是在正史当中,诸葛亮在陈仓之战之战当中,率

  • 铁壁将军郝昭,唯一让智谋无双的诸葛亮没有任何办法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郝昭

    郝昭是司马懿提拔起来的将军,担任陈仓太守。陈仓是诸葛亮率领大军攻打魏国的必经之路,司马懿提拔郝昭,便是因为他的“铁壁”外号。什么叫“铁壁”呢?就是说郝昭特别会打防御战,他如果占据哪个城池,想要攻破他,难上加难。很想街机里每个电玩的终极BOSS,总是打不通关。这郝昭城里,还有一员大将,叫王双,是个莽夫

  • 蜀汉大将魏延宁可含冤被杀也不投靠曹魏,杨仪还把魏延的头当球踢

    历史人物编辑:揭秘时空机标签:杨仪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蜀汉历史上有着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谋反事件,那就是魏延反叛。在此之时,诸葛亮刚刚病逝,朝中由刘禅做主,而魏延是当时军界第一大将,蜀汉的中流砥柱,因与同僚杨仪水火不容,在诸葛亮病逝之后,就发生权力之争,最后魏延被杀。史料证明魏延是被冤杀的,那么魏延宁愿被冤杀,为何不投奔曹魏呢?魏延(

  • 蜀国大将魏延死的到底冤不冤?他真的想谋反吗?杨仪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杨仪

    魏延,字文常,河南桐柏人,是蜀国集团继关羽、张飞之后的又一位猛将,其深受刘备器重!在蜀期间累计战功无数,是蜀国后期的扛鼎之人,可惜后来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更是矛盾激化,最后被杨仪污蔑谋反,被马岱所斩杀,而且被夷三族,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倒也是非常可惜了。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