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中最雷厉风行的斩杀,当属关羽斩颜良。用现在的话,那就是直接KO。但是在三国中最具争议的一次斩杀,也是关羽斩颜良。那么关羽斩颜良为何如此充满争议?大概有两点原因:
其一是对颜良武力值的不同说法。不管是演义还是正史,颜良都是名副其实的河北名将,甚至在袁绍多次介绍的时候,都是“颜良文丑”等等,可见颜良并非浪得虚名,那是深得领导认可的猛将。但是也有人认为,颜良的实力都有夸大,实际上还不如文丑,至于颜良排在前面,大概是因为颜良跟袁绍的关系更近。这个说法有点道理,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否定颜良的个人武力。所以客观来看,颜良的武力值应当还是不错的,这一点必须得承认。
其二是对关羽武力值的不同说法。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关羽的武力值都是公认的一流。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力值被进一步虚构和拔高,俨然是除了吕布之外的三国第一猛将。但是有人认为关羽斩颜良属于偷袭,缺乏一个双方正面交锋的过程,故而对关羽到底能否凭借实力斩杀颜良也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光明正大地单打独斗,关羽并不一定能杀掉颜良。
针对这两点争议,小编可以提供三点来证明关羽斩颜良靠的是实力,而非偷袭。
第一点:关羽没有偷袭。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对这一节都有一个共同的描述,那就是关羽先是看到了颜良的麾盖。那么这麾盖到底是什么东西?根据史载,麾盖就是将帅用的旌旗伞盖。那么关羽看到颜良的麾盖之后,就骑马朝那里冲。从关羽骑马朝颜良那里冲,这中间到底隔着多远的距离呢?根据古代的记载来看,两军对阵一般相距一射之地,就是对方刚好射不到的地方,后来有专家进行计算,大约是230米左右。也就是说,关羽冲到颜良跟前,有230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之内,颜良完全是可以看到关羽冲过来的,颜良的部队也是有时间看到关羽冲过来的。既然颜良和自己的部队都能看到关羽冲来,这就不能算是偷袭。
第二点:关羽是光明正大刺死颜良。关羽骑马跑过230米左右的路程之后,来到颜良的麾盖跟前。也就是说,颜良作为一员身经百战的将帅,完全可以看到关羽是来者不善的,他完全应该有能力和意识拿起自己的兵器。所以说颜良并非是什么也没做的,只是他的力量还没来得及发挥,就已经被关羽刺死了。从这里也可以说,颜良是有和关羽正面交锋的机会的,但是他自己的能力似乎还是差了点,不管是个人武力还是个人的警觉意识。
第三点:关羽刺死颜良,又割其首而还。从关羽冲过来,到与颜良短兵相接,然后快速刺死颜良,接着又砍颜良首级。在这个过程中,颜良身边是有众多兵将的,但是这些兵将从看到关羽冲来,再到杀颜良,他们不可能毫无作为,但是他们的作为几乎没有效用。眼看着关羽杀了颜良,还砍下颜良首级骑马扬长而去。
关羽作为一员猛将,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眼到、手到、心到。在他杀颜良之前,关羽是先看了颜良的麾盖,那么在他内心肯定也是有一番估算的,如果没有一点成功把握,他是不可能冲过去送死的。所以关羽斩颜良,不仅是一次个人勇武的展现,其实也是关羽的个人整体能力的展现。关羽作为中华武圣,还是让我们多尊重吧。